二、经济环境
2025年09月10日
二、经济环境
会计的经济环境是指影响企业会计的经济因素的总和,如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所有制形式、经营方式等等。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决定其会计产生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因素。纵观会计发展史,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会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原始记录发展到簿记,从单式簿记发展到复式簿记。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产业革命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中形成的空前的生产力大发展,丰富和促进了会计理论和方法技术,最终完成了簿记向会计的转化。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决定着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发展水平。换言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愈高,经济关系越复杂,整个社会对企业会计的要求也越高,使得企业会计在整个经济生活中,不但越来越必要,而且越来越进步,其水平也越来越高,对社会经济的反映也越来越敏感和快捷,即所谓“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反之亦然。由于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的特殊性,西藏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1999年,西藏的人均GDP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0%,经济基础脆弱,市场经济很不发达,自然经济特征明显,乡镇企业规模小,组织结构简单,产权模糊,加之受企业管理者素质的影响,西藏乡镇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对会计在微观与宏观方面的双重作用重视程度不够,企业会计水平低,发展较慢,会计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发挥,导致了大量会计信息的浪费。可见,优化西藏乡镇企业会计经济环境的关键是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和社会政治局势日益稳定两大机遇,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