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2025年09月10日
一、引言
据2012年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区森林资源清查结果,西藏林地面积达1 783.64万公顷,占其土地面积的14.47%;森林覆盖率为11.98%;活立木蓄积量22.88亿立方米,居全国各省(区)第一位。西藏是全国最大的林区之一,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较基本处于原始的未开发状态,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木材供应后备基地和动植物资源生物宝库。民主改革以来,林业为西藏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随着西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西藏林业出现了过度开发、发展乏力、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西藏林业在全国的竞争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田云等(2012)基于13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分析,认为西藏居于全国前3位;通过构建林业产业综合竞争力矩阵运用聚类分析法对31个地区进行评价,认为西藏属于“低水平—高潜力”地区。近年来,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西藏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步伐加快,全球气候变暖引致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十八大”以来,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西藏如何利用这一系列新的发展机遇来提高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提高西藏林业发展水平,挖掘西藏林业经济的高潜力,推进生态产业发展,是摆在西藏各级政府面前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西藏林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势在必行。根据西藏不同区域的森林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其对森林生态的需求水平可将西藏林地划分为四个功能区:一是藏西北高原荒漠生态修复与保护区,林地定位为遏制高寒草原沙化;二是藏西南水土保持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林地定位为防治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三是藏东北水土涵养及特色经济林区,区内林地面积大多以乔木针叶林地为主;四是藏东南山地森林生态保育及生态旅游区,主要有阔叶林、针叶林和灌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