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村入户

第二十七章 进村入户

第二天一早,牛远征就来到单位,玉洁比他还早。他看到玉洁正低头拖地,就想说几句道歉或者解释的话,当看到玉洁没啥异常表现时,也就将话憋在肚子里,什么也没说。

这时,大院已经有三台车在等候。根据办公室安排,纪委是跟西沟乡马家河村二组一户马姓贫困户结对,也就是说,牛远征跟玉洁两人要帮一户马姓贫困户脱贫。

在车上,玉洁递给牛远征一个纸袋子,说是办公室为每户贫困对象准备的。打开一看,全是一堆花花绿绿的资料,包括入户调查,基本情况,致贫原因,脱贫规划,帮扶措施,帮扶效果,帮扶干部追责问责条款等等。牛远征看着这些密密麻麻的条款,心里嘀咕道,过不了几天,我还不知道靠谁来为我脱贫呢。

嘀咕归嘀咕,目前,从中央到地方,扶贫脱困是最大的政治任务,谁都不敢掉以轻心。很多事就是这样子,运动来了,谁碰谁倒霉,服从是第一位的。

心里想着事,车子很快就进了西沟乡马家河村,在村妇女干部引导下,牛远征下车之后,又行走了一段乡村土路,爬了一小段山坡,终于看到一户人家,妇女干部说,这就是老马的家。

一行人这才看清,在一个小山包上建有三间土坯房,墙体是黄土干打垒的那种,也许是年久失修,很多处已经开裂,房梁漏雨,墙顶有几处已经倾斜,似乎快要倒塌的征兆。妇女干部使劲喊了一声,老马在家吗?市里扶贫工作组来看望你们。

随着一声喊,屋里走出一男一女两位老人,六十多岁的样子,叫老马的男人,腰间别着旱烟袋,背明显有些驼。老奶奶头发虽有些花白,人倒是挺精神,穿戴得也很利索。牛远征将小超市购买的一壶大豆油、一提东北大米送给他们,看得出,老人很受感动。

通过入户调查,牛远征大体弄清楚这一户人家的基本情况,全家五口人,户主姓马叫马来福,老婆李佛女,育有一个残疾儿子,已经外出打工,只是儿媳妇嫌弃家里太穷,早年跟一个拉货的司机跑了,再就是有一个读初中的孙女叫马小娇。所幸的是,得益于国家这几年好的政策,孙女平时寄宿,学杂费生活费住宿费也都全免。

问完情况之后,老人眯着眼睛问道:“请问二位领导什么单位?”

玉洁想了一下,现在的单位很快就要解散了,不说也罢,于是说道:“这是我们单位牛书记,市作协的。”

老人耳背,他将手放在耳旁,大声说:“哦,是做鞋的。”

玉洁听了,哭笑不得:“不是做鞋,是作协。”

老人不解地问:“那还不是做鞋的?”

玉洁将手指了指脚,解释道:“不是做鞋的。”又用手比划了一下写字的状态,“是作协的。”

老人更加糊涂了,疑惑地问道:“那是做什么鞋的?”

村妇女干部说道:“老马,咱先不说做什么鞋。这两位领导是从市里下来的,专程到你家脱贫帮困,了解你们的基本情况,帮助制订脱贫规划,解决实际困难。”

牛远征又递了一支烟给老人家,边吸烟边聊起家常,家庭状况了解清楚之后,又拿出一张表,问道:“你家里有没有什么大型机械?”

老人说:“啥叫大型机械?房屋后沟放着的一张犁,一俱耙算不算?”

牛远征说:“老人家,犁跟耙都不算大型机械,比如拖拉机,挖掘机,插秧机,运输车之类的才能算。”

老人说:“人都养不活,哪有那些稀罕东西啊。”

牛远征说:“老人家,我看到你家里的情况,那些东西对你家来讲有没有都没关系,因为用不上它们。我倒觉得你这房子是不能再住了,你这老房子快要倒塌了。”

当老人听说起房子,就有些伤心,叹气道:“唉!难啊!不怕两位领导笑话,也不瞒二位领导,前面上级领导来了一波又一波,都说这是危房,让我尽快搬迁,村上搞新农村建设,前几年也都给我计划了,村上干部当着上面领导表态倒是快,领导一走也就没了下文,外孙打灯笼,照舅(旧),到现在也还是原样在。”

牛远征看到村妇女干部脸上明显挂不住。

大家正说着,远处传来小车的喇叭声,接着,就听见一群人闹哄哄地走上山包。走在前面的人老远喊道:“老领导,我接到你的电话,直接就奔来了。”

牛远征也站起来,说道:“小武子,哦,不对,应该叫武书记了。我也是才得知你到西沟乡任党委书记的消息,今天到你领地扶贫来了,就想起给你打了电话,上任多长时间了?”

武书记说:“今天第一天,还未来得及到乡上报到,接到你电话,第一站我就先到了这里。”

牛远征有点后悔,人家新官刚刚上任,你这不是给人家增添麻烦吗?

这个小武子,现在的武书记,就是之前在市交通局任计划科长的那个武德全,要说更早一点,就是牛远征发现他是个人才,将其从后山乡镇宣传干事直接要到市委宣传部。几天前,他才从市交通局科长提拔到西沟乡担任乡党委书记。武书记似乎看出了牛远征的心思,就说:“你老领导都亲自出马来我们乡扶贫帮困,我作为乡党委一把手,同时也是乡上脱贫第一责任人,把这里作为我到任的第一站,更是责无旁贷。”

小武子又将牛远征拉到一边,小声说道:“不瞒你讲,前天组织上找我谈话,直接告诉我,今后三年主要任务,就是全乡贫困户彻底脱贫摘帽,否则,我的帽子也就戴不稳,仕途就此止步。”

两人单独谈话后,走回到人群里,小武子指着一同到来的另两位,向牛远征介绍道:“这位就是马家河村的李村长,这位是村文书。”牛远征一一跟他们握手。

待大家坐下后,牛远征说:“各位领导都在,市里安排我帮扶马师傅一家,今天,我第一次进村入户,通过走访调查了解,针对马师傅家庭状况,我自认为最当紧的,是要尽快搬迁。我也了解了一下,这几年上面划拨给村里很多资金,搞新农村建设。你们都看到了,这土坯房子都快要垮塌了,很危险。”

小武子果断说道:“请村上立刻商量,马上安排搬迁。我也了解过了,村里面还剩有一套安置房。”

李村长立刻表态说:“就按武书记说的办,马上安排搬迁。”

这时,村文书把村长拉到一边,小声说道:“那一套剩余的房子,你不是说要留给三组的桂花她娘俩吗?”

李村长大声训斥道:“废话,就按领导说的办。”

牛远征接着说道:“针对马师傅家里状况,其他的事情一下子又做不了,等搬好了新房子,我再动员动员单位给他家买一百只小鸡、五十只小鸭先养着,等养大了,届时卖个好价钱,今年的扶贫计划应该不愁问题。”

武书记说:“我在市里就曾听人说过一个段子,说是农民兄弟不怕苦,每天面对黄泥土。农民群众不怕难,就怕村上有贪官。农民日子真正苦,天天盼望巡查组。就是说我们很多乡村干部,官不大,架子却不小,根本没有将农民兄弟疾苦真正放在心上。跟其他部门比,纪委可说是一穷二白,老领导第一次下来,不到乡,不到村部,而是直接入农户,如果大家都跟老领导这样真扶贫,扶真贫,那么,咱们西沟乡脱贫解困指日可待。”

武书记的话顿时迎来一阵掌声。

牛远征心里暗道,平日里,自己口口声声说是最痛恨走后门拉关系,没想到这次扶贫竟然主动走起了后门。

这边,马师傅听了如做梦一般,天大的难事就这样轻易解决了。心下暗想,之前大小领导来了一波又一波,表态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可后来所有事情都没了着落,不料今日来了一个做鞋的,却轻易把事情解决好了,心里不免嘀咕道,忒厉害了,这人到底是个做什么鞋子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