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玉

葬玉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云纹玉璜

最长20厘米,最宽2.9厘米,厚0.7厘米

1987年长沙市五里牌八一路小学M1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透雕龙凤纹玉佩

最长21.4厘米,最宽9.4厘米,厚0.5厘米

1987年长沙市五里牌八一路小学M1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透雕双面龙纹玉佩

长15.5厘米,宽15.7厘米,厚0.5厘米

1982年长沙市黄泥坑东区统战指挥部M2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云纹玉璧

直径14.5厘米,边宽4.2厘米,厚0.25厘米

1960年长沙市杨家山铁路工地M12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云纹玉璧

直径16.4厘米,边宽5.7厘米,厚0.55厘米

1957年长沙市左家塘皮件社工地M1秦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云纹玉璧

直径13.8厘米,边宽3.9厘米,厚0.2厘米

1973年长沙市子弹库M1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云纹玉璧

直径11厘米,边宽3.5厘米,厚0.3—0.4厘米

1972年汉寿县凤凰山M1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云纹玉璧

直径13.7厘米,边径4.5厘米,厚0.5厘米

1986年长沙市沙湖桥火把山M4出土

长沙博物馆藏

【说明】 此组玉器均为葬玉,出自湖南地区,器型较大,多饰云纹和龙纹。战国时期的玉璧、玉璜、龙形玉佩多作佩饰和馈赠之物,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殓葬玉器,在湖南战国墓中较为多见,用于表明身份和殓尸,是古人用玉观念及丧葬制度化的一种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