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形玉带饰、喜鹊梅枝纹玉带饰

桃形玉带饰、喜鹊梅枝纹玉带饰

明(公元1368—164年)

上:长6.1厘米,宽6厘米,厚0.7厘米.;

下:长3.5厘米,宽3.3厘米,厚0.8厘米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桃形玉带饰

喜鹊梅枝纹玉带饰

【说明】 玉带由蹀躞带发展而来,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玉质蹀躞带为北周时期的。明代玉带成为舆服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逢朝会或重大节庆活动,上至皇帝下至文武百官均需穿袍佩玉带,并且玉带上带板的数量也有严格规定,是明代官僚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明中期后玉带形成定制,皇帝的玉带有带饰22块,连同双铊尾共24块,臣僚的玉带有带饰18块,连同铊尾共20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