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都穿越至现代日剧的一扇门
四、从古都穿越至现代日剧的一扇门
镰仓的古寺,似乎总是藏匿在街头巷尾的隐秘处。丝毫不起眼,却在不经意间透露出时光的斑驳。极乐寺,就是这样一个存在。创建于1259年的极乐寺,开基为北条重时,开山为忍性,本尊释迦如来。看到资料上说这是一座曾拥有49个子院的大寺,不知是否同样受到了灭佛之灾,如今再也无法感受到昔日的荣光。
在我拜访的那一日,雨水有些凶猛,开山者忍性的墓碑静静的处于院内的角落,愈发显得有些寂寥。风雨打得残花满地,浸泡得软软的贴在地面上,竟好似失去了筋骨,丢掉了魂魄,渗出了些许悲凉。
虽然,镰仓时代那座香火鼎盛的大院落不存在了,但因其经常性的出现在当今的日本影视剧中而闻名于世。我曾在一段日记里这样写道:“生活,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像「海街日记」的每一帧都是那么的精致,用色彩雕出幸福的轮廓,用平淡注入温暖的灵魂。最后,我在本子上写下了两个字:镰仓。那是日本一座12世纪末兴起并繁华的古都,是樱木花道和赤木晴子邂逅的电车轨道,是记录着香田四姐妹的「海街日记」。当然,它也是我在明年即将旅行的目的地之一。”极乐寺,就是「海街日记」开篇和结尾那每一帧所描绘出的精致画面。开始和结束的葬礼取景都发生在这里,经历过生死悲欢,世事无常的人啊,均在这里往生极乐。极乐寺,就像是一扇时空转换的门,穿过之后就从古都步入了现代影视剧的世界。
而一旁的极乐寺站,还在上演着一幕幕恋爱的故事。那是人到了四五十岁就不再期待恋爱的小泉阿姨(日剧「倒数第二次恋爱」),那是人一旦恋爱就能忍受那些无聊工作的长泽雅美(电影「海街日记」)。在极乐寺站停靠的是江之电,连接着镰仓和藤泽。在镰仓的出行也是非常的简单,不需要繁复的交通网络,一部蜿蜒在城市中的电车便可以去到想去的地方。
素日里的镰仓是安静的,唯独当这电车穿行而过的时候,忽然间多了些活力。先是叮叮当当的火车栏杆放下,眼前红灯随着节奏一闪一闪,然后是咣当咣当的电车由远及近行驶而来。这些零零散散声响,竟然谱写出轻快的乐章。就像捉迷藏一样,在这古都中走着走着便听到那乐章奏响了起来。由远及近,再由近及远,消失在「海街日记」中小玲的单车旁,消失在「青春猪头少年不会梦到兔女郎学姐」的青春荷尔蒙中。随后,便一切又归于平静。
在诸多停靠站当中,最有名的那一站莫过于镰仓高校前。即便是没来过镰仓,对那一副画面也不会陌生。因为,那是我们青春中无法抹去的回忆。
轨道栏杆已经放下,红灯一闪一闪的在提醒着人们正有电车经过,一名高高的红头发青少年在一侧等候。最后一节车厢也驶去,视线忽然广阔起来,一望无际的大海正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对面有三个女孩,正中间的那名笑起来格外的甜。她的眼睛在闪着光,与身后的粼粼波光比起来也丝毫不逊色,就像是天空中繁星中最亮的那一颗。红发少年挥了挥手,竟然有些羞涩腼腆的笑着,眼里再无旁人。他,樱木花道;她,赤木晴子。邂逅的那个地方,就在镰仓高校站前。
樱木花道的眼里只有赤木晴子,不过赤木晴子的眼里还有酷酷的流川枫。那是一个像风一样的少年,待人冷冰冰的不解风情,经常穿着帽衫背着书包沿着海岸边骑着单车而过。又何止流川枫,「青之炎」中那位17岁的高中生,一袭白衫也是经常骑车出现在滨海道路上。
在他们孤独的背影后,是湛蓝的大海,是连绵不断的湘南海岸。湘南,得名于中国湖南南部,那是禅宗五派之一的沩仰宗的主要传播地。镰仓,是禅宗最早传入日本的地区之一,沩仰宗流传甚广,是以称呼该区域为湘南。在「灌篮高手」中,将武藏野北为原型的高校放到了神奈川,相对应的改成了湘北高中。这样的虚拟,总是会让我混淆了现实。每次看到大大的“湘南”两个字的时候,我总是想要发自内心的为“湘北”加油。
在我搭乘江之电经过七里滨的时候,小雨淅沥沥的落下。透过窗外,灰蒙蒙的大海泛起了波涛。撑伞踱步的人,骑着单车的人,驾车而行的人,均是不慌不忙,平静中透着美好。
「灌篮高手」里还有一位人气选手,那就是陵南高中的仙道彰。提起仙道,那是我在灌篮中最喜欢的人物之二,另一位当然是三井寿。陵南高中,其原型就是镰仓高校。听说以前的镰仓高校还是开放式的可以参观,但如今已经大门紧闭,严格禁止游人进入。喜欢仙道的原因比较简单,他有一颗淡然的心。仙道喜欢去钓鱼的那座小岛,便是江之岛。
前往江之岛搭乘江之电便可,走出站台便能看到栏杆上穿着毛衣的小鸟。据说原本这些小鸟是裸露的,后来有一位老奶奶为它们织了毛衣。一年四季,随着春夏秋冬还会更换不同颜色的毛衣。随着那位老奶奶身体不适,接下来又有其他老奶奶接任继续给这些小鸟穿上毛衣,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这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江之岛在20000年以前,还是一处与陆地分开的小岛。直到关东大地震发生,全岛隆起,才与湘南海岸连接。在延海岸处,钓鱼者甚多。或许哪个背影就是陵南的仙道,守在岸边凝视着的水面的动静,偶尔抬起头望一望远处的富士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