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文化

中国玉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开采、加工、利用玉最早的国家,已有上万年的历史,中华玉文化经历了神玉—王玉—民玉的三大阶段。神玉阶段距今一万年至四千年,玉被奉为神物、自然崇拜物,作为古人类美化自身的装饰和一种逢凶化吉、避邪去灾的吉祥物。王玉时期是指从夏王朝开始至唐末的近三千年这段历史,这个阶段朝廷掌握着生产玉、使用玉器的大权。认为玉有德,君子比德于玉。孔子及儒家做出了一个重要贡献,将玉从神那里解放出来,交给“君子”,作为德的载体。民玉时期是指宋代以后的历史。此时用玉出现“双轨制”。帝王宗法用玉依然如故,同时玉器摆脱皇室贵族的独家垄断,开始大量融入民间。到了明清时期玉雕工艺大为改进,造型复杂、精致。

玛瑙童趣雕件
玛瑙质地,制作者巧妙利用玛瑙结构,巧雕正在玩蛐蛐的孩童,雕刻形象生动,富有童趣。

白欧泊戒指

紫晶戒面

中国人喜爱玉的原因之一是玉是中国文化的载体。宝石通常小(通常数毫米至数厘米),而玉要大得多,玉是集合体,材质小则数厘米、数十厘米,大的可以数米甚至数十米。玉是雕刻最佳材质,可雕刻为各种需要的造型和图案,过去为神器,现在则多为表现福禄寿喜财的各种图案。中国的玉石文化是以玉为中心的道德文化,玉是温厚、谦和、诚实、正直、坚韧、珍贵、高尚、美丽的象征。人们爱玉、敬玉,认为宝玉通灵,玉能养人,人亦养玉。人们佩玉、藏玉,从古至今,久盛不衰,精美的玉器凝聚着人们美好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