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与水晶的渊源
肖秀梅的水晶之路经历了珠宝基础、研究和专业三个阶段:在学校里系统学习了地质学基础,毕业后从事矿床研究和矿物鉴定,然后转入专业珠宝鉴定、教学工作。
肖秀梅于1980年考入山西矿业学院地质系(现属山西理工大学),学习研究地球的历史、岩石与矿物、矿床的形成、生命的起源等学科,与地质学、矿物结缘。大学期间,肖秀梅到野外现场实习,看到的第一个矿物是水晶,第一块石头是石英岩。自然界那些美丽的石头在地质学中叫作岩石,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合而成的。自然界产出3000多种矿物,但能作为宝石的矿物只有200多种,这其中我们常见的只有20多种,水晶是这20多种宝石中最常见的品种之一。这也是肖秀梅酷爱水晶的原因之一。
如此神奇而美丽的矿物和宝石是怎样形成的呢?从那时起,肖秀梅就对自然界形成的矿物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她的研究范围也逐步由各种矿物,集中到宝石矿物,其中对水晶有独特的偏爱。在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国还没有兴起宝石,我们看到的水晶主要是美丽的标本。到1990年时,国内才逐步有了珠宝市场。刚开始时,我国的珠宝市场主要是销售山东产的蓝宝石、石榴石、水晶等,当时一个小小的淡紫色水晶戒面只要十几元钱。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珠宝市场的兴起,肖秀梅开始转入珠宝教学、鉴定工作,为天津职业大学珠宝专业授课,培养了大批珠宝人才。她带领团队进行珠宝鉴定至今累计达几十万件。
随着人们对水晶市场的兴起,人造水晶、染色水晶、假冒水晶也开始大量出现。人们渴望了解水晶,但书店里却没有一本是针对广大消费者的水晶知识普及图书。肖秀梅对水晶的热爱萌发了创作水晶图书的想法,开始收集多年研究和所见到的水晶图片,于2008年9月出版了《时尚收藏水晶》。此书一出版就非常受读者欢迎,很快就销售断货。2011年8月此书修订再版,更名为《水晶图鉴》,依然受到读者的欢迎。而今,应文化发展出版社编辑约稿要求,对水晶知识再次梳理、补充,写作出版《水晶鉴赏与收藏》一书为读者朋友答疑解惑,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