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退两难
2025年09月26日
进退两难
在1847年的旱季,这一地区格外的冷,英国人终于松了口气。但与殖民者保持良好关系的依外加人遭遇了流感,大量死亡。像往常一样,巴基斯人来了,没有定居下来。这是一个进退两难的境地:如果殖民地没有发展,其贸易潜力不足以让渔民将这里作为永久基地,但如果他们没人在这里定居,殖民地就没有机会摆脱作为临时军事营地的身份。1847年12月,英国政府好像在远方看到了这种困境,将北澳大利亚作为殖民地的通告被撤销。
格雷伯爵接替格莱斯顿担任殖民部长时,维多利亚的命运就被注定了。格雷说服范迪门地继续接收罪犯,同时正在酝酿向天鹅河运送罪犯的计划,这里后来成了西澳大利亚。艾辛顿港则被认为不适合,因为那里气候恶劣,而且罪犯有很多机会可以逃跑。
因为疟疾的流行,这个殖民地变得毫无生气。著名自然学家托马斯·赫胥黎于1849年到访了维多利亚,将这里描述为“极其悲惨的地方,气候极不健康,人们的生活极不舒适,房屋腐朽不堪”。这时,英国政府最终决定放弃这一定居地。
印度与澳大利亚蒸汽船公司向英国政府报告,称艾辛顿远离公司所建议的前往澳大利亚的路线,因此排除了将这里作为加煤港的可能性。11月13日,皇家海军米安德号抵达殖民地。这艘战舰带来了遗弃维多利亚的命令。17天之后,这里就被抛弃了。
1869年北澳大利亚最终有了第一个永久性殖民地,它建立在西南部帕麦斯顿(今天的达尔文),但再也没有人来艾辛顿港定居。今天,维多利亚的废墟坐落在加里格·古纳克·巴尔鲁(Garig Gunak Barlu)国家公园中,克服困难到达那里的游客能够一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