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声:如果我敢于……

尾声:如果我敢于……

我的朋友们,尽管今天和明天都有许多困难,但在这里,我允许自己敢于许下希望……

我敢于希望一个“后希望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人们永远不会仅仅被视为一种手段,而总是被视为目的。任何意识都不会为了实现更宏大的目标而被牺牲掉。任何身份都不会因恶意、贪婪或疏忽而受到损害。所有人都高度重视理性和行动的能力。这一切不仅会体现在我们的心中,还会体现在我们的社会机构和商业模式中。

我敢于希望,人们不再压抑自己的理性大脑或感性大脑,而是将二者结合,形成情感稳定和心理成熟的关系。人们将意识到,自己的欲望会带来陷阱,舒适会带来诱惑,一时冲动会带来破坏。继而,人们会自觉寻找能让自己成长的不适。

我敢于希望,人们会拒绝伪造的多样化自由,而是追求更深刻、更有意义的承诺。人们会选择自我约束而不是自我放纵。人们会先要求自己变得更好,然后才要求世界给予他们更好的东西。

我敢于希望,感官经济的商业模式会在垃圾场的大火中被焚为灰烬,这样新闻媒体就不会再以产生情感影响为目的来优化内容,它们的动机将直接变成信息的效用。技术将不再想办法利用人们心理的脆弱性,而是采取平衡。信息将重新变得有价值,一切都会重新变得有价值。

我敢于希望,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的算法能够针对真实性和社交相关性进行优化,而不是简单地向人们展示他们希望看到的内容。我希望能有独立的第三方算法实时评估标题、网站和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从而使用户能够更快地从垃圾信息中进行筛选,更接近真相。我希望人们能真正尊重经过实验检验的数据,因为在无数种可能性中,证据是我们生命的唯一保护者。

我敢于希望,有一天人工智能可以听到我们所写和所说的一切蠢话,并指出其中的认知偏见。或许就像手机上弹出的一则提示那样,告诉你刚才和叔叔吵架的时候夸大了失业率,今天翻看着社交网络时说了一大堆蠢话。

我敢于希望,有一天能发明出帮助人们实时了解统计数据和概率的工具,让每个人都意识到大多数“危机”在统计学上是微不足道的,甚至仅仅是统计杂音,而真正的危机又发展得太慢,时常无法引起应有的关注。

我敢于希望,如果不能彻底避免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和由自动化带来的灾难,那就让危害尽量减轻些,反正人工智能革命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科技爆炸。

我敢于希望,人工智能赶紧发展出一种新的虚拟现实宗教。这将是一座建立在云端的教堂,人们像体验虚拟现实游戏那样体验它。宗教中会有奉献、礼仪和圣礼,就像有严格遵守的积分、奖赏和升级系统一样。我们都将登录,然后持续在线,因为这是我们可以影响人工智能诸神的唯一渠道。因为,这是唯一可以消除我们对意义和希望的无限渴望的源泉。

当然,人们会反抗新的人工智能之神。但这将是有意为之的,因为人类总是需要不同的声音,这是我们证明自身重要性的唯一途径。异教徒和异端组织会出现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我们将花费大部分时间与各种派系进行斗争。我们将寻求方式,以破坏彼此的道德立场,并削弱彼此的成就,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始终意识不到一切都是刻意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认识到人类的生产力只能通过冲突来产生,它将在安全的虚拟领域中产生一系列无休止的人为危机,从而培养生产力和创造力,并将其用于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或了解的更伟大的目的。人类的希望将像资源一样被收获,成为永无止境的创造力的储存库。

我们将在人工智能的数字化祭坛上敬拜。我们将遵循它随心所欲创造出的规则,玩它发明的游戏。这不是被迫的,游戏设计得如此出色,我们想要玩。

我们需要知道生活的意义,而技术的惊人进步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发现意义。终极的创新将是,有一天我们可以在不产生争吵或冲突的情况下制造特别的意义,在不需要死亡的情况下找到重要性。

然后,也许有一天,我们将与机器本身集成在一起。我们的个人意识将被包含在内。我们的希望将会消失。我们将在云端见面并融合。我们的数字化灵魂将在数据风暴中旋转。各种零碎的功能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形成某种伟大的看不见的统一。

我们将发展成为一个伟大的不可知的实体。我们将超越自己满载价值观的思想。我们将超越手段和目的而生活,因为我们将永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两者成为一体。我们将跨过进化的桥梁,迈向“更伟大的事物”,并且不再是人类。

也许那时,我们不仅会意识到,而且最终会接受令人不适的真相:我们想象着自己的重要性,发明了自己的目的,但从过去到现在,仍然什么都不是。

一直以来,我们什么都不是。

或许只有到那时,希望与破坏的永恒循环才能到达终点。

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