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的那盏纸灯笼——读《青铜葵花》有感

生命中的那盏纸灯笼——读《青铜葵花》有感

苏至文

油麻地、稻香渡、芦花鞋,还有大麦地上最亮最亮的南瓜花灯及那串闪烁着温馨光芒的冰项链……这里注定是一个有动人故事的地方。

故事从青铜葵花的家人说起。

秋天来了,奶奶的病也来了。这位在棉花田里劳碌万分的老人,只惦记着青铜和葵花的冬衣,辛勤的她最终累倒在了棉花田里。奶奶的病,深深地牵着家中每一人的心,高额的医疗费,是一座不可逾越的大山,重重地压在一家人的心头。

上天没能眷顾这可怜的一家人,葵花是个懂事的孩子,为了治好奶奶的病,她甚至愿意放弃课堂。她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多么残忍的决定呀!她是多么的热爱且痴迷于那一个个生动的文字,一个个灵活的算式,一个个诗意的音符啊!但与家比起来,这又算什么呢?

葵花乘上了一艘开向江南的船,留下了一封给青铜的信,她不知道前方等待她的将是什么,她只知道,到了江南,拾银杏,为奶奶的病筹钱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在江南,那一棵又一棵银杏树下满满一地的银杏叶不仅仅是银杏叶,那是奶奶的医疗费啊!葵花是一个多么乖巧的孩子啊。而在大江的那一头,她的哥哥青铜,因为对她那抹之不去的亲情,在油麻镇上,拎着一只小小的纸灯笼,照着夜晚的路面。哟,青铜这个哑巴哥哥,才是个真正的好哥哥呀!

伴随着葵花甜美的歌,和那一口袋的零毛钞,南去的大船靠岸了。那盏小小的纸灯笼,跳跃在葵花明亮的眸子上,“哥!”一声长喊,抒发了她多少说不尽的对亲人的期盼与爱!

奶奶被安葬了,是一块好坟地。人渐渐散去了,只剩青铜葵花还守在那块小小的坟地上,风吹干了他们的泪痕,青铜依旧提着那盏纸灯笼,照亮了坟地,照亮了兄妹二人瘦小的身影……

合上书,仍意犹未尽,心神还沉浸在那盏纸灯笼上,沉浸在青铜一家人身上,那份感动在心中汩汩流淌。他们的善良,他们身上的自然美与爱,让我寻觅到了生命的本真,寻觅到了太多太多珍贵的情谊。

我知道,故事中的那盏纸灯笼亮在大河上,亮在油麻镇上,亮在大麦地每个人的心中,更亮在每一个读者的心头。它是那样的明亮,那样的神圣……

这就是《青铜葵花》,这就是生命中的那盏纸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