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因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读后感

人因活着本身而活着——《活着》读后感

鲍春岑

他是一位朴实的人,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书写着自己对生活的真实情感。他曾说过一句话:“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与高尚都是那么的突出。”我喜欢他,更喜欢他的这句话,只有这样的作家才能努力地写出真实的、发自内心的、有味道的作品,而这位朴实无华的作家就是余华。

我曾读过他的一部长篇小说,名为《活着》。据我所知,他创作《活着》的灵感来自一首歌,叫作《老黑奴》。歌中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离他而去,而他在面对艰难险阻时却用一颗乐观的心,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地打动了余华,所以他写下了这部小说。它展示了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他认为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所活着。

文中的福贵曾有着不光彩的过去。他将家里的一百多亩地和祖上留下来的老宅通通输掉了,这时他才醒悟过来。但在他有所悔悟时,又一个不幸降临了,福贵被抓去当兵。生活的依靠没有了,家珍只好一个人撑起这个家。最终福贵回到了家,但看着不能说话的女儿,心中充满了酸楚……

福贵的生活可谓是历尽艰辛,“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福贵用自己脆弱的心去承受那么多巨大的痛苦,用生命的宽广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实。《活着》这本书告诉我们,人因活着本身而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