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渡,怎渡

争渡,怎渡

李俊红

争渡?怎渡?若乘一叶扁舟,我愿手执一捧古卷,流连于清幽之境,争一个古韵悠长。

记忆自此追溯至几年前的一天。那是一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微微的暖风夹着花香吹进了课堂。陈老师习惯性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故作神秘地说:“同学们,若乘一叶扁舟独自旅行,你们会携带哪一样物品呢?”同学们仿佛一下子炸开了锅,众说纷纭,电脑、手机、游戏机、音乐播放器、钱等,应有尽有。我微微笑答:“若乘一叶扁舟,我愿手执一捧古卷。培根先生说过,知识就是力量。读书可以让我们浑身充满了一股力量,这种力量可以激励着我们不断地前进,不断地成长。广泛涉猎各种书籍,我们可以发现自己身上的不足,不断地改正错误,摆正自己前进的方向,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万物。”这一番肺腑之言赢得了同学们的一阵掌声。

一本娴静淡雅的书使人宁静致远;一卷古韵悠长的书使人流连忘返;一段跌宕起伏的情节扣人心弦……一本好书可以令人读很多遍还兴趣盎然,“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孔圣人提倡读书要温故而知新,每次读书,都能有不同的见解,每次都会发现不同的含义,多读或与人交流也是不可或缺的。把书中的佳词妙语摘抄下来,给喜爱的诗词文章写上自己的见解,在有感而发时让思绪立于笔尖……这些平时养成的好习惯让我在写作时得心应手。

昔日吴下阿蒙“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以自己的才干、谋略赢得了敬重。而王安石笔下的神童方仲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最终成为一个平凡之人。所以,若乘一叶扁舟,我愿手执书卷。

我向往着一份诗意,向往着江南小镇的黛瓦红墙,向往着在雨巷中遇着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向往书中的世界。

怎渡?我愿手执一卷,尽情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