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用酒类
外科用酒类
跌打损伤
化淤止痛酒
【药物配比】丹皮30g肉桂30g桃仁30g生地黄汁250ml白酒0.5L
【功能主治】通经化淤,止痛。跌打损伤,淤血在腹。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20ml,空腹温饮。或不拘时饮。
【自制方法】将桃仁、丹皮、肉桂共捣为细末,与生地黄汁和酒同煎数十沸,取下候冷,过滤去渣,收储备用。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验方新编》
龙岩风湿酒
【药物配比】岩陀17g过山龙17g五香血藤17g透骨草13g玉带草3g大枣35g白酒1.5L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舒筋活络。跌打损伤、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10—15ml。亦可外用,擦痛处。
【自制方法】将药捣碎,置净器中,用白酒1L浸泡10日,滤取浸液,药渣继续用白酒500ml浸泡5日,滤取浸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备用。
【酒方来源】《云南省农村中草药制剂规范》(第1集)1977年
石松浸酒
【药物配比】石松100g白酒1L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舒筋活络,除湿祛积。风寒湿痹,关节酸痛,皮肤麻木,四肢软弱,水肿,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饮30—50ml。
【自制方法】取石松,拣净杂质,筛去灰屑,切段,置入净器中,入白酒浸泡,封口,14日后开启,过滤后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生草药性备要》
苏木行淤酒
【药物配比】苏木70g白酒0.5L
【功能主治】行血祛淤,止痛消肿。跌打损伤,肿痛。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饮1份,空心温饮。
【自制方法】将苏木捣成碎末,与水、酒各500ml同置于锅中,上火煎取500ml,候温,过滤去渣,分作3份。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民间单验方选编》
复方红花药酒
【药物配比】红花100g当归50g赤芍50g桂皮50g40%食用酒精适量
【功能主治】活血祛淤,温经通络。跌打扭伤,经闭腹痛。
【用法用量】每日3—4次,每次服10—20ml。也可外用涂擦跌打扭伤未破之患处。
【自制方法】将药干燥捣为粗末,用40%食用酒精1L,与药一起置净器中浸泡10—15天,密封,开启后过滤,补充一些溶剂续浸药渣,密封,3—5天后开启,滤过,添加酒至1L,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复方红花苏木酒
【药物配比】红花500g苏木2.5kg两背针(皮)2.5kg50%食用乙醇7.5L高粱酒7.5L
【功能主治】活血祛淤,消肿止痛。跌打损伤引起的淤血肿痛。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20—30ml。外用适量,擦患部至有灼热感。
【自制方法】将药置净器中,入食用乙醇、高粱酒浸泡,密封,15天后开启,滤过去渣,装瓶备用。
【宜忌】孕妇、有内出血者忌服。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桃仁生地酒
【药物配比】桃仁30g生地黄汁500ml白酒0.5L
【功能主治】疏通脉络,活血祛淤。跌仆损伤经脉。
【用法用量】每次温饮10—15ml,不拘时服。
【自制方法】先将桃仁去皮尖,捣成膏状,备用,再将地黄汁与白酒入锅中煮煎令沸,下桃仁膏再煎数沸,候温,过滤去渣备用。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穿山龙药酒
【药物配比】穿山龙200g50%食用乙醇500ml粮食酒0.5L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跌打损伤、扭腰岔气、风湿症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30ml。
【自制方法】将穿山龙洗净,切成片,用白纱布袋盛之,置净器中,加食用乙醇、粮食酒浸泡,密封,15天后开启,滤过,室温下静置48小时,再过滤,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续筋接骨酒
【药物配比】透骨草10g大黄10g当归10g白芍药10g丹皮6g生地15g土狗10个土虱30个红花10g自然铜末3g白酒0.35L
【功能主治】接骨续筋,止痛。跌伤,打伤。
【用法用量】每日用1份药酒送服自然铜末1g。
【自制方法】以上10味,除自然铜外,均捣为粗末,用好酒350ml煎取一半,候温,过滤去渣,分作3份。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跌打风湿酒
【药物配比】勒党根46g小颗蔷薇根46g山花椒根24g三花酒(50度)0.5L
【功能主治】散风祛湿,活血止痛。
急性扭挫伤、风湿性关节炎、腰部劳损。
【用法用量】急性扭挫伤:口服,首次100ml,以后为每次饮50ml,每日2次。同时适量外擦。
风湿性关节痛、腰部劳损,晚睡时服100ml,或每日2次,每次50ml,120天为1疗程,病重者可连服1—2个疗程。出现咽喉燥热,停药数天后可继续服用。
【自制方法】将药洗净,捣碎,置净器中,入酒浸渍,密封,15日后开启,滤过澄清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医药科技资料》,广西壮族自治区医药研究所,1972年
跌打损伤酒
【药物配比】柴胡12g续断6g当归12g马钱子(去毛)6g川芎12g骨碎补(去毛)6g黄芩6g红花4g桃仁6g三棱4g五灵脂6g乳香(醋制)3g赤芍6g苏木6g白酒65度1L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消肿止痛。跌打损伤,淤血凝滞,肿痛不消,筋络不舒。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30—60ml。也可外用涂擦患处。
【自制方法】将药共研为粗末,混匀,装入棉布袋内宽扎,与白酒共入罐内,密封浸泡,30天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滤过,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肿毒痈疽
大豆乌蛇酒
【药物配比】大豆100g麻子仁100g乌蛇(去头尾皮骨)12g白酒1.5L
【功能主治】祛风通络,攻毒,消肿止痛。热毒风肿,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量性饮之,常带酒气为好。
【自制方法】将以上3味,相和令匀,放甑内蒸,待熟后,去掉甑底物,用酒就甑中淋,候酒热再淋,凡此淋7—8遍,将酒入瓷瓶中密封,候冷,备用。
【酒方来源】《普济方》
牛蒡地黄酒
【药物配比】牛蒡子100g生地黄100g枸杞子100g怀牛膝20g白酒1.5L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养阴凉血,益肝肾。风毒疮痈不瘥,四肢缓弱,腰膝酸困。
【用法用量】每空心温服10—20ml,晚饭后再服,常令微醉为好。
【自制方法】以上4味中药,共捣为碎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白酒浸泡,密封,春夏7日,秋冬14日开封,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石榴酒
【药物配比】酸石榴7个甜石榴7个党参30g苦参30g丹参30g苍耳子30g羌活30g清酒1.5L
【功能主治】疏风消肿。
头面热毒,皮肤生疮,面上生疖。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15ml,饭前温饮。可时饮时加酒,味薄即止。
(自制方法】先将石榴连皮捣烂备用;其余8味中药也捣成细末。然后把石榴与药末共置于瓷瓶中,入白酒浸泡,密封口。春夏7日,秋冬14日开启,过滤去渣,储瓶备用。
【酒方来源】《普济方》
地龙酒
【药物配比】地龙5条乌芋20g白酒0.1L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镇痉通络。出疹血热毒盛,黑陷不起。
【用法用量】1次顿服。
【自制方法】将地龙去泥洗净,与乌芋共绞取汁,与酒匀和入锅中,上火煎数沸,去渣候温备用。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如意酒
【药物配比】如意草(新鲜肥大者)50g白酒0.07L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止痛。痈疽,疮毒。
【用法用量】取汁温服,渣敷肿处,用纱布敷盖。
【自制方法】将如意草捣烂,滚酒冲入,少顷挤汁。
【酒方来源】《潘佩侯方》
两皮酒
【药物配比】海桐皮30g五加皮30g独活30g薏苡仁(炒)30g防风30g干蝎(炒)30g杜仲30g牛膝30g生地90g白酒1.5L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止痛。热,毒风结成疡肿,痛不得安。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20ml,饭前温饮。甚者不拘时候饮之,常令酒色相续。
【自制方法】以上9味,共捣为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瓷瓶中,入白酒浸泡,密封;秋夏3日,春冬7日,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证治准绳》
忍冬藤煎酒
【药物配比】忍冬藤150g生甘草10g米酒0.5L
【功能主治】消肿解毒,消热祛风湿。痈疮初发,关节红肿热痛。
【用法用量】将药膏调涂土患处四周,留头。药酒早、午、晚3次服尽,病重者天可服2剂。
【自制方法】先取一把忍冬叶入沙盆研烂,加入酒少许和匀成膏。再将忍冬藤、生甘草入沙锅内,加清水1L,文武文煎至500ml,入米酒,再煎数十沸,候冷,去渣,分为3份,备用。
【酒方来源】《景岳全书》
皂角乳香酒
【药物配比】皂英刺(大者)1枚乳香3g白酒0.03L
【功能主治】消肿排脓。肿毒已破或未破。
【用法用量】1次顿服,脓未成者便消,。已成脓者自破。
【自制方法】将皂荚刺碎作十余片,备用;将乳香于器内炒,令烟起,入皂刺同炒,候乳香缠在刺上,便入醇酒,同煎令沸,滤渣备用。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金花酒
【药物配比】黄柏90g黄连15g栀子30g米酒0.5L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口舌生疮,牙龈出血。
【用法用量】不拘时,每空心饮20ml,以愈为度。
【自制方法】以上3味,同米酒火煎数百沸,去渣,候凉备用。
【酒方来源】《景岳全书》
金银花酒
【药物配比】金银花50g甘草10g白酒0.25L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疮肿,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早、午、晚各服1份,重者1天2剂。
【自制方法】以上2味,用水1L,煎取250ml,再入白酒250ml,上火略煎后,分为3份。
【酒方来源】《医方集解》
金星甘草酒
【药物配比】金星草(连根洗净慢火焙干)50g甘草2g白酒0.5L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发背(背生肿毒)。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随量徐徐饮之。
【自制方法】以上2味,共捣碎末.置于瓶中,入白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金蝉脱壳酒
【药物配比】大虾蟆(去内脏)1个土茯苓150g醇酒2.5L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消疮痈。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次日酒凉,饮之,以醉为度,无论冬夏,盖暖出汗为效。余存之斡,次日随量饮之,酒尽疮愈。
【自制方法】将上药同贮于瓶中,瓶口封严,重汤煮40分钟左右,香气出时取出,去渣备用。
【宜忌】服药酒期忌房事。
【酒方来源】《中国医学大辞典》
神效酒
【药物配比】人参30g没药30g当归尾30g甘草15g栝楼1枚黄酒1L
【功能主治】托毒,散毒。疮痈。
【用法用量】每日1份,细细饮之。
【自制方法】以上5味,共捣为粗末,与黄酒同上火煎煮,煎取700ml,分作4份。
【酒方来源】《景岳全书》
神应酒
【药物配比】茵陈20g制附子30g丹参30g蜀椒30g踯躅花20g炙甘草30g石菖蒲30g肉桂30g干姜30g制乌头30g独活30g地骨皮30g秦艽30g防风30g川芎30g人参30g当归30g白芷30g藁本30g生地30g白癣皮30g蔓荆子(炒)30g白酒3L
【功能主治】搜风祛邪。皮肤溃疡,乍寒乍热,血气损耗,手足酸痛,或身体遍痒,搔之成疮,眉睫坠落,眼目浮肿,指甲脱落。
【用法用量】每日1—3次,每次15—20ml,空腹温饮。以后渐渐加饮,每次饮后,以饭2—3匙压之。
【自制方法】以上22味,共捣为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白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去渣备用。
【宜忌】饮酒期间,勿食熟肉、鸡、鱼、牛肉、内腻果子、陈臭等物。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麻黄宣肺酒
【酒方来源】《医宗金鉴》
【药物配比】麻黄30g麻黄根30g白酒0.5L
【功能主治】宣肺中郁气。酒糟鼻。
【用法用量】每1—2次,每次20—30ml,早晚空腹温饮。饮后1—3、5日出脓成疮,十余日则脓尽,脓尽则红色退,先黄后白而愈。
【自制方法】将以上2味捣成粗末,用酒浸泡24小时,然后上火重汤煮约1小时,露24小时,过滤去渣,收储备用。
蒲金酒
【药物配比】蒲公英15g金银花15g黄酒0.1L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吹乳结痛(乳腺炎)。
【用法用量】早、晚饭后各服1份。药渣可贴敷患处。如不愈,可照前方再行配制。
【自制方法】将蒲公英、金银花同黄酒入锅内煎煮至半,去渣候温,分作2份。
【酒方来源】《验方新编》
蒲公英酒
【药物配比】鲜蒲公英1握白酒1小茶杯
【功能主治】解毒。乳痈,乳房肿痛。
【用法用量】不拘时温饮,随量。药渣贴敷患处。
【自制方法】将蒲公英捣烂,置入净器中,入白酒浸泡片刻,去渣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景岳全书》
解毒消疮酒
【药物配比】牛膝30g川芎30g羌活30g五加皮30g杜仲30g甘草30g地骨皮30g薏苡仁30g生地200g海桐皮60g白酒2L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杨梅疮,风毒腰痛。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15ml,饭前温饮。
【自制方法】以上10味,共捣为细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白酒浸泡,封口;春夏5日,秋冬10日开封,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景岳全书》
漏通酒
【药物配比】漏芦10g木通10g川贝母10g甘草6g黄酒0.05L
【功能主治】通经络。乳疖初起。
【用法用量】每日1份,晚饭后温服。
【自制方法】以上四味,共捣粗末,加水、黄酒各50ml,煎至一半,去渣候温,分作2份。
【酒方来源】《验方新编》
皮肤癣疥
五蛇酒
【药物配比】蕲蛇2.5kg金环蛇2.5kg银环蛇5kg乌梢蛇10kg眼镜蛇5kg木防己5kg闹羊花12.5kg七叶莲5kg石南藤2.5kg鸡血藤5kg稀草5kg钻地风5kg70—75度纯粮酒250L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通络润肤。银屑病。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每次服10—15ml,不能饮酒者,可酌加冷开水冲淡服之。也可用于外擦患处。
【自制方法】将药洗净沥干切碎,置大罐内,入酒浸渍,密封,1年后开取应用。
【酒方来源】《湖南医药杂志》(6)1977年
牛蒡蝉蜕酒
【药物配比】牛蒡根(或予)500g蝉蜕30g黄酒1.5L
【功能主治】散风宣肺,清热解毒,利咽散结,透疹止痒。咽喉肿痛,咳嗽,喉痒,吐痰不利,风疹、寻麻疹,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每次10—20ml,饭前温饮。
【自制方法】将牛蒡根(或子)捣碎,与酒同置于瓶中,封口,3—5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宜忌】脾胃虚寒,腹泻者不宜饮用此酒。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石楠肤子酒
【药物配比】石楠叶50g地肤子50g当归50g独活50g白酒0.5L
【功能主治】除风湿,和血止痒。风毒瘾疹。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15ml,空腹温服。
【自制方法】以上4味,共捣为粗末,与酒共置于锅中,上火煎煮数十沸,候冷,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苦参天麻酒
【药物配比】苦参500g露蜂房75g天麻80g白藓皮200g黍(即黄米)5kg细曲750g
【功能主治】清热祛风,解毒疗疮。遍身白屑,搔之则痛。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20ml,可渐加至30ml,饭后温饮。
【自制方法】将以上4味药,捣碎,用自纱布袋盛之.置锅内,加水7.5L,煮取一半,去掉药袋,备用;细曲研细粉备用。然后将药液和细曲同置入缸中,搅匀,经3天3夜。再将黍煮半熟,沥半干,候冷,倒入药缸中,和匀,加盖密封,置保温处;14日后开启,压去糟渣,过滤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苦参猬皮酒
【药物配比】苦参150g露蜂房15g刺猬皮(炙)1具黍米1.5kg细曲150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燥湿杀虫。疥疱,周身瘙痒,阴痒带下,身白癞疮。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ml,饭前温饮。
【自制方法】以上3味中药,共为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锅内,加水2.5L,煎至500ml,去掉药袋,备用;细曲研细末,备用。然后将药液和细曲末同置于缸中,加入半熟的黍米,搅匀.封口,置保温处,14日后开启,压榨去糟渣,过滤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证治准绳》
松叶酒
【药物配比】松叶500g白酒1L
【功能主治】祛风,止痒,解毒。风疹瘾疹。
【用法用量】日夜服尽,处温室中,衣盖出汗即愈。
【自制方法】将松叶切碎,与酒同煎,煮取300ml,候温备用。
【酒方来源】《普济方》
枳壳丹参酒
【药物配比】炒枳壳18g秦艽15g独活15g肉苁蓉15g丹参18g陆英18g松叶50g白酒1L
【功能主治】疏风止痛。风痒,皮肤如虫行之状。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随量温饮。
【自制方法】以上7味,只捣成粗末用白夏布盛之,浸入酒中,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太平圣惠方》
枳壳陆英酒
【药物配比】枳壳(去瓤麸炒)90g秦艽120g丹参150g独活12g肉苁蓉120g陆英100g松叶250g白酒2L
【功能主治】疏风止痒,透疹。风瘙瘾疹,或肤痒如虫行。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15ml,可渐加至20ml。
【自制方法】以上7味,共捣为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用白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普济方》
首乌山甲酒
【药物配比】何首乌30g当归身20g穿山甲20g生地20g熟地20g虾蟆20g侧柏叶15g松针30g五加皮30g川乌5g草乌5g黄酒3L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牛皮癣。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空腹随量饮之。
【自制方法】将以上药物共捣为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黄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中医临证备要》
菖蒲蛇蜕酒
【药物配比】菖蒲250g天门冬250g炮附子30g麻子仁250g茵芋15g干漆(炒烟出)45g苦参250g生干地黄45g远志45g露蜂房15g炙黄芪120g独活75g石斛75g柏子仁500g蛇蜕1公尺秫米6kg红曲500g
【功能主治】祛风气,消疥癣,和血脉,攻毒杀虫。白癜、白斑、疥癣,经年不瘥。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ml,早晚服用。药渣煎汤淋洗患处。
【自制方法】先将前15味药捣成粗末,入锅中加水12.5L,煎取5L,备用;细曲研细末,备用。次将秫米洗净,蒸煮至半熟,下笼,沥半干,备用。再将药汁、细曲、秫米同置于锅缸中,用柳枝搅拌匀,密封;21日后开封,压滤去糟渣,储入净瓶中备用。药渣可另煎汤,淋洗患处。
【酒方来源】《普济方》
蚺蛇酒
【药物配比】蚺蛇1条羌活30g白酒1L
【功能主治】辟瘟,解毒,杀虫。
诸风痛痹,瘴气,癞风,疥癣,恶疮。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徐徐饮之。
【自制方法】以上2味,共捣为碎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用白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并可把药袋同细曲适当置于缸底,以糯饭酌量盖之,密封,10日后即可酿成蚺蛇酒。
【酒方来源】《本草纲目》
蝮蛇酒
【药物配比】蝮蛇1条人参15g白酒1L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牛皮癣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随量频饮。
【自制方法】将蝮蛇置于净器中,入白酒将其醉死,然后加入人参,封口,7日后开启,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中医临证备要》
瘿瘤与癌肿
内消浸酒
【药物配比】鲜仙人掌250g羌活30g炒杏仁30g白酒1L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风热毒气,结成瘰疬。
【用法用量】每日空心温饮10—15ml,临睡前按上量再饮1次,以消为度。
【自制方法】将以上3味捣成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瓶中,入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酒方来源】《普济方》
瓜蒌甘草酒
【药物配比】瓜蒌1枚甘草12g白酒少许
【功能主治】消肿化淤。痈疔多日不消者。
【用法用量】临睡前温服。
【自制方法】先将瓜蒌、甘草研成腻粉,备用;每次用酒20ml,水20ml,量人虚实入腻粉少许(10—20g),上火煎3—5沸,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立效酒
【药物配比】皂角刺(炒赤)30g粉甘草5g乳香(另研)3g没药(另研)3g栝楼9g黄酒适量好酒0.25L
【功能主治】解毒止痛。痈疽瘰疬。
【用法用量】将煎好的药酒汁液温服。
【自制方法】将药捣成末,兑黄酒,于沙锅内搅匀,再入好酒慢火煎沸,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外科精要》
柳根酒
【药物配比】柳根(近水露出者)750g糯米750g细曲50g
【功能主治】消瘿。甲状腺肿大。
【用法用量】每日3次,空腹温饮。初饮10ml,以后渐加之,以唇麻为度。
【自制方法】把柳根与水2.5L同入锅内,煎取一半,备用。将糯米洗净,上笼蒸半熟,沥半干,备用。细曲研细末,备用。将3者同置入缸内,搅拌匀,封口,置保温处;21日后开启,压去糟渣,收储备用。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复方黄药子酒
【药物配比】黄药子1.2kg海藻1.2kg浙贝母900g白酒7—8L
【功能主治】软坚散结。地方性甲状腺肿。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服10ml。
【自制方法】将药共研成粗末,置净器内,加白酒,隔水加热,不时搅拌至沸,取出,连酒带药倒入坛中,趁热封闭,静置10天,滤过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串雅内编》
神效酒
【药物配比】黄栝楼(子多者一个,杵)当归尾18g甘草节20g没药(另研)3g酒1L
【功能主治】消痈散瘰,托毒排脓。乳痈瘰疬,未成即消,已成即溃。(与立效散间服,佳)。
【用法用量】将煎好之药酒汁液分3次服尽。
【自制方法】将药与酒置沙锅内,煎取1/3汁液。
【酒方来源】《外科精要》
海藻酒
【药物配比】海藻500g黄酒1.5L
【功能主治】消痰结,散瘿瘤。瘿瘤,瘰疬疝气,如淋巴结核,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瘤,睾丸结核等。
【用法用量】每次饭后取海藻酒30ml饮之。酒尽将海藻爆干,捣为末,酒调3g服之,每日3次,以瘥为度。
【自制方法】将海藻洗净,置于净器中,用黄酒浸泡24小时,过滤后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本草纲目》
消瘿酒
【药物配比】昆布10g海藻15g沉香3g雄黄(研末)3g酒0.5L
【功能主治】行淤散结。瘿瘤,大脖子病,瘰疬。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饭后温饮10—20ml。
【自制方法】将药置净器中,入酒浸泡,密封,10日后开启,过滤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景岳全书》
黄药酒
【药物配比】黄药子500g无灰酒2.5L
【功能主治】散结消瘿,清热解毒。瘿肿(甲状腺瘤,淋巴结肿大)。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ml。勿绝酒气,经3—5日自觉肿消停饮。
【自制方法】把黄药子与无灰酒置于净瓶中,封口,以糠火烧1小时,用火时不可多,唯烧至酒气香味出,瓶口有津出即停火,候酒冷,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本草纲目》
红花血竭酒
【药物配比】红蓝花50g血竭50g葡萄酒4L
【功能主治】治血散淤,噎膈拒食。
【用法用量】每日2—3次,每次10ml,徐徐咽下。
【自制方法】以上2味,共研细末,用白纱布袋盛之,入葡萄酒浸泡,封;5—7日后开封,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本草纲目》
断膈酒
【药物配比】松萝36g甘草36g恒山108g瓜蒂21枚水0.9L酒0.9L
【功能主治】涌吐痰热。胸膈痰游积热。
【用法用量】将煮好的汤液分3次服,取吐。
【自制方法】用水、酒煎药,煮之减半即成。
【酒方来源】《千金方》、《本草纲目》
蜂房全蝎酒
【药物配比】露蜂房40g全蝎40g山慈姑50g白僵蚕50g蟾蜍皮30g酒1L
【功能主治】攻毒、杀虫。食道癌、胃癌。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空腹饮10—15ml。
【自制方法】将药洗净,捣碎,用自纱布袋盛之,置净器中,入酒浸泡,密封,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噎膈酒
【药物配比】荸荠120g厚朴(姜炒)30g陈皮30g蔻仁(炒)30g白糖120g桔饼30g冰糖120g蜂蜜60g白酒3L
【功能主治】和中养胃。脘膈不利,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服50—100ml。
【自制方法】以上8味,置净器中,入白酒浸泡,密封,15日后开启,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验方新编》
蝎虎酒
【药物配比】活蝎虎1只白酒0.1L
【功能主治】消肿,祛痛,攻毒,杀虫。食道癌。
【用法用量】不拘时,每次徐徐饮10—15ml。
【自制方法】将蝎虎投入茶杯,入白酒将其醉死,浸泡7日后,将酒顿熟,去蝎虎,备用。
【酒方来源】《万病回春》
槐花酒
【药物配比】槐花(炒)90g黄酒0.5L
【功能主治】解毒化瘤。乳癌,硬如石者。
【用法用量】每日1—2次,顿服之。
【自制方法】将槐花炒黄为末,每取9g,以黄酒50ml冲服。
【酒方来源】《串雅内编选注》乳痈
蒲公英酒
【药物配比】蒲公英40g白酒(50度)500ml
【功能主治】急性乳腺炎,尤其是乳汁郁结性乳腺炎效佳。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0—30ml。
【自制方法】浸泡7日,过滤后即可。
【酒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1958,(12):封三
葱英酒
【药物配比】新鲜蒲公英(根、蒂叶)10g绍酒250g
【功能主治】乳痈(急性乳腺炎)。
【用法用量】趁酒热服下,服后盖被睡一时许,再用连须葱白汤一茶盅催之,得微汗而散。渣敷乳房肿块处。
【自制方法】取新鲜蒲公英(根、蒂叶)10g,洗净捣烂,用绍酒250g同煎煮沸,存渣。
【酒方来源】《中国食疗学》
远志酒
【药物配比】远志(不以多少,汤洗去泥去心)
【功能主治】能托散诸毒,治一切痈疽发背,疔毒,恶候浸大,治乳痈尤效。
【用法用量】饮酒,以药渣敷痈处。
【自制方法】上药研末3钱,加酒一一盏,调和,取上清液。
【酒方来源】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橙调酒
【药物配比】甜橙1个黄酒1汤匙
【功能主治】乳腺炎,红肿硬结,疼痛等病症。
【用法用量】1次服完,每日2次。
【自制方法】甜橙一个,去皮、核,以洗净纱布绞汁,另加黄酒1汤匙,温开水适量。
【酒方来源】明•《滇南本革》
栝楼酒
【药物配比】黄栝楼(连皮及瓤子,剀碎)一二个
【功能主治】乳痈疮,如觉初时,就服此药,即时痛止,便不成疮;如已成疮,服之其疮自穿,而痛自止。
【用法用量】时时温服。
【自制方法】上药用无灰酒一二升,在沙瓶内煮成1L,去滓。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神效栝楼酒
【药物配比】黄栝楼(子多者去皮焙为细末,如急用只研烂)1个川当归(洗去芦,焙,切细)05两生甘草05两滴乳香(另研)1钱通明没药(另研)25钱
【功能主治】治妇女乳痈奶痨,能杜绝病根,如果毒气已成,也能化脓为黄水,毒未成可以消散。
【用法用量】1L清汁分为3服,饭后服。
【自制方法】上药用无灰酒3L,一同放在银石器中,慢火熬取1L清汁。
【酒方来源】清•《种福堂公选良方》
蛇虫咬伤
水蓼酒
【药物配比】水蓼不拘多少
【功能主治】治蜂螫及中水毒寒热。
【用法用量】每次1合,酒斗盏,调匀服,日服3次。
【自制方法】上药捣取汁。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蛇咬伤药酒(Ⅰ)
【药物配比】入地金75g田基黄40g三丫苦75g半边旗40g鸡骨香75g半边莲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40—50g、小儿25g。外用:伤口及周围用药棉蘸蛇药酒湿敷。
【自制方法】上药同米酒0.5L浸一个月(急用10日也可)。
【酒方来源】《新医药通讯》1977,(3):61
蛇咬伤药酒(Ⅱ)
【药物配比】了哥王根150g两面针根200g虾辣眼根100—150g酸藤根100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ml,日二三次。外用:伤口局部消毒,排毒后,自外向伤口四周涂擦药酒,每日四五次。
【自制方法】上药加米酒(30度)浸过药面,浸7—10日即可。
【酒方来源】《新医药通讯》
复方山扁豆酒
【药物配比】山扁豆(全草)25g金牛远志(全草)25g瓜子金(全草)25g卵叶娃儿藤根25g无患子25g乌桕根2.5g六棱菊(全草)15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每次2汤匙,每隔1小时1次,每日三四次,儿童酌减。
【酒方来源】《全国中草药汇编》
鹧鸪酒
【药物配比】鹧鸪羊肉
【功能主治】治瘴及虫气欲死。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合酒煮,或单鹧鸪,以酒服之。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酒精蜈蚣液
【药物配比】活蜈蚣10条
【功能主治】熄风、止痉、止痛,治瘰疬及毒蛇咬伤,虫伤。
【用法用量】治黄蜂蜇伤:用棉签蘸蜈蚣液涂搽伤处,1次即可止痛、消肿。治毛虫或毛虫丝状物落在身上引起皮肤过敏,搽1次即除敏止痒。治蜈蚣咬伤:先将伤口处的淤血挤净,再涂蜈蚣液,或用上液清洗伤口及周围,涂两次可消肿止痛。治蜘蛛及其他毒虫咬伤也可用此药。
【自制方法】取500ml广口瓶1个,盛满95%乙醇(酒精),将活蜈蚣10条放入瓶中,盖严,浸泡1周后即可使用。浸泡时间越长,药效越佳。
【酒方来源】《新中医》
蛇不见酒
【药物配比】蛇不见15g滴水珠15g七叶一枝花6g青木香10g异叶茴芹10g
【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祛淤,治疗蛇咬伤。
【用法用量】每次口服10—30ml,每日服2次,连服7—10日。局部用拔火罐吸出毒液,另将蛇不见25g,滴水珠25g加食醋20ml捣烂敷局部,每日换药1次,直至肿消。
【自制方法】上药煎汤,或加白酒10ml,黄酒30ml。(发热者不加酒)
【酒方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蛇伤酒
【药物配比】山扁豆瓜子金一支箭两面针果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首次量以微醉为度,以后每3小时服1次,每次服10—15ml,小孩酌减。但尚须视病情轻重,酌情加减药量,病情控制后改为日服三次,至愈为止。
【自制方法】按比例取上药共研为细末,加入米双酒浸泡二星期后即可服用。
【酒方来源】《广西中医药》
外科虚证
长春药酒
【药物配比】黄芪(蜜炙,煎膏)12两大生地(钢刀切片)六两金银花当归各4两甘草(去皮,蜜炙)15两地骨皮甘草(水洗)2两广陈皮(去白)1两
【功能主治】外科虚证及劳伤虚损。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白糖米2斗,做酒酿一瓮,将上药后6味用绵包好,入瓮内,隔汤煮三炷香,将黄芪膏倾入,再煮三炷香,将瓮埋地下三尺余深,7日7夜,取起滤液待用。
【酒方来源】清•《成方切用》
〔附〕《成方切用》作者吴仪洛说:此酒不特外科虚证极妙。凡劳伤虚损服之,无不神效。所以苏州陆德敷家以此酒驰名于天下也。
脱疽
祛寒通络药酒
【药物配比】熟附子45g细辛15g红花60g丹参60g土元30g苏木30g川芎30g大枣20枚
【功能主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30g。
【自制方法】将上述药物浸于1500ml白酒中,1周后即可使用。
【宜忌】如局部红肿溃烂坏死,属湿热壅滞者,切不可用该酒,因本酒性温偏热,只宜寒湿血淤者使用。
【酒方来源】《治疗与保健药酒》
白花丹参酒
【药物配比】白花丹参
【功能主治】化淤通络,止痛,有改善肢体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作用,适用于气血淤滞型的脉管炎。
【用法用量】每次20—30ml,每日3次。
【自制方法】将白花丹参晒干,切碎或制成粗末,用55度的白酒浸泡15日,制成5%—10%的药酒。
【酒方来源】《山东中医学院学报》,《治疗与保健药酒》
脉管炎酒
【药物配比】爬山猴350g白酒1000ml
【功能主治】通络消炎,用于脉管炎。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5ml,每日3次。
【自制方法】将爬山猴研成细粉,先用白酒湿润后,置于密器内,加入白酒,按冷浸法,浸渍7日即得。
【宜忌】高血压患者忌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头虱
百部浸酒
【药物配比】百部50g白酒250ml
【功能主治】治头虱。
【用法用量】临睡前,取浸泡之白酒擦患者头发全部揉湿匀适,再用布巾包裹束紧。
【自制方法】百部切碎,放入白酒中,瓶装密封置3昼夜。
【酒方来源】《湖北中医杂志》1981,(5):54脱肛、痔疮、直肠息肉
白梅花酒
【药物配比】白梅花肉(泡洗)5钱红花2两苍术2两当归2两核桃白肉1斤
【功能主治】痔漏脓血淋漓。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入老酒1斗,浸7日。
【酒方来源】《珍本医书集成》
愈痔酒
【药物配比】血三七31g白酒1L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祛淤止痛,主治痔疮。
【用法用量】每晚临睡前口服15—20ml。
【自制方法】上药入酒浸泡1周。
【酒方来源】《中草药通讯》
茄子酒方
【药物配比】茄子种(大者)3枚
【功能主治】久患肠风泻血。
【用法用量】分次空腹温服,如果再发,再制酒服用3次便愈。
【自制方法】上药,先将一枚湿纸裹于塘火内,煨熟取出,入瓷罐子,乘热以无灰酒15L沃之,便以蜡纸封闭,经3宿。去茄子。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褥疮
复方红花酒
【药物配比】红花50g黄芪30g白蔹20g75%乙醇(酒精)500ml
【功能主治】褥疮,扭伤血肿,皮肤灼伤等。
【用法用量】外搽或用纱布蘸药水罨包。
【自制方法】上药浸泡酒内7昼夜,去渣装瓶。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红花消结酒
【药物配比】干红花30g70%的乙醇(酒精)100ml
【功能主治】活血化淤,消结止痛。主治:①因注射而致局部硬结肿块。②外伤肿痛。③褥疮形成。
【用法用量】用纱布或脱脂棉蘸30%的红花消结酒,局部涂擦患部,每日二三次,每次5分钟。
【自制方法】每100ml70%的乙醇(酒精)中,放入于红花30g,浸泡密封1周,滤去药渣,即可使用。
【酒方来源】《河北中医》
芎参花酒
【药物配比】川芎10g丹参10g红花10g
【功能主治】祛淤活血、行气通络。主治褥疮。
【用法用量】预防褥疮组:在骨骼隆起受压处,每2—4小时翻身涂擦药液1次,3—5分钟后用石粉外敷。治疗褥疮组:早期(即淤血红润期)每日涂擦药液4—6次。对水疱或者局部皮肤已溃烂(即褥疮期),在其周围每日涂擦药液至8次,保持疮面清洁,同时用棉圈保护疮面,防止局部再次受压。
【自制方法】上药共研末50%乙醇(酒精)500ml中密闭浸泡1个月上,滤出药液备用。
【酒方来源】《甘肃中医》
红当酒
【药物配比】红花30g当归尾30g
【功能主治】活血祛淤,通络止痛缌消散淤肿。主治褥疮。
【用法用量】用红花酒少许涂于受压部位,用大小鱼际肌在受压部位由轻至重环形按摩3—5分钟,再用滑石粉或爽身粉。每日4—6次。
【自制方法】上两药浸入50%乙醇(酒精)1000ml中,浸一个月滤取清液备用。
【酒方来源】《云南中医杂志》
烧伤
当紫芷酒
【药物配比】全当归22g西紫草19g生白芷18g
【功能主治】生肌活血、消炎止痛。主治烧伤。
【用法用量】用棉棒蘸药液,涂于患处,每日4—6次。
【自制方法】95%乙醇(酒精)200ml,将以上药物装入大口瓶中,然后倒入乙醇,盖住瓶口浸泡24小时即可使用。
【酒方来源】《山西中医》
枣黄液
【药物配比】酸枣仁皮黄柏等量
【功能主治】收敛、消炎、镇痛,抗感染,治烧烫伤。
【用法用量】暴露烧烫伤创面,有水泡者,剪除水泡,局部用3%双氧水及生理盐水冲洗,待创面清洁后,用枣黄液直接喷洒,再用无菌纱布覆盖。每3小时喷洒1次,保持药液湿润。
【自制方法】上药研粗末,泡在75%醇(酒精)中,使液面高出药末1cm为宜,1周后滤去药渣,密封备用。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前列腺增生
补肾活血酒
【药物配比】生地50g熟地50g龟版胶50g鹿角胶50g海狗肾60g黄狗肾60g四骨60g海龙海燕60g蛤蚧50g枣皮50g龙骨60g茯神60g上桂50g菟丝子50g金樱子50g益智仁60g合欢皮60g山药60g杜仲50g牛膝50g五味子60g枸杞50g鹿茸30g冬虫夏草30g覆盆子50g锁阳50g酸枣仁60g何首乌60g女贞子30g旱莲草30g当归50g川芎50g红花紫梢花等酒量与前的数量相等11
【功能主治】补肾活血,治疗前列腺增生症。
【用法用量】每次饮用50ml,每日饮服2次,视患者酒量及体质状况酌作加减。1月为1疗程。一般服1—3疗程。
【自制方法】将上药研为细末,与酿制好的酒冲兑而成。药酒38%,每瓶500ml装。
【酒方来源】《湖南中医杂志》
肠梗阻
麸荚葱姜酒
【药物配比】麦麸500g皂荚250g葱白10—15根生姜30g白酒150ml
【功能主治】辛散温通,蠕动肠道,解除肠道梗阻。
【用法用量】以上药液与麦麸装布袋热敷腹部,冷后再制一袋轮流热敷,直至肛门排气,腹胀消失。
【自制方法】上3味药加入麦麸中,于热锅中炒热约10分钟,将白酒徐徐兑入拌匀,使麦麸湿润,装入布袋中。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1998,(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