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益调养类
补益调养类
人参酒
【药物配比】白人参50g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通治诸虚。对低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疲倦、心悸、短气、阳痿等症均可适用。
【用法用量】每日晚餐时饮用10—30ml。
【自制方法】上药装入细口瓶中,加60度白酒至500ml,封紧瓶口,每日振摇1次,半月后开始饮用,随饮随添加白酒约500ml。或以人参末同曲、米酿酒。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药膳食谱集锦》
人参枸杞酒
【药物配比】人参200g枸杞子3500g熟地1000g冰糖4000g白酒100L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安神固脱,滋肝明目。适用于劳伤虚损、少食倦怠、惊悸健忘、头痛眩晕、阳痿、腰膝疫痛等症。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人参去芦头,用湿布润软后切片;枸杞除去杂质,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冰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用文火烧至冰糖溶化,呈黄色时,趁热用纱布过滤,去渣留汁,将冰糖汁、纱布药袋等入酒内,加盖封口,浸泡10—15日,每日翻动搅拌1次,泡至人参、枸杞颜色变淡,再用纱布滤去渣,静置澄清即成。
【酒方来源】《中国药膳》
人参茯苓酒
【药物配比】人参30g生地30g茯苓30g白术30g白芍30g当归30g红曲面30g川芎15g桂圆肉120g
【功能主治】气血亏损,脾胃虚弱,形体消瘦,面色萎黄等均可适用。
【用法用量】每日适量徐徐饮服。
【自制方法】以上9味药,共碎为粗末,白布袋储置干净器中,用高粱酒2L浸四五日,去渣加冰糖250g即可。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乌麻酒
【药物配比】乌麻1斗无灰酒5斗
【功能主治】除风气,令人充悦强壮。
【用法用量】随性饮之,不令至醉。
【自制方法】乌麻投水中,掠去浮者,取1斗,9蒸9曝令香,以木杵臼捣碎,用疏生绢袋盛之,令极宽转,即结袋头,又以细绳子接系袋处,悬于瓮中,下无灰酒5斗,以新盆盖覆瓮,其盆底上,钻一小窍,引出系袋绳头,又系于小横木子上,用泥固封,莫使气泄,每日六七次引挽其绳,令药汁于酒中,满七日药成,乃开瓮举袋,沥汁令尽,冬温夏冷。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八珍酒
【药物配比】当归(全用,酒洗)3两南芎1两白芍(煨)2两生地黄(酒洗)4两人参(去芦)1两白术(去芦,炒)3两白茯苓(去皮)2两粉草(炙)15两五加皮(酒洗、晒干)8两小肥红枣(去核)4两核桃肉4两
【功能主治】和气血,养脏腑,调脾胃,解宿酲,强精神,悦颜色,助劳倦,补诸虚。
【用法用量】温饮,每日3次,每次一二小盏。
【自制方法】上药切片,共装入绢袋内,用好糯米酒40斤煮二炷香,埋净土中5日夜,取出过37日即可服用。
【酒方来源】明•《万病回春》
归圆酒
【药物配比】甘菊花8两杞子1斤当归8两龙眼肉3斤
【功能主治】补益。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火酒3斤,酒酿10斤,泡21日用。
【酒方来源】清•《种福堂公选良方》
仙灵固精酒
【药物配比】淫羊藿(去毛边,羯羊油炒黑)4两金樱子(去子)1斤牛膝1两归身川芎1两巴戟1两菟丝子2两小茴香(炒)1两故纸(炒)2两官桂1两杜仲(姜炒)1两沉香5钱
【功能主治】壮阳固精,健筋骨,补精髓,广嗣延年,中年以后血气不足者,宜服;并治下元痼冷,腰膝无力,阳道不举,梦泄遗精。
【用法用量】随性饮服。
【自制方法】用好火酒20斤,绢袋盛药,悬胆煮三炷香,放土内埋3日,80小瓶以泥封口。
【宜忌】阴虚火旺者慎用。
【酒方来源】清•《奇方类编》
五加杞皮酒
——原名“五加皮酒”
【药物配比】五加皮枸杞白皮各1斗
【功能主治】治虚劳不足。
【用法用量】任性饮服。
【自制方法】上2药切细,用水一石五斗煮七斗,分取4斗,浸曲1斗,其余3斗用以拌饭,下米多少如常酿法,候熟,压取汁即可。
【宜忌】禁房事。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五加地黄酒
【药物配比】五加皮熟地黄丹参杜仲(去粗皮,炙微黄)蛇麻子干姜各9g天冬30g钟乳120g枸杞子60g
【功能主治】调和营卫,大补心神。适用于男子肾水虚寒,小便余沥,妇人阴气不足,腰膝常痛,瘫痪拘挛等症,皆因五劳七伤所致者。
【用法用量】早、晚2次,每次空腹温饮一大杯,量小者减之。
【自制方法】以上药物细剉,用生绢袋盛,浸高粱酒7.5L,浸2宿后滤清加冰糖0.75kg,和匀即可。
【酒方来源】《成药全书》
山芋酒
【药物配比】山药1斤酥油3两莲肉3两冰片半分
【功能主治】养生保健。
【用法用量】每次以酒1壶,投药1丸,加热服。
【自制方法】上药同研,制成丸。
【酒方来源】明•《饮馔服食笺》
万寿药酒
【药物配比】红枣2斤石菖蒲1两川郁金1两全当归2两五加皮陈皮茯神牛膝麦冬各1两红花5钱
【功能主治】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烧酒24斤,绢袋盛药入坛内,煮一炷香,入土数日,退火取饮。
【酒方来源】清《奇方类编》
延寿瓮头春
【药物配比】天门冬30g破故纸30g肉苁蓉30g粉甘草30g牛膝30g杜仲30g制附子15g川椒30g以上八味,制为末,待用淫羊藿(以羯羊脂500g拌炒)500g头红花500g白芍30g生地黄60g苍术120g熟地黄60g白茯苓120g甘菊花30g五加皮120g地骨皮120g当归120g以上12味,切开,用绢袋装好备用缩砂仁15g白豆蔻15g木香15g丁香15g以上4味,制为末,待用
【功能主治】温肾壮阳,滋阴养血,理气健脾,强筋壮骨。适用于肾阳虚损、气血不足引起的腰膝冷痛、痿弱无力、阳痿遗精、精液清冷、婚后无嗣、小便频数、妇女经血不调、带下清稀、周身疲乏、精神不振、食少腹胀、胃脘冷痛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视个人情况,酌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取糯米二斗淘净,浸24小时,再用水淘1次后,上锅蒸为糜,取出晾冷,用细曲末2kg及上述天门冬等8味药加入糯米糜中,调匀。
将上述装有淫羊藿等12味药的绢袋,置于缸底,再将已调好曲、药的糯米糜置于缸内,压住绢袋,拍实。
投入好酒20L,封固酒缸7日,榨出澄清酒精液,注于酒坛中。加入砂仁等4味药物,再封固酒坛,隔水加热1.5小时,取出,埋于土中3日后,即可使用。
【宜忌】阴虚有热、素体阳盛者忌服。另外应该注意附子含有乌头碱,有剧毒,应用制过的熟附子,并应掌握好用量,以保证用药安全。
【酒方来源】明•《寿世保元》;《治疗与保健药酒》
杞圆药酒
【药物配比】牛膝90g杜仲90g五加皮90g枸杞子120g桂圆肉120g大枣500g大生地120g归身120g红花30g白糖1kg蜂蜜1kg甘草30g银花90g
【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强壮筋骨、活血养神。适用于肝肾精血不足、腰膝少力,或筋骨不利、头晕、目暗、心悸、失眠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饮一盅,不可过量饮用。
【自制方法】以水煎药取浓汁,再兑入酒7.5L,也可按一般热浸法制取。
【酒方来源】清•《元汇医镜》;《治疗与保健药酒》
按:该方因药平和,体质偏于肝肾虚弱者,无明显症状,也可使用。
杞蓉药酒
【药物配比】枸杞子403g肉苁蓉72g首乌197g牛膝72g茯苓72g当归72g补骨脂72g红花45g麦冬10g栀子10g红曲9g白酒8966ml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养血明目。用于肝肾两虚,头晕目花,腰膝疫痛。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6ml,1日2次。
【自制方法】将肉苁蓉、首乌分别加水煎煮3次(依次为2小时、1小时、1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浓缩至比重115—120的清膏,加入白酒966ml,搅匀,静置,滤过,备用。
余药除红花、枸杞、红曲外,均研成粗粉,再与红花等3味混匀,用白酒8000g渗漉。
将煎液与渗漉液混合,静置,滤过,分装。
【宜忌】高血压患者忌服。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百益长春酒
【药物配比】党参90g於术60g茯苓90g生地90g白芍60g3当归60g川芎30g木樨花250g桂圆肉250g福红曲60g
【功能主治】凡人虚损劳伤,筋骨疼痛或半身不遂或左瘫右痪皆由气血两亏、营卫失常所致者,久服此酒则气血充足,百体受益,长春可保。
【用法用量】适量久服。
【自制方法】上药共为粗末,用绢袋盛,用高粱酒15L,浸数日,约四五日时,滤清,加冰糖1.5kg。
【酒方来源】《成药全书》
羊不吃草酒
【药物配比】羊不吃草
【功能主治】补益,治一切风血,治诸疾。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浸酒。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羊羔酒
【药物配比】嫩肥羊肉7斤杏仁1斤木香1两
【功能主治】大补元气,健脾胃,益腰肾。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米1石,如常浸蒸,羊肉、杏仁加入曲14两,同煮烂,连汁拌米,放入木香同酿,勿犯水,10日熟。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延寿酒
【药物配比】黄精30g苍术30g天门冬20g松叶40g枸杞子30g
【功能主治】补虚延年,主疗体倦乏力,饮食减少,头晕目眩,腰膝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空腹温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上5味药,均捣碎,置瓶中,醇酒1.5kg,浸7日后开取,去渣备用。也可以水3硕,共药煮1日,酿酒。
【酒方来源】汉•《华氏中藏经》;《药酒验方选》
延寿获嗣酒
【药物配比】生地12两覆盆子山药芡实茯神柏子仁沙苑萸肉肉苁蓉麦冬牛膝各4两鹿茸1对龙眼肉半斤核桃肉半斤
【功能主治】添精益髓,乌须明目,聪耳延年,补真阴。凡男女或素性弱不耐风寒劳役,或思虑太过,致耗气血,或半身不遂,手足痿痹,或精元虚冷,久而不孕,及孕而多女,或频堕胎均可服用。
【用法用量】每晚男女各饮四五杯,勿令醉。
【自制方法】上药用烧酒50斤,无灰酒20斤,白酒10斤,同入缸内,重汤煮七炷香,埋土七日取起,勿令泄气。
【宜忌】忌房事月余。
【酒方来源】清•《惠直堂经验方》
参茸酒(江苏方)
【药物配比】人参60g补骨脂(盐制)30g鹿茸60g佛手片30g淫羊藿360g红花30g薏苡仁36%砂仁30g萆薢360g苍术(炒)30g熟地黄360g乌药30g陈皮360g紫草30g牛膝360g防风30g竹360g乌梢蛇30g红曲60g枸杞子30g木瓜60g羌活30g续断60g川芎(酒制)15g五加皮30g草乌(制)15g肉桂30g檀香15g白芍(炒)30g豆蔻15g当归30g川乌(制)15g青皮(醋制)30g丁香15g白芷30g杜仲(盐制)30g木香30g白酒107.5L白糖7.5kg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舒筋活血,健脾和胃。用于身体虚弱,脾胃不振,精神委靡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ml,1日2次。
【宜忌】孕妇忌服,高血压者慎用。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参茸酒
【药物配比】人参60g鹿茸30g防风3g鳖甲3g萆薢3g羌活3g,川牛膝3g独活3g杜仲3g白术3g玉竹3g当归5g秦艽6g红花6g枸杞子6g丁香2g
【功能主治】温阳益气,育阴和血,祛风除湿。
【用法用量】每次一小盅,每日一二次。
【自制方法】用多年储存的陈烧酒10L,将药料入酒内封固,存数年,将药料溏出,加入冰糖12g,烧酒1L,兑后使用。
【酒方来源】《清太医院配方》;《治疗与保健药酒》
参茸酒Ⅱ
【药物配比】白酒8L白糖800g菟丝子60g牛膝40g熟地黄40g肉苁蓉40g鹿茸20g人参20g附子(制)20g黄芪20g五味子20g茯苓20g山药20g当归20g龙骨20g远志(制)20g红曲10g制成9190g
【功能主治】滋补强壮,助气固精。用于气血亏损,腰酸腿痛,手足寒冷,梦遗滑精,妇女血亏,血寒,带下淋漓,四肢无力,行步艰难。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ml,1日2次。
【宜忌】孕妇忌服。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地黄枸杞酒
——原名“在黄醴”
【药物配比】大熟地(晒干)8两枸杞(用肥极者,烘澡以去润气)4两沉香(或用白檀3钱也可)1钱
【功能主治】治男女精血不足,营卫不充。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1料,可用高度烧酒10倍浸之,不必煮,仅浸10日后,服完又用酒六七斤,浸半月再用。
【酒方来源】清•《成方切用》
鸡血藤酒
【药物配比】鸡血藤胶250g鸡血藤片400g
【功能主治】补血活血,舒筋通络。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温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上药置于净瓶中,用醇酒1L浸之,封口,经7日后开取。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扶衰仙凤酒
【药物配比】肥线鸡1只生姜4两胶枣05斤
【功能主治】治男女小儿诸虚百损,五劳七伤,瘦怯无力及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将鸡、酒连姜、枣空腹随意饮服。
【自制方法】将鸡用绳吊死,褪去毛、屎不用,切成四大块,再入姜、枣,用好酒五六壶,共3味装入一大坛内,将泥封固坛口,重汤煮1日,凉水拔去火毒。
【酒方来源】明•《万病回春》
鸡苏酒
【药物配比】鸡苏
【功能主治】补益。
【用法用量】适量常服。
【自制方法】用鸡苏酿酒。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补气养血酒
【药物配比】破故纸30g熟地30g生地30g天冬30g麦冬30g人参30g当归30g川芎30g白芍30g云茯苓30g柏子仁30g砂仁30g石菖蒲30g远志30g木香15g
【功能主治】补气血,养心肾,健脾胃,益老人。适用于气血不足,心脾虚弱,怔忡健忘,头目昏花。
【用法用量】每日不拘时温饮10—20ml。
【自制方法】上15味药,捣碎,用白布袋储,置于瓦器中,浸入好酒2L,放火上煮熟,去渣,候冷,收储备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补益酒
【药物配比】肉苁蓉90g肉豆蔻15g山萸肉45g丹砂(细研为末,另包)10g
【功能主治】肝肾虚损,腰腿软弱,头昏目眩,神志恍惚。
【用法用量】早、晚空腹温饮一二小盅。
【自制方法】前3味药,捣碎,合丹砂,置于瓶中,用好酒1L浸之,封口,经7日后开取。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虎骨健身养心酒
——原名“虎骨酒”
【药物配比】虎胫骨(酥炙)1两黄耆(剉)桔梗(炒)酸枣仁(炒)茯神(去木)羌活(去芦)石菖蒲远志(去心)芎牛膝(酒浸1宿,切,焙)熟地黄(焙)萆薢苁蓉(酒浸1宿,切,焙)附子(生去皮、脐,以新汲水浸半日,又破作2片,换水浸1日,焙干)石斛(去根)各1两防风(去叉)羚羊角(镑)各05两
【功能主治】补养肝肾,调顺血气,补虚排邪,理腰膝风痹,皮肤麻木或重着,步履艰难,久服去健忘,益心气,清头目,定神魂。
【用法用量】每次温饮1盏,每日2次,服尽,再添酒5L浸。
【自制方法】上药剉细,以生绢袋盛,入醇酒1斗浸之,密封瓶口,春夏3日,秋冬7日。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人参姜蜜酒
——原名“人参酒”
【药物配比】人参新鲜老姜各80g蜂蜜100g米酒1800ml
【功能主治】大补养身。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将整支人参和生姜片浸入酒中,并倒入蜂蜜3周后即可饮用,2个月后味减,原料不必取出可连续泡制。
【酒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参茸补血酒
【药物配比】党参240g人参16g鹿茸16g三七(熟)8g熟地黄240g白术(麸炒)160g茯苓160g当归160g白芍(炒)160g川芎80g肉桂80g黄芪(蜜制)240g甘草(蜜制)80g白酒16L
【功能主治】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用于心肾阳虚,气血两亏,腰脊疫软,精神疲乏,头昏耳鸣,盗汗遗精,子宫虚寒,崩漏带下。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ml,1日2次。
【宜忌】伤风感冒忌用。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宜男酒
【药物配比】全当归60g茯神60g3枸杞子60g川牛膝60g杜仲60g桂圆肉60g核桃肉60g葡萄干60g
【功能主治】益精血,补肝肾,强筋骨,安心神。适用于肝肾亏虚,精血不足所致的月经不调、婚后不孕之症。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二盅。
【自制方法】上药制成粗末,装入绢袋,悬于瓷坛内,以无灰酒5L浸泡,封固,隔水加热半小时后,取出瓷坛埋土中,7日后取起使用。
【宜忌】饮酒期间忌房事或避孕。
【酒方来源】清•《同寿录》;《治疗与保健药酒》
参桂养荣酒
【药物配比】党参320g蔗糖1600g肉桂50g白酒16L红曲50g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散寒止痛。用于气血虚亏,腰膝冷痛。
【用法用量】口服。1次15—30ml,1日2次。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桂圆醴
【药物配比】桂圆肉200g
【功能主治】温补心脾,助精神。适用于体质虚弱、失眠、健忘、惊悸等症。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20ml。
【自制方法】上药放在细口瓶内,加入60度白酒约400ml,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半月后可饮。
【酒方来源】《药膳食谱集锦》
首乌酒
【药物配比】制首乌150g生地黄150g白酒5L
【功能主治】补益肝肾,调和气血。适用于肝肾阴虚,神经衰弱、腰膝疫软。
【用法用量】适量温服。
【自制方法】将首乌择净杂质,洗净,用温水闷软,切成约三分见方的丁,生地黄淘洗后切成薄片,晾干水气,首乌、生地黄放入酒坛内,再将白酒缓缓倒入酒坛内,搅匀后,封严坛口。每隔3日开坛搅拌1次,10—15日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
【酒方来源】《中国药膳》
枸杞桂心酒
——原名“枸杞酒”
【药物配比】枸杞根(切)120斤干地黄末25斤桂心干姜泽泻蜀椒末各1L商陆末2L
【功能主治】强身祛病。
【用法用量】早晨空腹服05L。
【自制方法】枸杞根加水4石,煮1日1夜,取清汁1石,浸曲,如家常酿酒法,酒熟取清汁,用绢袋盛地黄、桂心、干姜、泽泻、蜀椒末、商陆末,放入酒底,塞紧口,埋入地里3尺,压紧土21日开取。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神仙枸杞子酒
【药物配比】枸杞子(干者捣碎)5L生地黄(切)3L大麻子(捣碎)5L
【功能主治】虚蠃黄瘦,不能饮食。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先蒸熟麻子,摊去热气,加入地黄、枸杞子相和,放入生绢袋中,以无灰清酒5斗浸药,密封,春夏浸7日,秋冬浸27日,取服。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保命延寿烧酒
【药物配比】人参当归白茯苓乌药杏仁砂仁川乌草乌何首乌五加皮枸杞子牛膝杜仲肉桂苍术各五钱肉苁蓉破故纸甘草各1两木香枳壳干姜虎骨(酥炙)香附白芷厚朴陈皮白术川芎麻黄独活羌活川椒(去合口、目)白芍生地熟地天冬(去心)麦冬(去心)防风荆芥五味子小茴香细辛沉香白蔻各3钱枣肉2两真蜜1斤核桃仁4两真酥油半斤天麻3钱生姜4两
【功能主治】和脾胃,养丹田,强壮筋骨,益精补髓,聪耳明目,定五脏,安魂魄,润肌肤,和容颜,强阴壮阳,能除万病。
【用法用量】常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上药除酥蜜二味,各精制,称足装入绢袋中,入无水高烧酒40斤,同酥蜜入坛中,将坛口密封严固,桑柴文武火烧炷香,大锅中水冷取出,埋阴地3日出火毒。
【酒方来源】明•《仁术便览》
钟乳石斛酒
——原名“钟乳酒”
【药物组成】钟乳(碎,绵裹)石斛苁蓉各五两附子甘菊花3两
【功能主治】通顺血脉,极补下元,治虚损。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服2合,渐增至1升。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剉以清酒3斗,浸。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钟乳黄芪酒
——原名“钟乳酒浸方”
【药物配比】钟乳粉3两黄芪(判)牛膝(去苗)石斛(去根节)防风(去芦头)各2两熟干地黄5两
【功能主治】补养五脏,坚固筋骨,补益精髓。治疗虚劳不足。
【用法用量】每日于饭前温饮一小盏。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都用生绢袋盛,以酒3斗,浸3日。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通草酒
【药物配比】通草子
【功能主治】续五脏气,通十二经脉,利三焦。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制备方法】上药煎汁,同曲、米酿酒。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健步酒
【药物配比】生羊肠(洗净,晾燥)1具龙眼肉沙苑蒺藜(隔纸微焙)生薏苡仁(淘净,晒燥)仙灵脾(以铜刀去边毛)真仙茅各4两
【功能主治】健步温阳。下部虚寒者宜服。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共6味,用滴花烧酒20斤,浸37日。
【酒方来源】清•《随息居饮食谱》
益肾明目酒
【药物配比】覆盆子(去梗)50g巴戟天(穿心,紫者去心)35g肉苁蓉(酒浸,去皱皮)35g远志(去心)35g川牛膝35g五味子35g续断35g山萸肉(去核)30g
【功能主治】肝肾虚损,耳聋目昏,腰疫腿困,神疲乏力。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心温服10—15ml,久服更好。
【自制方法】上8味,捣碎为粗末,用夏白布袋盛,置于净器中,用醇酒1L浸之,密封口,春夏浸五日,秋冬浸7日,然后添冷开水1L,合而备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益智酒
【药物配比】益智仁
【功能主治】补肾。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为末,用好酒浸两宿,去药渣。
【宜忌】舌红口渴,阴虚火旺或因热而患遗滑崩带者忌服。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健阳酒
【药物配比】当归9g枸杞子9g破故纸9g
【功能主治】补肾助阳,温益精血。适用于肾阳虚及精血不足,腰痛、遗精、头晕、视力下降等症。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片,用净布袋装好,用1L好烧酒浸泡,容器封固,隔水加热牛小时,取出容器静置24小时,次日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清•《同寿录》;《治疗与保健药酒》
党参酒
【药物配比】老条党参粗大者连须1只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生津养血。适用于脾虚泄泻,肢冷,四肢无力,食欲不佳,肺虚气喘息短,声音低微,懒言短气,血虚萎黄,头晕心悸,热性病津液耗伤,口渴等症。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佐膳更佳。
【自制方法】将党参拍出裂缝,置于净瓶中,用酒0.5L浸之,封口,经7日后开取。
【宜忌】表证未解,中满邪实者勿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秘传三意酒
【药物配比】枸杞子500g生地黄500g大麻子300g
【功能主治】滋阴补血,清热生津,润肠活血。适用于阴虚血少,头晕口于,大便偏于燥等。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将上述药物制为饮片,以绢袋盛,白酒3.5L浸泡7日以上,过滤。
【酒方来源】明•《松崖医经》
菊花酒
【药物配比】菊花8两五加皮8两甘草4两生地黄(切)1斤秦艽(去苗)4两枸杞根8两白术8两
【功能主治】补虚损不足,治八风十二痹。
【用法用量】任性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捣碎,用水3硕,煮至1硕,用槽床压取汁,用糯米1石炊熟,细曲1斤捣碎,拌匀,放入瓮中,密封7日即可。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大补药酒
【药物配比】党参100g黄芪(蜜制)100g山药100g白术(炒)100g白芍(炒)80g甘草(蜜制)40g当归100g茯苓100g杜仲(盐制)100g川芎40g黄精(制)280g蔗糖3.2kg玉竹(制)280g白酒32L
【功能主治】益气补血。用于气血两亏,倦怠乏力。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ml,1日2—3次,温服。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女贞子酒
【药物配比】女贞子250g
【功能主治】适用于阴虚内热,腰膝疫软,头晕目眩,须发早白。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饮一二小杯。
【自制方法】上药切碎,置于净瓶中,用醇酒0.75L浸之,封口,经5日后开口,滤渣备用。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女贞皮酒
【药物配比】女贞皮
【功能主治】补虚健腰膝。
【用法用量】适量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片,浸酒。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康壮酒
【药物配比】枸杞子45g炒陈曲45g甘菊花45g熟地黄45g肉桂45g肉苁蓉30g
【功能主治】治疗肝肾不足,须发早白,身疲乏力,腰膝软弱。
【用法用量】不拘时,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六味,捣碎为粗末,用夏白布袋盛,置于净瓶中,用醇酒1.5L浸之,春夏浸五日,秋冬浸7日后开口,再加冷开水1L,令均匀,备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天门冬酒
【药物配比】天门冬30斤糯米1斗细曲7斤
【功能主治】补五脏,调六腑,和血脉,令人无病,延年轻身,齿落更生,发白更黑。
【用法用量】每日饮3杯,常令酒气相接,勿令大醉。
【自制方法】天门冬去心,捣碎,以水2石,煮汁1石;糯米炊熟,细曲10斤,3味相拌,入瓮,密封37日,候熟压取汁。
【宜忌】慎生冷,酢滑、鸡、猪、鱼、蒜,特忌鲤鱼,也忌油腻。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黄精酒
【药物配比】黄精(细切)5斤糯米(淘净,与黄精同炊为饭)5斗曲末75斤
【功能主治】补益延年。
【用法用量】每日温饮一二盏。
【自制方法】上药取曲末,候饭冷相和,入瓮中,如常造酒法,待熟压取酒汁。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强身药酒
【药物配比】党参(炒)1000g五加皮500g首乌(制)750g牛膝500g地黄500g桑寄生500g熟地黄500g女贞子(酒制)500g鸡血藤500g白术(炒)500g木瓜500g香附(醋制)250g丹参500g陈皮250g山药500g半夏(姜制)250g泽泻500g桔梗250g六神曲(焦)500g大枣250g山楂(焦)500g红花125g麦芽(炒)500g白酒86L
【功能主治】强身活血,健胃。用于身体衰弱,神疲乏力,脾胃不和,食欲不振。
【用法用量】口服。1次15—25ml,1日2次。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滋阴百补药酒
【药物配比】熟地90g生地90g制首乌90g枸杞子90g沙苑子90g鹿角胶90g当归75g胡桃肉75g桂圆肉75g肉苁蓉60g白芍药60g人参60g牛膝60g白术60g玉竹60g龟版胶60g白菊花60g五加皮60g黄芪45g锁阳45g杜仲45g地骨皮45g丹皮45g知母45g黄柏30g肉桂30g
【功能主治】调补阴阳,益精健骨,养血补气。适用于阴虚阳弱、气血不足、筋骨痿弱引起的劳热(自觉午后发热)、形瘦、食少、腰疫腿软等症状。体质偏于阴阳两弱者适宜饮用,有健身作用。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随量热饮。
【自制方法】上药判碎,以绢袋装好,用适量热酒冲入,坛口密封,浸15日后可用。
【酒方来源】清•《林氏活人录汇编》;《治疗与保健药酒》
磁石石斛酒
——原名“磁石酒”
【药物配比】磁石石斛泽泻防风各5两杜仲桂心各4两天雄桑寄生天门冬黄芪各2(3)两石楠2两狗脊8两
【功能主治】治体虚骨节冷痛,阴下疥。
【用法用量】每服3合,渐加至5合,每日2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用酒4斗,浸渍。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安神酒
【药物配比】黄精250g肉苁蓉250g白酒(50度)适量
【功能主治】壮阳。治神经衰弱。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5—10ml,每日3次。
【自制方法】取药材饮片,打碎,以50%乙醇(即50度白酒)为溶媒,按冷浸法制成酒剂1000ml。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长生药酒
【药物配比】生羊肾1具沙苑蒺藜(筒纸微炒)4两桂圆肉4两淫羊藿(用铜刀去边毛,羊油拌炒)4两仙茅(真者,用糯米汁泡去赤汁)4两薏苡仁4两
【功能主治】延龄安神,兼乌须发。
【用法用量】随量时时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用滴花烧酒10L浸37日。
【宜忌】阴虚内热或阳热素盛者忌服。
【酒方来源】《古今延年益寿方汇粹》
苍耳延龄酒
——原名“苍耳酒”
【药物配比】苍耳一大斛生地黄五大升牛膝根(剉)三大升丹参二大升天门冬二大升杏仁(去皮、尖)一大升荆根若子二大升松叶五大升枸杞根五大升大麻子一大斗甘菊花一升
【功能主治】预防疾病,延龄轻身。
【用法用量】每次服5合,每日二三次。常年酿酒,每年三月服。
【自制方法】苍耳六月以后收取,晒干,至九月剉一大斛,水三斛,煮取四斗,渍二大斗曲三度,总以米一大斛,渍3日,如常酿酒法,将息酸之,酒熟服之。若虚弱羸瘦人,无问男女,用水三大石,别煮牛膝根、丹参、松叶子,取六大斗,并苍耳汁总一石,渍五斗曲,用米二石五斗,分四次酸;杏仁末,入第一酸饭中;生地黄捣如泥,入第二酸饭中;天门冬蒸熟剥去皮,捣如泥,入第三荕饭中;大麻子捣碎,入第四筋中;头风者,加甘菊花浸第五荕糟中,搅之,酒熟即得。
【宜忌】忌毒鱼肉、鲤鱼、芜荑。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补心酒
【药物配比】麦冬(去心)2两柏子仁(去油)1两白茯神1两当归身1两龙眼肉1两生地15钱
【功能主治】补益。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绢袋盛,入无灰酒10斤,坛内浸7日。连坛煮也可。
【酒方来源】清《奇方类编》
羊桃酒
【药物配比】羊桃
【功能主治】治风热羸老。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浸酒。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壮元酒
【药物配比】天雄(生,去皮、脐)白蔹各3两茵芋(去粗茎)1两蜀椒(去目并闭口者,炒出汗)羊踯躅各05L乌头(生,去皮、脐)附子(生,去皮、脐)干姜各2两
【功能主治】益精气,通血脉,除风湿,明耳目,悦颜色,年高者服用后,50日力倍气充,100日致神明,如30岁时,力能引弩,疾在腰膝者此酒悉治。
【用法用量】一日3次,每服方寸匕,以知为度。
【自制方法】上8味药,细判,用酒3斗浸,春夏浸5日,秋冬浸7日,去滓。
【宜忌】本方乌头、附子、天雄、茵芋、羊踯躅等均属辛温有毒药,故只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并不宜多服、久服。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强身羊肾酒
【药物配比】生羊肾120g沙苑蒺藜60g桂圆肉60g淫羊藿60g薏仁100g仙茅60g3滴花烧酒
【功能主治】强身羊肾酒能强筋骨壮气血,添新补髓,乌须乌发,益寿延年。
【用法用量】每次服50—100ml,每日服1次,连服3个月。
【自制方法】上药在烧酒中浸泡21日后过滤即可。
【酒方来源】《中国民间疗法》2000,8(8):38
复方红宝酒
【药物配比】枸杞果绞股蓝生姜等为主
【功能主治】抗衰老,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每日服50ml,分3次于饭后30分钟服,服30日。
【自制方法】上药由38度白酒制成药酒。
【酒方来源】《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5):294
乌杞蝎精酒
【药物配比】首乌33枸杞全蝎山药大枣等多味中药
【功能主治】补气健脾,养血和营,活血化淤。治疗面色苍白,头目眩晕,心悸怔忡、失眠健忘,四肢麻木等证候。
【用法用量】适量饮用。
【自制方法】上药加35度曲酒制成药酒。
【酒方来源】《中草药》
复方海马药酒
【药物配比】海马海龙海蛇蛇鞭鹿鞭等组成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舒筋活络,补益神气,并可增强运动强度和耐力。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制成酒剂。
【酒方来源】《中国海洋药物》
十全大补酒
【药物配比】当归白芍熟地党参白术川芎茯苓黄芪各60g甘草肉桂各30g白酒1500ml
【功能主治】培补气血,适用于气血两虚,偏于阳虚有寒的多种病证。如气血虚弱所致的食少乏力,头晕、心悸,妇女崩漏,疮疡溃而不敛,脓少清稀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饮用10ml,早、晚各1次。
【自制方法】将上药浸于酒中,7日后可过滤使用。
【酒方来源】《张八卦外科新编》
猕猴桃根酒
【药物配比】猕猴桃根250g白酒适量
【功能主治】消化道癌瘤。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5—30ml,常服见效。
【自制方法】将猕猴桃树根切成小段,洗净浸入酒中,1周后可饮用。
【酒方来源】《偏方大全》
精神药酒
【药物配比】东北人参干地黄甘枸杞各15g淫羊藿沙苑子母丁香各9g沉香远志肉各3g荔枝核7枚高梁白酒1L(60。)
【功能主治】用于延年益寿。
【用法用量】每次饮10ml,每日1次。饮用时应徐徐呷服。
【自制方法】将上药先除去杂质灰尘,浸于酒中,45日后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百病中医药酒疗法》选自《四川中医》
御龙酒
【药物配比】人参30g鹿茸20g龙滨酒500ml
【功能主治】疲乏神倦,气短懒言,食欲不振,畏言怕冷,腰筋腿软,健忘,失眠等虚损之症。
【用法用量】每服20ml,日服二三次,也可作佐餐饮用。
【自制方法】将参、茸浸泡于龙滨酒内,10日饮用。
【酒方来源】《百病中医药酒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