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用酒类

妇科用酒类

调经止带

芍药黄芪酒

【药物配比】白芍药100g黄芪100g生地黄100g炒艾叶30g黄酒1L

【功能主治】调经止带。妇女月经过多,赤白带下,行经腹痛,四肢拘挛作痛。

【用法用量】每日3日,每次10—20ml,饭前温饮。

【自制方法】以上4味,共捣成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用酒浸泡,封口,3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去渣即饮用。

【酒方来源】《验方新编》

鸡冠花酒

【药物配比】自鸡冠花(晒干为末)180g米酒1L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妇女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30—50ml,清晨温饮。

【自制方法】将白鸡冠花末连同米酒一同置瓶中浸泡,封口;5—7日后开启,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中药大辞典》

当归元胡酒

【药物配比】当归15g元胡15g制没药15g红花15g白酒1L

【功能主治】活血,行淤。月经欲来腹中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一15ml,早晚空腹温饮。

【自制方法】以上4味,共捣为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白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儒门事亲》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当归红花酒

【药物配比】当归30g红花20g丹参15g月季花15g米酒1.5L

【功能主治】理气活血,调经养血。月经不调,痛经等。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5—30ml,空腹温饮。

【自制方法1以上4味,共研细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入米酒浸泡,封口;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澄清后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本草纲目》

红蓝花酒

【药物配比】红蓝花20g白酒0.2L

【功能主治】行血,润燥,消肿,止痛。妇女中风症,风寒容于胞内,血凝气滞所致腹中刺痛。

【用法用量】每次服50ml,不止再服。

【自制方法】把红蓝花与白酒同入锅中,煎减至半,去渣,候冷,即可饮用。

【宜忌】孕妇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金匮要略》

种玉酒

【药物配比】全当归150g远志150g甜酒1.5L

【功能主治】活血通经,调和气血。妇女经水不调。不能受孕,或气血不足,难以孕育。

【用法用量】每晚温服,随量饮之,不可间断,用完依法再制。

【自制方法】将全当归切成碎末,远志捣成粗末;二者和匀,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以好甜酒浸之,封口。7日后开启,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宜忌】有溃疡病及胃炎者慎饮本酒。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胎前产后

大补中当归酒

【药物配比】当归40g续断40g肉桂40g川芎40g干姜40g麦冬40g芍药60g吴茱萸100g干地黄100g甘草30g白芷30g黄芪40g大枣20个黄酒2L

【功能主治】补虚损。产后虚损,小腹疼痛。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5—20ml,饭前温饮。

【自制方法】将以上13味中药,捣成粗末,用白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用黄酒浸泡24小时,加水1L,上火煮取1.5L,候冷,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酒方来源】《千金方》

王瓜酒

【药物配比】王瓜、黄酒各适量

【功能主治】清热生津,消淤,通乳。消渴、黄疸,噎膈反胃,痈肿,慢性咽喉炎,妇女月经闭止,产后乳汁滞少。

【用法用量】每日1次,饮酒,细咬王瓜下。

【自制方法】用酒适量煮王瓜烂熟。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L麻酒

【药物配比】L麻100g清酒1L

【功能主治】益气止血。产后恶血不止,或经月,半年,一年。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30—50ml,空腹温服。服后当吐下恶物,勿怪。

【自制方法】把L麻与清酒置锅内,武火煮沸,文火煎至一半,过滤去渣,收起备用。

【酒方来源】《千金翼方》

毛鸡药酒

【药物配比】干毛鸡160g(或鲜毛鸡320g,均去毛、内脏)当归160g川芎160g白芷160g红花160g赤芍15g桃仁15g千年健160g茯苓20g白酒16.96L

【功能主治】温经祛风,活血化淤。产后眩晕,四肢酸痛无力,痛经。

【用法用量】每日3—4次,每次15—30ml,空腹饮用。

【自制方法】)以上9味,干毛鸡用蒸汽蒸15分钟,(鲜毛鸡不蒸制),放冷,用白酒适量浸泡25天后,与当归等8味置容器内,加剩余白酒密闭浸泡45—55天,滤过,即得。

【宜忌】感冒发热、喉痛,眼赤者忌饮此酒。

【酒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火麻仁酒

【药物配比】火麻仁160g白酒0.5L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兼补中虚。老年人和妇女产后及热性病后血亏津液少的肠燥,大便秘结和小腹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饭前,随量温饮。

【自制方法】将火麻仁炒香后捣碎,置于净瓶中,入好酒浸泡,封口;3日后开启,过滤后备用。

【宜忌】切勿过量致酒醉。

【酒方来源】《太平圣惠方》

当归独活酒

【药物配比】独活60g大豆500g当归10g黄酒1.5L

【功能主治】祛风补血。产后血虚,中风口噤。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0—15ml,空腹温饮。

【自制方法】先将独活、当归捣碎,置净器中,用酒浸泡,24小时后,再将大豆炒之,令青烟出,投酒中,封闭,候冷,去渣,过滤,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当归地黄酒

【药物配比】生地黄50g当归尾50g黄酒0.5L

【功能主治】补血,止血。产后血崩,腹痛。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20ml,空腹温饮。

【自制方法】以上2味,共为粗末,入锅中与黄酒同煎数百沸,然后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竹茹酒

【药物配比】青竹茹60g阿胶20g黄酒0.4L

【功能主治】解痛,舒经,止血,安胎。妊娠失坠,胎损腹痛,下血。

【用法用量】分为3服,早、午、晚各饮1服,即安。

【自制方法】将青竹茹切碎,与阿胶一同入黄酒中,上火煮数十沸,待阿胶烊化,去渣候冷备用。

【酒方来源】《太平圣惠方》

刘寄奴酒

【药物配比】刘寄奴10g甘草10g白酒0.1L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散淤止痛。女子产后淤阻血滞。

【用法用量】1次温饮。

【自制方法】将刘寄奴与甘草捣碎,置于锅中,入白水200ml,煎取100ml,再入白酒100ml,煎取100ml,去渣备用。

【宜忌】孕妇忌饮用此酒。

【酒方来源】《简易效方》

鱼灰酒

【药物配比】鲤鱼头瓦上烧灰5枚黄酒0.5L

【功能主治】通络下乳。妇女产后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5—20ml,空心温饮。

【自制方法】上1味,细研为散,与黄酒同煎数沸,候冷,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民间验方》

通草酒

【药物配比】通草30g钟乳60g米酒0.4L

【功能主治】通乳。乳汁不行。

【用法用量】不拘时,频频效之。

【自制方法】将通草切碎,石钟,捣研成细末。然后二者与米酒一同置于瓶中,放在近火处煨3昼夜后,过滤去渣,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千金方》

胶艾酒

【药物配比】阿胶30g艾叶20g川芎20g白芍药20g甘草20g3当归30g生地30g黄酒0.5L

【功能主治】补血安胎。妊娠顿仆失踞,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份,分早、午,晚服用。

【自制方法】以上7味,与黄酒、水各500ml同入锅中,煮取500ml,过滤后分成3份。

【酒方来源】《千金方》《金匮要略》

涌泉酒

【药物配比】王不留行10g穿山甲(炮黄)5g天花粉10g当归7g甘草10g麦冬8g黄酒1L

【功能主治】通经下乳。产后乳汁不通。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取药末6—7g,用黄酒125ml煎药,煎取半量汁液,俟温服之。

【自制方法】上方药6味,共为细末,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卫生宝鉴》、《中药大辞典》

黄芪防风酒

【药物配比】黄芪60g蜀椒60g白术60g牛膝60g葛根60g防风90g炙甘草30g山萸肉30g制附子30g秦艽30g炮姜30g当归30g制乌头30g人参30g独活10g肉桂30g白酒2L

【功能主治】除风止痛,活血通经。产后中风,半身不遂,言语不利,腰腿疼痛无力。

【用法用量】不拘时随量饮之,以不醉为度。

【自制方法】以上16味,共为粗末,用自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用白酒浸泡,封口。春夏3日,秋冬5日后开封,去掉药袋,过滤后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普济方》

寄生黑豆酒

【药物配比】黑豆250g桑寄生200g黄酒1.5L

【功能主治】解痉止痛。产后中风,腰背疼痛,口噤。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每次温饮15—20ml。

【自制方法】先将桑寄生捣为粗末,置于净器中,用黄酒浸泡;再将黑豆炒香,趁热投入酒中,封口,5日后开启,过滤去渣,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验方集》

黑桂酒

【药物配比】炒黑豆(去皮)30g肉桂30g当归30g芍药30g炮姜30g生地30g炙甘草20g炒蒲黄30g黄酒1.5L

【功能主治】调经,温中,清除寒热。产后气血淤滞、身体肿满,或泻痢寒热。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15—20ml,空心温饮。

【自制方法】以上8味,共捣为细末,用自纱布袋盛之,置于净器中,用黄酒浸泡7日,去掉药袋,过滤备用。

【酒方来源】《圣济总录》

闭经

白鸽煮酒

【药物配比】白鸽(去毛,洗净,去肠)1只血竭30g

【功能主治】干血痨。

【用法用量】将鸽肉分2次食用。酒徐饮完。

【自制方法】将血竭纳入白鸽肚中,用针线缝住,用好酒1L煮百沸令熟。取下待温备用。

【酒方来源】清•《串雅内编》

通经酒

【药物配比】牛膝1斤麻子仁(蒸)3斤土瓜3两桃仁(熬、去皮尖双仁)2L

【功能主治】通经,治疗闭经。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服5合,渐增至1L,多饮更佳。

【自制方法】上药以酒一斗5L渍5宿。

【酒方来源】唐•《千金翼方》

桂心通经酒

【药物配比】火麻仁菴子牛膝(去指)射干土瓜根桃仁(捣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桂心穷底墨各2两

【功能主治】妇人月经不通,无子。

【用法用量】温服每次一小盏。

【自制方法】上药剉细,以酒2L,浸3日。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桂心牡丹酒

——原名桂心酒

【药物配比】桂心牡丹芍药牛膝干漆土瓜根牡蒙牡蒙:牡荆,或紫参之别称。各4两吴茱萸1L大黄3两黄芩干姜各2两虻虫200枚錏虫蛴螬水蛭各70枚乱发灰细辛各1两僵蚕50枚火麻仁灶突墨3L干地黄6两虎杖根鳖甲各5两蔫子2L

【功能主治】月经不通,结成瘕瘕。

【用法用量】初服2合,每日2次,加至每次三四合。

【自制方法】上24味,切细,以酒4斗分2瓮,浸7日,并为1瓮,搅匀,再分作2瓮。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常春酒

【药物配比】常春果200g枸杞子200g

【功能主治】赢瘦虚弱,腹中冷痛,妇女经闭。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空腹饮一二杯。

【自制方法】上2味,捣碎裂,盛于瓶中,用好酒1500ml浸泡7日开取。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痛经

山楂酒

【药物配比】山楂白酒

【功能主治】劳动过度,身痛,疲倦,妇女痛经等。并可帮助消化,降血脂。

【用法用量】每日2次,每次10—20ml。最后所剩的山楂可拌白糖食用。

【自制方法】干山楂洗净,去核,放入500g装的细口瓶内约半瓶,再添加60度白酒至满瓶(约300ml)密封瓶口,每日振摇1次,1周后可饮用。边用边添加白酒(约200ml)。

【酒方来源】《药膳食谱集锦》

归芪酒

【药物配比】当归黄芪各150g红枣100g酒500ml

【功能主治】痛经。

【用法用量】每饮10ml,1日3次,7日为1疗程,行经前5日始服。

【自制方法】当归、黄芪洗净,切片,加红枣100g置绢袋内,投入盛酒容器,加盖密封。

【酒方来源】《中国食疗学》

胡椒酒

【药物配比】白胡椒1g白酒一盅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适用于痛经,脾胃虚寒的腹痛吐清水等症。

【用法用量】烫热白酒冲服。

【宜忌】阴虚火旺者忌用。

【酒方来源】《中国食疗学》

胡桃酒

【药物配比】胡桃壳500g黄酒1000ml红糖250g

【功能主治】痛经、小肠气、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每饮10ml,一日两次。

【自制方法】胡桃壳敲碎,置容器内,倒入黄酒,加盖密封2—3旬后,滤取酒浆,复加红糖,煮沸(一沸即可)溶化,装瓶备用。

【宜忌】痛经者,行经前五日开始服。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中国食疗学》

香附根酒

【药物配比】香附根60g白酒250ml

【功能主治】理气解郁,调经止痛,适用于痛经之症。

【用法用量】不拘时候。频频饮之。

【自制方法】将香附根洗净切碎,用水,白酒各250ml,浸泡3—5日,去渣。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红归酒

【药物配比】红花10g益母草60g当归10g川芎5g黑胡椒7粒白酒500ml

【功能主治】活血祛淤,通经止痛。主治痛经。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服20ml。连服1个月经周期为1疗程。

【自制方法】以上诸药,用白酒500ml浸泡48小时即可服用。

【酒方来源】《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0,13(4):37

当归红花酒

【药物配比】当归15g红花10g

【功能主治】活血止痛,补血调经,治疗痛经。

【用法用量】月经来潮前4日开始服用,每日服3次,每次服10ml,重症患者可服15—20ml,月经来潮后再继续服用3日,7日为1疗程,连服3个月经周期。

【自制方法】将当归、红花二药粉碎成粗粉,用白酒(55%)少许湿润48小时,然后装渗漉桶,用250ml白酒进行渗漉,漉液用沙滤棒抽滤,分装即得。

【酒方来源】《黑龙江中医药》月经不调、不孕

种子药酒

【药物配比】淫羊藿250g怀生地120g枸杞子60g胡桃肉120g五加皮60g

【功能主治】振奋肾阳,补益精血。用于肾阳虚衰、肾精不足所致的不孕(不育)症。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切片,以适量的白酒浸泡,容器封固后,隔水加热至药片蒸透,取出放凉,再浸数日,即可启用。

【宜忌】酒性温热,阴虚火旺者不宜使用,在服酒期间应慎房事,并采取避孕措施,避免乙醇伤及胎儿。

【酒方来源】清•《冯氏锦囊秘录》

种玉酒

【药物配比】当归(切片)5两远志肉(用甘草汤洗1次)5两

【功能主治】治妇女经水不调,气血不和,不能受孕,或生育一胎之后,停隔多年,服此酒百日即能怀妊,如气血不足,经滞痰凝者,服半年自能见效。

【用法用量】晚上温服缌随量饮之,慎勿间断,服完,照方再制。另月经干净之后,每日用青壳鸭胥1个,以针刺孔7个,用蕲艾五分,水一碗,将蛋安于艾水碗内,饭锅上蒸熟食之,每月多则吃五六个,少则二三也可。

【自制方法】上2味,用稀夏布袋盛,以白酒5L浸药,盖好,浸7日。

【酒方来源】《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调经酒

【药物配比】当归川芎吴萸(泡去苦味)各4两白芍(炒)白茯苓陈皮延胡索丹皮各3两熟地6两香附末(醋炒)6两小茴香(盐炒)砂仁各2两

【功能主治】调经。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入火酒30斤,南酒20斤同煎。

【酒方来源】清•《奇方类编》

参茸补血露

【药物配比】当归15g川芎12g丹参30g鹿茸6g枸杞子9g五味子9g自豆蔻9g焦白术15g莲子肉15g茯神12g远志15g石菖蒲15g甘草12g首鸟12g生地15g

【功能主治】温阳、祛淤、补血添精、安神健脾。适用于因肾阳虚、精血不足、淤血停滞所致的经闭、月经过多、带下诸症。阳虚精血不足的不孕、不育症。

【用法用量】每次1盅,1日3次,口服。

【自制方法】上药盛入绢袋,用白酒2500ml,白糖适量同置罐中,密封,放锅中隔水煮3小时,取出晾冷,埋土中3日出火毒,5日后即可过滤取酒液服用。

【宜忌】该酒性偏温热,凡虚而有热者不宜使用该酒。

【酒方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治疗与保健药酒》

玫瑰酒

【药物配比】玫瑰花根6—10g

【功能主治】月经不调。

【用法用量】早晚各服1次。

【自制方法】上药水煮后,冲入黄酒和红糖。

【酒方来源】《中国食疗学》

麻子酿酒

【药物配比】麻子一石法曲一斗

【功能主治】服之令人肥健。治伤寒风湿,手足疼痹,妇人带下,经来不调,产后恶露不净。

【用法用量】适量温服。

【自制方法】上药先捣麻子为末,用水2石放入釜中,蒸麻子极熟,炊1石米倒出去滓,随汁多少如常酿法,候熟取清。或麻子浸酒1宿,去滓饮酒。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大佛酒

【药物配比】大砂仁大佛手大山楂各30g黄酒(或米酒)500g

【功能主治】疏肝理气,主治经期延后,量少色暗有块,小腹及胸胁乳房胀闷不舒,时有叹息、精神忧虑等症。

【用法用量】每次饮15—30g,早、晚各1次。

【自制方法】将上药洗净。置酒瓶中,浸泡3—6日,即可饮用。

【酒方来源】《百病饮食自疗》带下

芍药酒

【药物配比】芍药黄芪生地黄各3两艾叶1两

【功能主治】治妇人血伤兼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饭前随量温饮之。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如麻豆大,用绢袋盛酒,1斗,浸1宿。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厚朴酒

【药物配比】厚朴如手指大长4寸桂1尺

【功能主治】治妇人下焦虚冷,膀胱肾气损伤虚弱,白带过多。

【用法用量】空腹1次服完。

【自制方法】以酒5L,煮两沸,去药渣,并将桂研粉调入酒中1夜。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先兆流产

葱白当归酒

【药物配比】葱白一虎口当归3两

【功能主治】妊娠腹痛,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分2次服完。

【自制方法】上2味切,以酒共5L,煮取。

【宜忌】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对孕妇不宜,有待进一步研究。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银苧酒

【药物配比】根(去黑皮)好银各1斤

【功能主治】妊娠下黄汁,或如赤豆汁。

【用法用量】分2次服完。

【自制方法】水5L,煮取4L,每服入酒05L。

【酒方来源】明•《赤水玄珠》

竹茹酒

【药物配比】青竹茹2合好酒1L

【功能主治】治妊娠误有失坠、损伤、胎损疼痛、或八九月胎动。

【用法用量】分作2次服,即安。

【自制方法】上药煮三五沸。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安中酒

——原名“安中汤”

【药物配比】甘草(炙)芍药各3两当归人参生地黄芎各2两五味子五合麦门冬(去心)1L大枣(擘)35枚生姜6两大麻仁5合黄芩1两

【功能主治】曾伤五月胎者预服此方。

【用法用量】分四次服,日三次夜1次,7日再服1剂。

【自制方法】上药以水7L,清酒5L,煮取35L。

【宜忌】忌海藻、菘菜。

【酒方来源】宋•《妇人良方》

乌鸡安胎酒

——原名“乌雌鸡酒”

【药物配比】乌雌鸡(治如食法)1只茯苓2两吴茱萸1L芍药白术各3两麦门冬5合人参3两阿胶2两甘草1两生姜1两

【功能主治】安胎,妊娠一月,举重腰痛腹满胞急,卒有所下。

【用法用量】每服1L,每日3次。

【自制方法】上药细切,用水一斗二升,煮鸡取汁6L,去鸡下药煎取3L,内酒3L,并胶,烊尽取3L,放温。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安胎当归酒

【药物配比】当归阿胶(炙)川芎人参各1两大枣13枚艾1把

【功能主治】适用于妊娠五月,因活动不慎或受惊吓,胎动不安,小腹痛引腰络,小便疼,下血。

【用法用量】分3次服。

【自制方法】上药以酒水各3L,煮至3L,去药渣,放入阿胶。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蜡酒

【药物配比】蜡1钱

【功能主治】治妊娠胎动、腹痛下血。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上1味,用清酒2盏,煎三五沸,投蜡。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妊娠诸疾

芍药参归酒

——原名“芍药汤”

【药物配比】芍药四钱人参当归甘草(炙)各2两白术1两厚朴(制)2两薤白(切)1L生姜(切)4两

【功能主治】妊娠8个月,若中风寒,有所犯触,全身疼痛,乍寒乍热,胎动不安,眩晕头痛,绕脐下寒,时时小便,面色如米汁,或青或黄,或寒栗,腰背冷痛,目光呆滞。

【用法用量】分4次服,日3夜1。

【自制方法】上药以水5L,酒四L,煮取3L。

【宜忌】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等。

【酒方来源】宋•《妇人良方》

艾叶参归酒

——原名“艾叶汤”

【药物配比】丹参当归人参麻黄(去节)艾叶阿胶(炙)各2两甘草(炙)1两大枣12枚生姜6两

【功能主治】妊娠二月,突然感受风寒,胎动不安,心满,脐下悬急,腰背强痛,时有漏红,时寒时热。

【用法用量】分3次服。

【自制方法】上药以酒3L,水一斗入药煮减半,去渣入胶,煎取3L。

【宜忌】忌海藻、菘菜。

【酒方来源】宋•《妇人良方》

鹿角酒

【药物配比】鹿角

【功能主治】妊娠腰背痛,急性腰扭伤。

【用法用量】取酒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鹿角长6寸,烧令赤,酒中淬,再烧再淬,以角碎为度。

【酒方来源】晋•《肘后备急方》、明•《普济方》

鸡翎酒

【药物配比】鸡翎

【功能主治】疗妊娠胎漏尿不禁。

【用法用量】调服方寸匕。

【自制方法】用鸡翎烧灰末。温酒调。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胶艾酒

【药物配比】阿胶2两艾叶3两芎芍药甘草当归各2两干地黄4两

【功能主治】治妊娠二三月,上至七八月,其人顿仆失踞,胎动不下,伤损,腰腹痛欲死。若有所见及,胎奔上抢心,短气。

【用法用量】分3日服,日3,不差更作。

【自制方法】上7味咀,以水5L,好酒3L,合煮取3L。去滓、内胶,更上火令消尽。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难产

马齿苋酒

【药物配比】马齿苋

【功能主治】催生。

【用法用量】微温饮服。

【自制方法】用马齿苋捣绞取自然汁3分,入酒3分。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鸡子酒

【药物配比】鸡子1枚或3枚

【功能主治】疗难产二三日不下。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鸡子去清,以苦酒半盏投鸡子酒中饮之。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胶酒

【药物配比】好胶(炙令得所)2两酒15L白盐一钱七。

【功能主治】治难产,经六七日,母困甚。

【用法用量】服一盏,未产再服。

【自制方法】上以微火,同酒炼胶化,打鸡子1枚相和。

【酒方来源】明•《医方类聚》

酸浆酒

【药物配比】酸浆(援自然汁)

【功能主治】难产,也治小便不通,气满闭。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上药每服半盏,暖酒半盏调之。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明•《普济方》

归芍酒

【药物配比】当归(炙令香,细剉)芍药(判,炒)2两

【功能主治】治妊娠坠胎后血不出。

【用法用量】温服,以恶血下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每服3钱,以无灰酒1盏,入生地汁1合,于银器内,慢火煎至七分去药渣。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产后诸疾

红花益母酒

——原名“红蓝花酒”

【药物配比】红花15g益母草30g酒60ml

【功能主治】辛温通淤,主治产后恶露不净。

【用法用量】分次饮服。

【自制方法】同煎。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地黄姜汁酒

【药物配比】生地黄汁1L生姜汁1合清酒2L

【功能主治】逐血调中,适用于产后恶露不净。

【用法用量】每次温服一小盏,每日3次。

【自制方法】上药先煎地黄汁三五沸,次入生姜汁,并酒再煎一二沸。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红曲酒

【药物配比】红曲

【功能主治】治腹中及产后淤血。

【用法用量】煮饮。

【自制方法】红曲浸酒。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黑豆羌活酒

——原名“黑豆酒”

【药物配比】黑豆1L羌活1两

【功能主治】祛风邪,养阴血,去恶露,通乳脉。治疗产后恶露不净、乳少。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净黑豆炒令甚熟,以无灰酒5L淋之,加羌活同浸即得。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毛鸡药酒

【药物配比】干毛鸡160g(或鲜毛鸡320g,均除去毛,内脏)当归160g红花160g赤芍15g桃仁15g白芷160g茯苓20g川芎160g千年健160g

【功能主治】具有活血通经,祛风除湿等作用,治疗妇女产后血晕,或肢体疼痛,及痛经、经闭等症。

【用法用量】口服每日3次,1次15—30ml。

【自制方法】以上9味药,干毛鸡(鲜毛鸡不蒸)用蒸汽蒸15分钟,放凉,用白酒适量浸泡25日后,与当归等8味置容器内,加白酒(前后2次共16960m1)密闭泡45—50日,滤过即得。

【宜忌】感冒发烧、喉痛、目赤禁用。

【酒方来源】《治疗与保健药酒》

没药酒

【药物配比】没药05两

【功能主治】产后血晕及腹痛。

【用法用量】温服,每次服1盏。

【自制方法】上1味,用酒三盏,将没药磨尽,每服一盏,煎沸。

【宜忌】本方适用于淤血上攻引起的血晕、腹痛。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红蓝花酒

【药物配比】红蓝花2两

【功能主治】疗血晕绝,神志不清,烦闷,言语错乱及产后恶血不尽,腹中绞痛,及治胎死腹中不下。

【用法用量】分2次服。

【自制方法】上药为末,分2服,每服温酒2盏。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地黄煮酒

【药物配比】黄酒200ml生地黄6g益母草10g

【功能主治】产后崩漏,出血不止,心神烦乱。

【用法用量】每次温饮50ml,每日2次。

【自制方法】黄酒倒入瓷杯中,再加后二药,把瓷杯放在有水的蒸锅中加热蒸炖20分钟。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药膳食谱集锦》

王瓜酒

【药物配比】王瓜

【功能主治】治乳汁不下。

【用法用量】饮酒嚼王瓜下,其乳自通。

【自制方法】王瓜不计多少,用酒煮至烂熟。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羌活酒

【药物配比】羌活(切)4两

【功能主治】产后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分数次服。

【自制方法】上药以酒2L煮取1L。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桂心酒

【药物配比】桂心3两

【功能主治】治产后腹痛及卒心痛。

【用法用量】分3次服,每日3次。

【自制方法】上药用酒3L,煮取2L,去渣。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归芍姜桂酒

【药物配比】当归2两生姜3两桂心3两芍药2两

【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下多少得所,冷热得调,更无余状,但觉腹内切痛,时缓时痛。

【用法用量】分3次服用。

【自制方法】上四味药切细,以水、酒各35L,煮取二半三合,去药渣。

【宜忌】忌生葱。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生牛膝酒

【药物配比】生牛膝5两

【功能主治】活血化淤,壮筋骨,补虚损,除久疟,消瘢坚。适用于产后腹中苦痛,小户嫁痛连日;久疟;卒暴癥,腹中有物坚如石,痛如斫刺,昼夜啼呼,小儿口疮等症。

【用法用量】分2次服。

【自制方法】上药5两,以酒5L,煮取2L,去渣,若用干牛膝根,酒渍1宿,然后可煮。

【酒方来源】晋•《肘后备急方》、唐•《千金要方》、《外台秘要》、明•《普济方》、《本草纲目》

红糖酒

【药物配比】黄酒250ml红糖120g

【功能主治】产后单纯性腹泻,或受冷至腹痛腹泻。

【用法用量】趁热1次服下,最好在早晨空腹时服之。

【自制方法】先将黄酒置煮锅中,加热至沸后再加入红糖,继续煮沸至2—3分钟,以杀灭红糖内细菌,然后倾入碗中。

【酒方来源】《中华妇产科杂志》

乌雄鸡酒

【药物配比】黑雄鸡1只

【功能主治】治新产妇。

【用法用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黑雄鸡1只,理如食法,和五味炒熟香,即投2L酒中,封口,经宿。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大补当归酒

——原名“大补中当归汤”

【药物配比】当归续断桂心芎干姜麦门冬各3两芍药4两吴茱萸1L干地黄6两甘草白芷各2两大枣40枚

【功能主治】治产后虚损,腹中拘急,或溺血少腹苦痛。或从高坠下体内受损,及金疮血多内伤。

【用法用量】分5次服,日3次,夜2次。

【自制方法】以上12味切碎,用酒1斗,渍药1宿,明旦以水1斗,合煮,取5L去渣。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杜仲寄生酒

——原名“杜仲酒”

【药物配比】杜仲(去粗皮,炙微黄,判)2两桂心丹参当归菴子芎牛膝(去苗)桑寄生附子(炮裂,去皮、脐)熟干地黄(剉)各1两川椒(去闭口及目,微炒)05两

【功能主治】治产后脏虚,腰间疼痛,肢节不利。

【用法用量】每日空腹及午食前,温饮1盏。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用生绢袋盛,用好酒1斗,瓷瓶中浸7日,密封后开取。

【官忌】阴虚火旺者忌。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川乌酒

【药物配比】川乌(剉)5两黑豆(炒半黑)05L

【功能主治】治产后中风,身如角弓反张,口噤不语。

【用法用量】温服一小盏,若口不开者,撬开口灌之,未效,加乌粪1合炒,加入酒中服之,以瘥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用酒3L,泻于铛内急搅,用绢滤取汁。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毛鸡益母酒

——原名“毛鸡酒”

【药物配比】干毛鸡(除去毛,内脏)500g当归150g防风25g炮姜75g羌活75g益母草100g红花25g钩藤50g白酒10000ml白糖适量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去淤生新。用于妇女产后体弱,手足麻痹。

【用法用量】口服,1次9—15ml,1日2次。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菴莒子酒

【药物配比】菴子1斤桃仁(汤浸,去皮尖仁)2斤火麻仁1斤

【功能主治】产后脏腑风虚,恶血凝滞,致月水不通。

【用法用量】每日晨起空腹温饮一小盏,午饭前再服。

【自制方法】上药用好酒3L,共放入黄瓷罐中,用泥密封口,以糠火养斗日久。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五加丰腴酒

——原名“五加皮酒”

【药物配比】五加皮1斤枸杞子1斤蛇床子1L杜仲(炒)1L乱发半斤干地黄丹参各2两干姜3两天门冬4两

【功能主治】治产后癖瘦,胞宫冷。

【用法用量】口服2次,每次5合,渐加至10合为佳。

【自制方法】上药切碎,用绢袋盛,以酒3斗浸3宿。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鲁公酿酒

【药物配比】干姜5两踯躅5两桂心5两甘草5两芎5两续断5两细辛5两附子5两秦艽5两天雄5两石膏5两紫菀5两葛根4两石龙芮四丽石斛4两通草4两石楠4两柏子仁4两防风4两巴戟天4两山茱萸4两牛膝8两天门冬8两乌头20枚蜀椒05L

【功能主治】主风偏枯半死,行劳得风,若鬼所出,四肢不遂,不能行步,不自带衣,挛頢,五缓六急,妇人带下,产乳中风,五劳七伤。

【用法用量】先食服半合,1日3次,待米消尽,乃去渣曝干末服。

【自制方法】上25味切细,用水5L渍3宿,清曲1斤合渍,秫米2斗合酿,3宿去渣,炊糯米1斗,酿3宿药成。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九节菖蒲酒

【药物配比】九节菖蒲250g

【功能主治】通血脉,治疗产后痹证。

【用法用量】每日早晚各服二三杯(10—15m1)连服1个月为1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浸入1000ml60度白酒内,密封15日后启用。

【酒方来源】《甘肃中医》

妇人嫁痛

芍草姜桂酒

【药物配比】甘草2两芍药05两生姜18铢桂心6铢

【功能主治】治小户嫁痛连日。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以上四味切碎,用酒2L,煮3沸,去渣。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将军酒

【药物配比】大黄18铢

【功能主治】嫁痛。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用好酒1L,煮上药3沸。

【酒方来源】唐•《千金要方》

人流综合征

扩宫药酒

【药物配比】细辛10g荜茇30g乌药15g乳香30g没药30g三七30g蜈蚣5条75%乙醇(酒精)500ml

【功能主治】止血止痛,镇静消炎,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子宫颈,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

【用法用量】在人工流产手术中,用棉球蘸药酒放入患者脐中,并在消毒后,用无菌棉签蘸药酒塞入子宫颈内口处,2分钟后取出棉签,再进行手术。

【自制方法】将上药研成粗末,加入乙醇(酒精)中浸泡20日,过滤后备用。

【酒方来源】《中医外治杂志》2000,9(4):43

按:人工流产综合征系指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受术者出现心动过缓、心律紊乱、血压下降、颜面苍白、大汗淋漓、头晕胸闷等症状。有医院以本酒预防人流综合征650例,其中成功114例,占76%;有效27例,占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