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骨科用酒类

伤骨科用酒类

跌打损伤

红花浸酒

【药物配比】红花(辽宁红花)50g风仙花50g白矾少许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用纱布浸于过滤液中20分钟取出,敷于肿胀部位,若纱布浸液干时,可随时再往纱布敷料上洒红花浸液,以保持湿润。隔日或1日1次。

【自制方法】将上药加60度白酒1L,浸泡24小时,取出过滤液备用。

【酒方来源】《辽宁中医》试刊号1977

大力药酒

【药物配比】紫丹参30g当归尾10g红花20g白芷20g川乌(制)20g没药30g乳香30g大黄30g白芍(炒)30g骨碎补(砂炒)30g脆蛇30g青皮(炒)20g续断(炒)40g三棱40g莪术40g生地黄60g三七60g五加皮60g牛膝60g自然铜(煅)40g土鳖虫120g茜草160g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祛风除湿,止痛。用于跌扑损伤,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口服,新伤轻伤1次5—10ml,旧伤重伤1次10—20ml,一日3次

【宜忌】孕妇忌用,身体虚弱者慎用。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三七药酒

【药物配比】:三七mg莪术40g全蝎10g土鳖虫30g补骨脂50g淫羊藿50g四块瓦60g叶下花80g当归60g牛膝50g五加皮60g川乌(制)20g苏木40g大血藤60g川芎30g血竭10g红花20g乳香30g没药30g无胡40g香附40g加白酒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散淤镇痛,祛风除湿,强筋壮骨。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口服,1次10—15ml,1日2次。

【宜忌】孕妇忌用。

【酒方来源】《新编中成药》

丢了棒药酒

【药物配比】丢了棒皮2份鹅不食草2份山大颜1份麻骨风1份十八症1份宽筋藤1份水泽兰1份枫香寄生1份胡荽1份钩藤1份鸡血藤1份短瓣石竹1份毛老虎1份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散风缓痛。用于各种跌打损伤,骨折,扭伤,关节僵硬,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坐骨神经痛等。对类风湿、肌肉风湿,骨结核、骨质增生,鹤膝风,腰腿痛,小儿麻痹,瘫痪等病,也有一定疗效。

【用法用量】外用、局部外擦及湿敷,如加热温敷效果较好。内服:每次15—30ml,每日二三次。严重者可加至每次50ml。

【自制方法】上药泡于50度或60度米酒中,以酒过药面为准。泡7日以上即可使用(如热泡2日后即可使用)。

【宜忌】孕妇忌服。因丢了棒、水泽兰、鸡血藤三味药有堕胎作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擦酒

【药物配比】草乌(或乌头)1000g红根(或生南星,海芋)1000g姜黄500g天文草(或血满草)500g土三七(或七叶一枝花)500g紫菀200g八角枫200g苏木200g黄柏500g山栀500g茜草200g百灵草300g五香藤100g毛茛300g荜茇500g雷公藤300g青骨藤200g四块瓦300g韭菜根500g乳没各100g扁竹兰(或射于)200g商陆100g冰片50g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舒筋活血,跌打劳损,风湿麻木,不明肿毒,毒虫咬螫,龋齿牙痛等。

【用法用量】用纱布蘸酒或做成擦酒棉球,揉擦患处及附近有关穴位,每10—20分钟,每日一二次,无名肿毒,毒虫咬螫只涂擦不揉按,龋齿牙痛用一小棉球填塞。

【自制方法】诸药磨成粗粉,用75%乙醇(酒精)浸泡10日后,滤过取酒,余渣加酒再泡,5日后滤过,2次药酒合并装瓶。

【酒方来源】《新医学》

没药鸡子酒

【药物配比】没药(研末)05两生鸡蛋3枚细酒1L

【功能主治】坠落车马,筋骨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不计时候温服。

【自制方法】先将鸡蛋开破,取白去黄,盛碗内,入没药,以酒暖令热,投于碗中令匀。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杏枝酒

【药物配比】东引杏枝不限多少

【功能主治】马坠伤。

【用法用量】饭前温服。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每服05两,以酒一大盏,煎至五分,去药滓。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地黄桃仁酒

——原名“地黄酒”

【药物配比】生地黄汁1L酒1L桃仁(去皮尖,制研膏)1两

【功能主治】倒扑踢损筋脉。

【用法用量】每次服一盏,温服,不拘时候。

【自制方法】上3味药,先将地黄汁并酒煎沸后,下桃仁膏,再煎数沸。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苏木酒

【药物配比】苏木(椎令烂碎)2两

【功能主治】被打伤损。

【用法用量】分3次服,空腹午时夜卧各1次。

【自制方法】上药用酒2L,煎取1L。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复方红花药酒

【药物配比】红花100g当归50g赤芍50g桂皮50g40%乙醇(酒精)适量

【功能主治】活血祛淤,温经通络。治跌打损伤,经闭腹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20ml,每日三四次。外用主治红肿未破,搽敷患处,反复搓揉。

【自制方法】将上药干燥粉碎成粗末,用45%乙醇1000ml浸渍10—15日,过滤,补充一些溶剂继续浸渍药渣,3—5日,过滤,添加至1000ml即得。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岩龙风湿酒

【药物配比】岩陀17g过山龙17g五香血藤17g透骨草13g玉带草3g大枣35g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

【用法用量】内服。每次10—50ml,每日2次。外擦,擦痛处。

【自制方法】将上药捣碎,用白酒1000ml浸泡10日,滤取浸液,药渣继续用白酒500ml浸泡5日,滤取浸液,合并两次滤液,混匀装瓶。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小花五味子酒

【药物配比】小花五味子根100g

【功能主治】祛风利湿,理气止痛。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0ml,每日3次。

【自制方法】上药用酒0.5L,浸泡5—7日。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舒筋活血药酒

【药物配比】老鹳草1250g红花500g桂枝750g牛膝750g当归500g赤芍500g白糖25kg50度白酒50L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健筋骨,通经活络。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痹症,腰膝腿痛,风寒麻木。

【用法用量】1次10—15ml,1日2—3次。

【宜忌】孕妇忌服。

【酒方来源】《新中成药》

跌打万应药酒

【药物配比】田七6g羌活6g独活6g续断6g三棱6g莪术6g红花6g归尾6g生地6g五加皮6g木瓜4.5g桂枝6g苏木4.5g香附6g沉香6g木香4.5g乳香4.5g骨碎补6g没药4.5g牛膝6g杜仲6g破故纸6g青皮5g枳壳6g首乌6g白茯苓6g熟地9g炙黄芪9g酒白芍9g白术4.5g枸杞6g川芎4.5g虎骨15g3鹿筋15g远志6g乌枣6g乌豆500g龙眼肉120g

【功能主治】有行气活血,理气定痛,补肝肾,健脾胃,扶助正气,促进康复的作用,对跌打宿伤,损伤正气或素体禀赋不足,发生跌打损伤,肿胀疼痛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

【自制方法】上述药物,以适量黄酒拌,闷润,将酒吸尽后,蒸透,再以5L白酒浸泡1月,取澄清酒液饮用。

【宜忌】如果平素体质尚好,受伤后正气损伤不重,虚象不显著的,饮酒量宜少。此外,阴虚火旺者应慎服。

【酒方来源】《治疗与保健药酒》

跌打损伤药酒

【药物配比】当归30g生地30g五加皮30g破故纸24g紫荆皮24g十大功劳24g猴姜24g薏苡仁24g广木香24g羌活24g莪术24g桃仁24g川芎24g杜仲24g虎骨(酥炙)36g

【功能主治】活血理气,强筋壮骨,祛风除湿,治跌打损伤所致的局部肿a疼痛等症,此外,也适用于风湿性筋骨疼痛等症。

【用法用量】饮服,每次25—50g。

【自制方法】以好酒10L浸泡上述药物,容器封固,隔水加热约1.5小时缌取出后静置数日,压榨过滤后。

【酒方来源】清•《伤科汇纂》;《治疗与保健药酒》

河蟹酒

【药物组成】活河蟹雌雄各1只陈酒1L

【功能主治】跌伤疼痛。

【用法用量】上酒分1—2次服完,每于服后,宜盖被酣睡2小时。

【自制方法】共煮熬半小时,然后取酒待温。

【酒方来源】《江苏中医》

橘子酒

【药物配比】橘子(炒去皮)

【功能主治】治打扑腰痛,恶血蓄淤,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次服二钱七,酒调服,未知,再作。

【自制方法】上药研细。

【酒方来源】宋•《三因极一病证方》

麻根汁酒

【药物配比】大麻根及叶(生者去皮上)3斤

【功能主治】打伤、跌伤等引起的多种疼痛。

【用法用量】每次药汁与酒各半盏,温眼。

【自制方法】上1味,细切,捣绞取汁,酒煎服。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续筋接骨酒

【药物配比】透骨草10g大黄10g当归10g芍药10g丹皮6g生地15g土狗(碎)10g土虱30g红花10g自然铜末3g

【功能主治】跌伤,打伤。

【用法用量】每日用一份药酒送服自然铜末1g。

【自制方法】上10味,除自然铜,其余粗碎,用好酒50ml煎取一半,去渣,候温,分作3份。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菊三七药酒

【药物配比】菊三七100g30%乙醇适量

【功能主治】散淤止血,解毒消肿治大骨节及跌打损伤,腰腿疼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15ml,每日3次。

【自制方法】将菊三七干燥,粉碎成粗末,用30%乙醇1000ml浸渍7—10日,过滤,补充少许溶剂继续浸渍药渣3日,过滤,添加至1000ml即得。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酸痛药酒

【药物配比】泽泻12g赤芍10.5g桂枝尖乳香没药川乌草乌杏仁木红花五加皮正锦纹牛膝骨碎补各9g木瓜小金英白芷各7.5g归尾生地黄羌活栀子黄柏各6g樟脑苏木各3g95%乙醇800ml

【功能主治】用于非炎症所致的四肢酸痛,如打伤、压伤、击伤所致皮下出血扭伤,剧烈运动和长途步行所致的酸痛。

【用法用量】将患肢用热水洗净擦干,用棉球或棉签浸药酒涂擦患部(面积须超过3—5cm)每日1—5次。

【自制方法】先将上列草药投入锅内加水1L煮沸1小时(约剩200ml)。取出该药装入大口瓶内加95%乙醇500ml泡3日(应经常摇动),滤出药酒即可应用,然后再将此药渣投入锅内加水0.5L煮沸l小时(约剩150ml),再取出该药装入瓶内加95%乙醇300ml泡3日,(也应经常摇动)过滤后就可应用(最好是把两次的药酒混合在一起应用)。

【酒方来源】《中级医刊》

化淤止痛酒

【药物配比】生地黄汁250ml酒0.5L丹皮30g肉桂(去粗皮)30g桃仁(去皮尖炒)30g

【功能主治】伤损淤血在腹。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温饮一二小杯,不拘时。

【自制方法】将桃仁、丹皮、肉桂捣为细末,与生地汁用酒煎数十沸,取下候冷,去渣,收储备用。

【宜忌】孕妇禁服。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地黄丹皮酒

——原名“地黄酒”

【药物配比】生地黄汁05斤酒1L桃仁(去皮、尖、双仁炒)牡丹(去心)桂(去粗皮)各1两

【功能主治】治伤损淤血在腹。

【用法用量】温饮一盏,不拘时。

【自制方法】上5味药,以后3味捣罗为细末,与前二味一处煎熟去渣。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苏木红花酒

【药物配比】(苏木碎)红花当归各3钱

【功能主治】散其淤血,能治跌打损伤疼痛,及妇女血气心腹痛,血滞经闭,产后淤阻腹痛等症。

【用法用量】空腹饮用。

【自制方法】上药用酒3碗,煎一碗半。

【酒方来源】清•《灵验良方汇编》

大黄蚯蚓酒

【药物配比】大黄如鸡子1枚蚯蚓矢1合

【功能主治】治宿血在诸骨节及胁肋外不去者。

【用法用量】随量饮服。

【自制方法】以上2味,酒斗升,煮取3沸。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鹿角棘针酒

【药物配比】棘针(刿微炒)1L鹿角屑(微炒)3L

【功能主治】治腰痛。

【用法用量】饭前温服一中盏。

【自制方法】上以生绢袋盛,用酒1斗,于瓷瓶中浸7日。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舒活酒

【药物配比】血竭三七麝香樟脑冰片薄荷红花

【功能主治】活血化淤,消肿止痛,舒筋活络,广泛适用于各种新旧闭合性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①组织损伤严重,有内出血者,可用药棉浸透舒活酒敷患部,加压包扎。②陈旧性损伤,用舒活酒外擦并预按摩,每日一二次,每次5—10分钟。

【自制方法】上药共溶于乙醇或白酒即成。

【酒方来源】《中成药研究》

双牛跌打酒

【药物配比】大草乌(钻山牛)150g小草乌(小黑牛)雪上一枝蒿红花各50g制草乌金铁锁断肠草黑骨头各100g雷公藤根500g

【功能主治】活血化淤,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用止血钳夹消毒棉球浸透药酒后,在已清洗过的患处反复擦致药棉干燥为止,每日外擦三四次,用量根据肿痛面积大小而定,7日为1个疗程,可连续使用至肿消痛减为止。有破口患者,先无菌清洗包扎伤口,再在伤口四周肿痛处外擦药酒。

【自制方法】除制草乌外其余8味均生用,以7L75%的乙醇浸泡30日,用力搅拌后滤去药渣分装于小瓶内密封备用,也可长期浸泡,随用随取。

【酒方来源】《云南中医杂志》1992,13(3):38

舒筋乐

【药物配比】细辛50g羌活姜黄商陆各100g桂枝生川乌生草乌各60g香薷寻骨风各150g丹皮90g冰片30g四大天王20g蟾酥辣椒各10g

【功能主治】祛风温阳止痛,治外伤疼痛。

【用法用量】先轻揉按摩患部至皮肤发热,用药棉浸沾药液涂擦,若患部有皮下出血,涂擦忌用力过猛,以免出血增多,还可用本药热敷患部,每次10—15分钟,每日三四次。不宜用于皮肤破溃、孕妇腹部。

【自制方法】上药制成酊剂,每ml含生药为0.27g。

【酒方来源】《江西中医药》

舒筋止痛灵

【药物配比】当归红花细辛川芎五加皮威灵仙乳香没药

【功能主治】舒筋活络,温经止痛,治疗创伤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药液涂擦关节及周围组织,可配合按摩舒筋和关节摇动手法,使局部皮肤红晕为度,每日二三次,10日为1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按比例,浸泡于65%乙醇(酒精)中,1个月后除去药渣,过滤备用。

【酒方来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6,(5):30

颈椎病

茄皮鹿角酒

【药物配比】茄皮120g鹿角霜60g烧酒适量(约500ml)赤砂糖适量

【功能主治】颈椎病。

【用法用量】1日2—3次,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烧酒浸泡10日,去渣过滤,加赤砂糖。

【酒方来源】《中国食疗学》

风伤酊

【药物配比】上骨片5g蛤蚧(去头风)10g蕲蛇(去头)30g白酒600ml

【功能主治】神经根型颈椎病。

【用法用量】每服10—20ml,每日3次,15日为1疗程,间隔7—10日后,继服第二疗程,一般二三疗程全愈。

【自制方法】上药入酒中浸七日,去渣过滤,储瓶备用。

【酒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龟版酒

【药物配比】龟版黄芪各30g肉桂10g当归40g生地茯神熟地党参白术麦冬五味子山茱萸枸杞川芎防风各15g羌活12g

【功能主治】益气健脾,补肾活血,治疗颈椎病。

【用法用量】早晚各饮20ml,1个月为1疗程。

【自制方法】以上各药研为粗末,放入布袋,浸在44度或60度酒内,酒以淹住布袋为宜,封闭半日即可饮用,饮完再用酒浸泡。

【酒方来源】《内蒙古中医药》

按:有医院以本酒治疗颈椎病45例,治疗结果显效24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88.9%。说明全方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组织水肿及神经根水肿,增强新陈代谢,从而达到治疗本病的目的。

白花蛇酒

【药物配比】小白花蛇1条(约10g)羌活20g独活20g威灵仙20g当归10g川芎10g白芍10g桂枝10g鸡血藤20g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活血化淤,治疗颈椎病。

【用法用量】每日服二三次,每次30—60ml。

【自制方法】取白酒2.5L浸泡上药,3日后服用。

【酒方来源】《山东中医杂志》

急性扭挫伤

跌打风湿药酒

【药物配比】勒党根75g小颗蔷薇根7.5g山花椒根40g

【功能主治】散风祛湿,活血止痛。用于急性挫伤,风湿性关节痛,腰部劳损。

【用法用量】急性扭挫伤,口服。首次100ml,以后每次50ml,每日2次。同时适量外擦。风湿关节痛,腰部劳损,晚睡时服100ml,或每日2次,每次50ml。20日为一疗程,病重者可连续服一二个疗程。出现咽喉燥热,停药数日后,可继续服用。

【自制方法】上药用三花酒(50度白酒)0.5L浸半个月后即可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栀黄酒

【药物配比】栀子60g大黄乳香没药一支蒿各30g樟脑饼1个(约7g)白酒适量

【功能主治】治疗各种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挫伤,撞伤,无名肿毒,肋间神经痛。

【用法用量】以软组织损伤的范围、疼痛面积的大小,剪相应大小的敷料块浸入药液,拧成半干,敷于患处,再盖以敷料,用胶布固定,24小时换药1次,轻者一二帖愈。重者2—4次即愈,用4次以上无效者则停用。

【自制方法】将上药装入瓶内,加白酒适量(以淹没药物为度)浸泡二星期,密闭。

【宜忌】禁内服,孕妇慎用。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建曲酒

【药物配比】建曲100g黄酒200g白酒200ml

【功能主治】急性腰扭伤。

【用法用量】每日1次,每次50ml,也可依自己酒量饮用。

【自制方法】上3味共合一处,泡2小时即成。

【酒方来源】《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1,(2):39

按:建曲常用于消化不良症,用治腰痛者甚少,查李时珍《本草纲目》有:“闪挫腰痛者,煅过淬酒温服有效”的记载。

神曲酒

【药物配比】神曲

【功能主治】治挫闪腰痛,不能转侧。

【用法用量】服后仰卧片刻,见效再服。

【自制方法】陈久神曲一大块,烧通红,淬老酒,去神曲。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穿山龙药酒

【药物配比】穿山龙600g

【功能主治】舒筋、活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扭腰岔气,风温证等。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服10ml,每日2次。

【自制方法】取穿山龙切成片,加50%乙醇1000ml,(或白酒1000ml)浸泡15日,过滤,滤过液放置室温下,静置48小时,再过滤,得滤液分装,每瓶100ml或200ml。

【酒方来源】《辽宁医药》增刊

韭菜酒

【药物配比】生韭菜或韭菜根30g黄酒100ml

【功能主治】行气活血,治急性闪挫性扭伤的气滞血阻,心痛及赤痢。

【用法用量】趁热服之,每日一二次。

【自制方法】煮沸,或韭汁调酒。

【酒方来源】清•《寿世青编》

按:韭之名始见于《诗经》,性味辛温,有温中,行气,散血,解毒之功,能治胸痹,痢疾,跌打损伤等症,也治吐血、衄血、尿血,故可作食治。

桂枝当归酒

【药物配比】桂枝15g当归10g川芎10g红花10g透骨草30g

【功能主治】活血温经,消淤止痛。主治急性扭挫伤。

【用法用量】用棉球蘸酒浸液,搓洗患处,每日4—6次。

【自制方法】75%乙醇300ml,将以上诸药放入酒精内浸泡24小时后备用。

【酒方来源】《河南中医》

无敌药酒

【药物配比】黄芪60g人参30g菟丝子60g熟地60g杜仲50g续断60g血竭60g炙乳香50g炙没药50g桂枝50g酒11

【功能主治】补气养血,强筋健骨,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主治急性扭挫伤,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用白酒浸泡而得。

【酒方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按:本药系王子荣老中医临床应用多年的经验方。

三七红花酒

【药物配比】三七红花各10g乳香没药各20g梅片5g生川鸟生草乌各15g

【功能主治】温经活血,主治急性踝关节扭伤。

【用法用量】用棉球将药酒涂于患处,再用红外线灯直接照射20分钟,其间每隔5分钟涂药液1次。再以手法理筋整复。外敷自制新伤膏药。以大黄,黄柏、黄芩各20g,血通、延胡索、白芷各10g。上药共为细末,再加麝香0.5g,用医用凡士调成膏。将膏药于纱布上外敷,再用绷带包扎固定,隔日换药1次。并嘱患者行走时宜足平地行走,不能用足尖或足跟着力,夜间睡时适当抬高患足。

【自制方法】上药用60度红高粱酒1000ml,浸泡10日以上。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红花酒煎

【药物配比】红花30g栀子20g桃仁20g芒硝60g

【功能主治】活血祛淤,消肿止痛,治疗关节扭伤。

【用法用量】将本品以纱布浸之湿敷,伤后24小时内冷敷,一日4—6次,十日为一疗程。同时施以柔顺按摩法,即采取与纤维方向平行的手法,由近端向远端或由远端向近端理顺肌纤维,之后用石膏托、纸板或胶布、绷带等外固定损伤关节,限制活动。

【自制方法】上药共研粗末,加白酒适量,浸泡30分钟许,微火煎煮10分钟,取其滤液。

【酒方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9(4):230

骨折

接骨草酒

【药物配比】接骨草叶0.5kg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促患部末梢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骨痂生长,有助骨折愈合。

【用法用量】用纱布包敷骨折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然后将接骨草酒滴入小夹板下纱布浸湿为宜,每日二三次,成人每次50ml,儿童酌减。

【自制方法】①简单制作法:将新鲜接骨草叶0.5L捣烂,加少许乙醇,炒至略带黄色,然后文火煎6—8小时,搓挤出药汁过滤,配成45%乙醇浓度的药酒500ml(1:1浓度)便可应用。②药房制作法:取接骨草叶,洗净,切碎、加水过药面煮,第1次煮2小时,第二次煮1.5小时,合并二次药液,过滤,浓缩成适量,加95%乙醇使含醇量为45%,药液浓度为11或21,放置24小时,过滤即得。

【酒方来源】《新医药学杂志》

风伤药酒

【药物配比】四块瓦50g蚤休75g姜黄75g山栀75g茜叶30g阿利藤15g射干30g云实30g商陆15g土黄柏75g驳骨丹75g蛇芍50g星宿叶50g毛茛50g紫菀150g冰片7.5g百两金30g

【功能主治】祛风湿健骨,用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及功能的恢复。

【用法用量】外擦,每日擦3次,连用1周。

【自制方法】将上药共研成细末,用适量的75%醇浸泡大约10日后,过滤取液,药渣加乙醇浸泡5日后,过滤,弃渣,两次药液合并,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欱蛇龟酒

【药物配比】欲蛇龟1枚糯米(蒸)5斤(L)好酒2斛

【功能主治】治伤折疼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每次温服一中盏饮,每日三五次。

【自制方法】上药细剉,酿饭,同入酒瓮中,密封7日。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七叶红花酒

【药物配比】七星草1000g叶下花1000g小黑牛500g岩芋500g红花200g苏木250g紫荆皮250g伸筋草200g自然铜500g雪上一枝蒿250g马钱子500g丹皮250g大黄250g栀子500g木瓜500g血竭100g牛膝200g杜仲250g冰片(后下)酌量75%乙醇20L

【功能主治】化淤止痛,续筋接骨,祛风除湿。主治跌打损伤,骨折脱臼,风湿性关节疼痛。

【用法用量】外擦患处,每日四五次。剧毒,严禁口服。

【自制方法】将以上中草药粗研后装入瓷器内密封浸泡在20L75%醇内,每日摇荡,搅拌1次,15日即可使用,使用时加冰片2g。

【酒方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茴香丁酒

【药物配比】茴香15g丁香15g樟脑15g红花15g

【功能主治】散寒、活血、化湿,治疗骨折后期局部肿胀。

【用法用量】用棉球沾药汁涂于伤处,以红外线治疗灯照射距离20—30cm,每日1次,每次20分钟,7次为一疗程。

【自制方法】取白酒300g,把药物浸于酒中,1周后取汁使用。

【酒方来源】《中国骨伤》

按:有单位治疗四肢骨折愈合期肢端肿胀105例,结果治愈率100%;骨质增生。

抗骨刺酒

【药物配比】伸筋草透骨草杜仲桑寄生赤芍海带落得打各15g追地风千年健防己秦艽茯苓黄芪党参白术陈皮佛手牛膝红花川芎当归各9g枸杞子6g细辛甘草各3g

【功能主治】益肾健脾,活血行气,祛风湿。治疗骨质增生症。

【用法用量】每次服10ml,每日服3次,1000ml为一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加入白酒1750ml浸泡一二星期,去渣留汁饮用。

【酒方来源】《上海中医药杂志》

复方威灵仙药酒

【药物配比】威灵仙60g淫羊藿20g五加皮50g狗脊50g防风50g骨碎补50g五味子50g白芍150g土鳖虫30g地黄60g枸杞子50g紫石英60g白酒11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通经散淤,补肝肾。治疗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服30ml,每日服二三次,3个月为1个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浸入白酒1个月。

【酒方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6(3):40

细辛蜈蚣酒

【药物配比】细辛12g蜈蚣10g乳香20g没药20g红花12g桂枝20g樟脑100g

【功能主治】温经活血止痛,治疗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取中药威灵仙30g、红花10g、乳香30g、没药30g、血竭30g、黑胡椒30g。将上药共为细末,过筛备用。根据患病部位,取5—7g药末,用加醋药酒搅拌成膏状敷于患处,其上用塑料薄膜覆盖,再贴上胶布,最后用绷带包裹固定。每日1次,每次3小时,10日为1疗程。皮肤病患者,过敏体质者及孕妇禁用。敷药后局部红、痒、热为正常,甚者可用淡盐水搽洗或缩短敷药时间。

【自制方法】将细辛、蜈蚣7味中药放入容器中,加上50度白酒2000ml,浸1个月,过滤取汁即成,从其中取200ml加入米醋100ml调匀,置瓶内备用。

【酒方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9,(5):34

复方威灵仙酒

【药物配比】威灵仙100g淫羊藿100g五加皮100g狗脊100g防风骨碎补100g五味子100g白芍100g土鳖虫60g地黄60g枸杞子100g紫石英白酒等

【功能主治】祛邪、固本、扶正,治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服30ml,每日服二三次,3个月为1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制成酒剂。

【酒方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9,(7):40

增生风湿药酒

【药物配比】白花蛇肉桂川乌钩藤千年健甘草炮姜木香钻地风各10g丁香葛根羌活独活各8g

【功能主治】祛风胜湿,治骨质增生及风湿性关节炎。

【用法用量】每日服二酒盅,分3次口服。轻者口服二星期,重者服1月。

【自制方法】上药装入纱袋,放入坛子,加白酒1500ml,红糖100g,以小火炖至余药液500ml即可。

【酒方来源】《中国民间疗法》1999,(1):44

强骨灵

【药物配比】熟地骨碎补各30g淫羊藿肉苁蓉鹿衔草鸡血藤莱菔子延胡索各20g

【功能主治】通经活血,补骨理气镇痛。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痛。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ml,每日服2次。连续服用2—4个疗程,每个疗程15日。

【自制方法】将上药切碎,加定量白酒,密闭浸渍,每日搅拌一二次,1周后,每星期搅拌1次,共浸渍30日,取上清液,压榨药渣,榨出液与上清液合并,加适量白糖,密封14日以上,滤清装250ml瓶。

【酒方来源】《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8,(4):214

螃蟹酒

【药物配比】螃蟹(山蟹、河蟹均可,小者为佳,先置盆水中1夜,使其吐尽泥沙)150g

【功能主治】活血逐淤,清热散结,治疗骨质增生。

【用法用量】每次服10—30ml,每日服3次。

【自制方法】上述螃蟹泡优质白酒1.5kg。

【酒方来源】《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骨质疏松

补肾壮骨酒

【药物配比】人参40g当归60g熟地60g枸杞60g制首乌80g鸡血藤100g桑椹60g女贞子60g黄精60g山茱萸50g龟胶50g鹿胶50g蛤蚧10g仙茅50g补骨脂50g杜仲60g乌梢蛇10g白花蛇10g续断60g金狗脊50g五加皮50g野猪骨100g桑寄生80g独活50g怀牛膝50g丹参80g海马10g红花50g冰糖1.5kg50度白酒15L

【功能主治】补肾壮阳,祛风除湿,活血行气。治疗骨质疏松症。

【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每次服30—50ml,可在进膳时饮用,2个月为1疗程,久服更佳。

【自制方法】用浸渍法或渗漉法制备。

【酒方来源】《湖南中医药导报》

软组织损伤

舒筋活络酒(钦州)

【药物配比】生大黄60g生半夏60g当归60g川芎60g白芷60g红花50g姜黄60g山栀50g三七50g陈皮50g樟脑10g等药

【功能主治】消肿止痛,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

【用法用量】用时以药棉蘸取药液涂擦患处,每日3次,8日为1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碾成粗末,置50度三花米酒内浸泡1个月。

【酒方来源】《广西中医药》

赤芍当归酒

【药物配比】赤芍40g当归25g生地25g泽泻25g泽兰25g川芎25g桃仁25g莪术20g刘寄奴25g三棱25g红花20g苏木20g土鳖虫12g三七3g

【功能主治】活血化淤缌消肿止痛,舒经洛络,治疗软组织损伤。

【用法用量】将配好的药酒蘸少许涂于按摩之部位,根据伤情及患者体质,循经取穴,灵活选用不同手法,反复推拿。

【自制方法】上药置于坛中用50度白酒3L,浸泡约2星期后,过滤去渣,取出澄清液,备用。

【酒方来源】《按摩与导引》

肿痛灵药酒

【药物配比】透骨草30g乳香没药泽兰艾叶各15g

【功能主治】行血消肿,温经通络,治软组织损伤。

【用法用量】用时取大小适宜的敷料浸透药液,贴敷于患处,外用绷带包扎,并用热水袋热敷受伤局部,每日更换1次,7日为1疗程。皮肤破损者伤口愈合后再行此法。

【自制方法】上药浸于60度白酒500ml中,浸泡二三日,储药液备用。

【酒方来源】《新中医》

腰椎间盘突出

紫荆活血酒

【药物配比】紫荆皮四块瓦九节风血三七生川乌生草乌樟脑冰片各等份

【功能主治】祛风散寒,温经通脉,活血止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

【用法用量】用药酒作推拿。患者俯卧,胸上部垫枕,两上肢放于枕侧,全身肌肉放松。术者立于患者床边,手握拳蘸上药酒,沿腰到受累一侧肢体的坐骨神经,由轻渐重自上而下用药酒反复推拿15—20分钟,疼痛明显处稍加按压,重点推拿。每日1次,1月为1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等份浸泡于50度以上白酒内,月余后取酒备用。

【酒方来源】《湖南中医药导报》

痹灵药酒

【药物配比】杜仲乳香没药三七錏虫丹参各30g血竭20g红花10g蜈蚣2条全蝎12g白花蛇2条

【功能主治】通络活血,壮腰消肿,疏筋止痛。

【用法用量】每日服50ml,分2次服用。服1月。

【自制方法】上药用2500ml白酒浸泡半月。

【酒方来源】《湖北中医学院学报》

网球肘

药棒药水

【药物配比】川乌60g草乌60g田三七60g细辛50g乳香50g没药50g酒等量

【功能主治】疏通气血,通经活络。治疗网球肘,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

【用法用量】治疗时,用棒蘸药水叩击患处,即曲池穴,外加合谷穴,90—120次/分钟,由轻到重,根据患者身体状况采取轻者为补,重者为泻,十五次为一疗程,采用点叩。

【自制方法】上药用市售白酒浸泡7日。

【酒方来源】《新中医》

增生性脊椎炎

闪火拍打药酒

【药物配比】血竭3g当归10g红花10g桂枝10g甘松15g田七5g玄胡10g七叶一枝花15g苏木15g鸡血藤30g川乌10g土鳖虫10g

【功能主治】活血化淤,温经止痛,治疗增生性脊椎炎

【用法用量】将药酒30ml左右置搪瓷盆内,点火使燃,术者以手蘸酒液,在患者疼痛麻木处进行快速拍打,手法由轻渐重,直至火焰熄灭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术者蘸药酒后,即应迅速拍打,才不至烧伤。高血压、心脏病患者,妇女经期,妊娠期及局部皮肤病患者忌用本法。

【自制方法】上药以50度以上白酒1000ml浸泡2星期以上,过滤。

【酒方来源】《中国民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