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用酒类
皮肤科用酒类
疥疮
黄白酒
【药物配比】黄柏1两猪4两
【功能主治】治疥疮及肌肤不泽。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上药生用,酒浸。
【酒方来源】清•《寿世青编》
〔附〕一味猪浸酒,令妇人多乳,催乳更妙。
苦白酒
【药物配比】苦参白鲜皮各10g百部30g川楝子褆蓄蛇床子石榴皮藜芦各10g皂角刺20g羊蹄根(土大黄)20g白酒2L
【功能主治】疥疮。
【用法用量】每晚临睡前用纱布块蘸此药酒搽全身皮肤,每日1次,连用7—10日。
【自制方法】将上药浸于白酒内,1周后启用。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附〕用本方治二例患者,均在七至十日痊愈。
蚺蛇酒
【药物配比】蚺蛇肉1斤羌活1两糯米2斗
【功能主治】治诸风瘫痪,筋挛骨痛,麻木瘙痒,杀虫辟瘴及厉风疥癣恶疮。
【用法用量】随量温饮数杯。
【自制方法】上2味药,羌活用绢袋盛,糯米蒸熟安曲于缸底,置蛇于曲上,乃下饭密盖,待熟取酒,以蛇焙研和药。也可袋盛浸酒。
【宜忌】忌风及欲事。
【酒方来源】明•《食物本草》
剪草酒
【药物配比】剪草
【功能主治】治虫疮疥癣。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剪草浸酒。
【酒方来源】明•《普济方》
疮、疹、癣
硫雄蜈蚣酒
【药物配比】硫黄20g雄黄10g石炭酸4g蜈蚣1条5%乙醇100ml
【功能主治】毛囊炎。
【用法用量】先将头部用2%—3%的盐水洗净,揩干,再涂搽此药,每日一二次。
【自制方法】将硫黄、雄黄、蜈蚣研末,再与石炭酸、乙醇混匀为稀糊状,装棕色瓶内备用。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樟冰酒
【药物配比】冰片10g樟脑3g95%乙醇100ml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止痒。
【用法用量】每次用纱布蘸药水于患处摩擦10—20分钟,
【自制方法】上药混合均匀即可应用。
【酒方来源】《河北中医》
冰黄酒
【药物配比】生大黄6g黄连5g冰片4g
【功能主治】痱疮。
【用法用量】用棉签蘸药酒涂于患部,每日3—5次。
【自制方法】三药装入瓶内,加白酒(或75%乙醇)150ml浸泡,加盖徐徐摇动使其充分溶解,即可使用。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浮萍酒
【药物配比】鲜浮萍(洗净)60g
【功能主治】风热性瘾疹,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取适量,涂擦患处。
【自制方法】将上药细捣烂,用醇酒500ml,浸于净器中,经5日后开取,去渣备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复方蛇床子酒
【药物配比】蛇床子248g苦参248g明矾124g防风124g白鲜皮124g白酒4L
【功能主治】祛湿止痒,用于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慢性湿疹,扁平疣,汗疱疹。
【用法用量】外用涂擦,每日二三次。
【自制方法】将上药研成粗粉,加白酒4L,密封浸泡,每日搅拌1次,浸泡7日后,改为每星期搅拌1次,30日后,取上清液,再将残渣压榨,压出液过滤与上清液合并,静置澄清,过滤后密封,置于阴凉干燥处。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地龙酒
【药物配比】地龙(去泥,洗净)50条乌芋20g
【功能主治】出疹,治血热毒盛,黑陷不起。
【用法用量】1次服完。
【自制方法】上2味拌绞取汁,同酒适量合和煎数沸,去药渣候温。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蜜酒
【药物配比】沙蜜
【功能主治】治风疹、癣。
【用法用量】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用沙蜜1斤,糯饭1L,面曲5两,熟水5L,同入瓶内,封7日成酒。寻常以蜜入酒代之,亦良。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石斛枸杞酒
【药物配比】石斛(去根)24两黄芪(炙)15两丹参(微炒)1两牛膝(去苗)3两生姜3两人参15两杜仲(去粗皮,剉,炒)五味子各2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山茱萸2两山芋2两萆薢(微炒)2两枸杞子(微炒)15L防风(去叉)15两细辛(去黄叶,炒)1两薏苡仁(炒)05L天门冬(去心,焙)3两
【功能主治】补虚劳,益气力,利关节,坚筋骨。治肾中风,下注腰脚痹弱及头面游风。
【用法用量】初次温服3合,白天3次夜1次,逐渐加至六七合、1升,常有酒气,不至大醉。
【自制方法】上药细判如麻豆,用生绢囊盛,以酒5斗,于净瓷器中浸7宿。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明•《普济方》
白鲜皮酒
【药物配比】白鲜皮150g白酒500ml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化湿。用于老年慢性气管炎,湿疹,疥癣等病。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10ml,每日3次。
【自制方法】上药浸泡3日,取液即得。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甘草酒
【药物配比】甘草(炙)L麻沉香(剉)麝香(别研)各05两豉15两
【功能主治】治毒气肿,当头上如刺痛。
【用法用量】早晚饭前各1服,其渣热敷肿上。甚者取豉05L、栀子仁14枚、荠菜2两,3味用水25L,煎至1L,滤去渣,温分三服,空心日午晚间,服尽为度。
【自制方法】以上5味,除麝香外,粗捣筛,入麝香拌匀,每服五钱七,酒一盏斗,煎至八分去渣。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连花酒
【药物配比】黄连(冲细)30g花椒15g乙醇(或白酒)100ml
【功能主治】烂脚丫。
【用法用量】用时先将患部用苯扎溴铵(新洁尔灭)液消毒揩干净,再用纱布浸润“连花酒”敷盖;或用棉球蘸连花酒放入趾缝烂处固定愈后,最好再用好醋250ml(热至20℃—30℃)泡洗患足。
【自制方法】将黄连、花椒放入酒内,浸泡1周。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生姜浸酒
【药物配比】生姜250g50—60度烧酒500ml
【功能主治】鹅掌风,甲癣。
【用法用量】鹅掌风:用脱脂棉球蘸药酒,每日早晚搽患手(足)数遍,或每日早晚将患手(足)浸入药酒中一二分钟,然后用甘油涂患部,1周可见效。
甲癣:用棉花蘸药酒搽患甲,每日早、午、晚3次,连续不断,直至新甲长出。
【自制方法】将生姜捣碎后加于烧酒中浸泡2日后即使用。
【酒方来源】《中级医刊》
苦参天麻酒
【药物配比】苦参500g露蜂房75g天麻80g白鲜皮200g
【功能主治】治遍身白屑,搔之则痛。
【用法用量】饭后饮一小杯,每日白天2次,晚1次。
【自制方法】上4味,用水7.5L,煮取3.75L,去渣,浸法曲0.75L,经3宿,饮黍米5L酿如常法,酒熟压去糟渣,储存备用。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濒湖花蛇酒
【药物配比】白花蛇1条真羌活2两当归身2两真天麻2两真秦艽2两五加皮2两防风1两
【功能主治】治中风伤湿,半身不遂,口眼斜,肤肉痛痹,骨节疼痛,及年久疥癣,疮、风癞诸证。
【用法用量】每次饮酒一二杯。以药渣晒干碾末,酒糊丸如梧子大小,每次服50丸,用煮酒吞下。
【自制方法】用酒洗润透的白花蛇(取龙头虎口,黑质白花,尾有佛指甲,目光不陷者为真),去骨刺,取肉4两,余药各剉匀,以生绢袋盛,放入金华酒坛内,悬起安置,入糯米生酒醅5壶浸袋,箬叶密封,把坛安于大锅内,水煮1日,取起,埋阴地7日取出。
【宜忌】切忌见风犯欲,忌羊、鱼、鹅、面发风之物。
【酒方来源】明•《本草纲目》
苦参酒
【药物配比】苦参五斤
【功能主治】治疮疹,癞疾,手足肿痛。
【用法用量】每次饮1合,1日2次,常服不绝,觉痹即瘥。
【自制方法】上药切细,以好酒1斗,浸30日。
【酒方来源】唐•《外台秘要》
南山蚤酒
【药物配比】生南星10g山慈姑12g蚤休10g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主治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用药汁搽患处,每日3次。
【自制方法】上等好酒200ml,将酒放入粗碗内,再用上药磨酒,磨完后备用。
【酒方来源】《江西中医药》
白铁酒
【药物配比】自鲜皮50g(碾碎)铁锈樟脑各5g
【功能主治】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主治顽癣。
【用法用量】以药酒搽擦患处,每日2次。
【自制方法】上药同入玻璃容器内,加入白酒250ml,静置3日,压榨过滤为药酒。
【酒方来源】《陕西中医》
癣酒
【药物配比】川槿皮60g大枫子白鲜皮海桐皮百部苦楝皮地肤子蛇床子猪牙皂各30g斑蝥0.6g蟾酥12g75%乙醇500ml
【功能主治】治头癣。
【用法用量】将配好的癣酒用消毒纱布或棉签直接涂于患者病灶处,涂抹时应按从周边向中心顺序进行,每日4—6次,连续用药1个月为1疗程。
【自制方法】前9味药共为粗末,与斑蝥共浸入75%乙醇(酒精)500ml,隔日振摇1次,10日后过滤,加入蟾酥即可使用。
【宜忌】治疗期间禁食辛辣温燥及鱼虾等物,忌触碱类,机油等对皮肤有刺激之品。
【酒方来源】《河南中医药学刊》
新会蛇药紫草酒
【药物配比】新会蛇药酒100ml紫草(研末)20g冰片(研末)2g
【功能主治】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取本品适量,涂擦患处,每日4次,连用1周。
【自制方法】将上3药混匀即可使用。
【酒方来源】《新中医》
三黄二白醇
【药物配比】雄黄白矾各100g黄连黄柏各50g冰片12g75%乙醇1000ml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治疗带状疱疹。
【用法用量】用药棉蘸取药液涂抹患处,每日6次,一般二三日痊愈。
【自制方法】将黄连、黄柏碎成粗粉,雄黄、白矾、冰片研成细粉,混合,加乙醇浸泡于密闭容器内,7日后过滤,取滤液备用。
【酒方来源】《甘肃中医》
牛皮癣
五毒酒
【药物配比】斑蝥红娘樟脑各6g全蝎蜈蚣各6条
【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干癣。
【用法用量】保护好周围健康皮肤,每日二三次,用小棉签或毛刷浸蘸药液涂擦于受损之皮肤,用药24小时后局部可出现水泡,未发水疱者可继续用药。
【自制方法】五药混合用60%乙醇或白酒浸泡,以浸淹为量,两星期后取浸液,密存备用。
【宜忌】①涂药时要保护好周围健康皮肤,不慎流上随即擦去。②避免搔抓,防止感染,炎性渗出较多时可涂紫药水。③皮损范围大或多处者,可分数次治疗,一般1次不超过3处。④有溃疡、糜烂、感染、渗出者不宜用本法。⑤本药有毒,不可内服。⑥药液应密闭存放,存放过久或浓度过低时影响疗效。
【酒方来源】《陕西中医》
斑蝥酒
【药物配比】斑蝥2g65度白酒100ml
【功能主治】神经性皮炎。
【用法用量】轻涂患处,每日一二次。
【自制方法】浸泡7日,取上清液备用。
【酒方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斑蝥青皮酒
——原名“斑蝥酒”
【药物配比】斑蝥30个青皮6g白酒250ml
【功能主治】牛皮癣。
【用法用量】以棉签蘸取此酒,反复搽癣上,直至患部感到发热及痛痒并起白疱时,然后刺破白疱,用清洁水洗去脱皮,如不易脱去,可再搽药酒二三次,皮脱乃愈。
【自制方法】上药共入瓶内浸2—7日。
【酒方来源】《四川中医》
止痒酒
【药物配比】白鲜皮150g土荆芥150g苦参150g白酒适量
【功能主治】利湿,杀虫,止痒。用于神经性皮炎、牛皮癣。
【用法用量】外用,搽患处。
【自制方法】将上述药材粉碎成粗粉,加白酒适量,置有盖容器内浸渍七至十四日,过滤,压榨残渣,滤液与压榨液合并,静置24小时,过滤,添加适量白酒至1000ml即得。
【酒方来源】《中药制剂汇编》
愈癣药酒
【药物配比】苦参子土槿皮花椒洋樟木通白及申姜百部方八槟榔各50g
【功能主治】治一切癣疮,不论干湿新久,但皮肤顽厚浸淫作痒,走串不定者。
【用法用量】用笔蘸拂,1日2次,至愈为度。
【自制方法】上药用高粱酒浸之。
【宜忌】药性甚烈,不可误拂好肉上。
【酒方来源】《成药全书》梅毒
止痛妙绝酒
【药物配比】人参5钱大黄5钱乳香末没药末各1钱
【功能主治】治便毒肿硬,不消不溃,疼痛不已,一服立即止痛。
【用法用量】空腹适量饮服。
【自制方法】人参、大黄合酒、水各一盅,煎至一盅,人乳香末、没药末即可。
【酒方来源】明•《赤水玄珠》
金蝉脱壳酒
【药物配比】醇酒2500ml大虾蟆(去内脏)1个土茯苓150g
【功能主治】杨梅疮,结毒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饮酒,以醉为度,无论冬夏,盖暖出汗为效,余存之酒,次日随量饮之,酒尽疮愈。
【自制方法】上药同储于瓶中,瓶口封严,重汤煮40分钟左右,香气出时取出,去渣备用。
【宜忌】忌房事。
【酒方来源】《药酒验方选》
杨梅疮酒
【药物配比】无灰酒小磨麻油
【功能主治】治杨梅疮。
【用法用量】每日清晨隔汤炖热饮服。
【自制方法】用无灰酒一大盅,上好小磨麻油一茶杯,隔汤炖热。
【酒方来源】《精选集验良方》
冻伤
樱桃酒
【药物配比】樱桃适量稀醇(30%—50%)适量
【功能主治】冻伤,风湿关节疼痛及风湿性瘫痪。
【用法用量】一二级冻伤,用樱桃酒涂患处轻轻擦之,一日数次,三级冻伤(有溃疡面或坏死组织)可将樱桃去蒂去核,剖开果肉,或将果肉在消毒乳钵中研成果肉泥,敷于患处,次数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自制方法】在樱桃成熟季节,选购质好未烂的鲜樱桃(民间称为八分熟),用冷开水洗净,放入瓶中,加入30%—50%的稀醇至浸没樱桃为度,加盖用蜡密封,埋于不见阳光的背阴处49—66cm深,候冬季冷冻时取出,将樱桃和药(稀醇)分别装瓶(药酒宜过滤至澄明),并加三合红等染料着成樱桃红色备用。
【酒方来源】《药学通报》《治疗与保健药酒》
桂椒樟冰酒
【药物配比】肉桂30g红辣椒l5g樟脑9g冰片3g白酒250ml
【功能主治】冻疮。
【用法用量】用棉球蘸药洒涂患处,每日3—5次。
【自制方法】先将肉桂捣碎,辣椒去子切丝,共入白酒中浸泡5日,过滤,将樟脑、冰片各研细。放滤液中混匀,装瓶备川。
【酒方来源】《新医药学杂志》
冻疮酒
【药物配比】白酒30ml花椒15g乍姜汁3ml甘油6ml
【功能主治】冻疮。
【用法用量】搽患处。
【自制方法】先将花椒浸酒内,1周后取出花椒,加入姜汁、甘油,摇匀。
【酒方来源】《中国食疗学》
红灵酒
【药物配比】当归肉桂各60g红花川椒干姜各30g樟脑细辛各15g
【功能主治】温阳祛寒,治疗冻疮。
【用法用量】三伏天中午用药棉蘸红灵酒涂擦患处,每次10—20分钟,连用30日。晴天比阴天效果好。一般一年即效,重者涂2个伏天。
【自制方法】上药入95%乙醇(酒精)1000ml,浸泡7日,去渣装瓶备用。
【酒方来源】《中医外治杂志》1996,(4):47
红椒酒
【药物配比】当归肉桂各60g红花花椒干姜各30g樟脑细辛各15g
【功能主治】温经活血,祛寒通络。主治冻伤。
【用法用量】用棉签蘸药酒擦患处。
【自制方法】上药浸泡于75%乙醇(酒精)1000ml,1周后备用。
【酒方来源】《湖北中疾杂志》1994.(6).24
白癜风
乌蛇天麻酒
——原名“乌蛇浸酒”
【药物配比】乌蛇(酒浸,去皮、骨,炙微黄)6两防风(去芦头)2两桂心2两白蒺藜(炒,去刺)2两天麻3两五加皮1两羌活3两牛膝(去苗)2两枳壳(麸炒微黄,去瓤)3两熟干地黄4两
【功能主治】治风及白癜、紫癜。
【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温饮一小盏。
【自制方法】上药细判,生绢袋盛,以无灰酒2斛,于瓷瓮中浸,密封7日。
【宜忌】忌毒滑物、猪、鸡肉。
【酒方来源】宋•《太平圣惠方》
菖蒲酝酒
【药物配比】菖蒲(九节者,去须节,米泔浸,切)1斤天门冬(去心)1斤天雄(炮裂,去皮、脐)3两麻子仁(生用)1L茵芋(去粗茎)1两干漆(炒烟出)生于地黄(切、焙)远志(去心)各3两露蜂房(微炒)1两苦参一斤黄芪(炙、判)8两独活(去芦头)石斛(去根)各5两柏子仁(生用)2L蛇蜕皮(微炙)长3尺天蓼木(剉)2两
【功能主治】治白驳举体斑白,经年不差。
【用法用量】每次温服4—5合,每日3次。另煮菖蒲并药滓,取汤淋洗患处尤佳。
【自制方法】上16味,粗捣筛,用水二石五斗,煮菖蒲等取汁,1石以酿一石二斗秫米,蒸酝如常法,用六月六日细曲于七月七日酿酒,酒成去糟取清,收于净器中,密封。
【酒方来源】宋•《圣济总录》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腐蚀赘疣。主治扁平疣。
【用法用量】用药液外洗扁平疣,每日3—5次,连续外洗7—14日。
【自制方法】将上药研末,用75%乙醇(酒精)250ml浸泡1周后备用。
【酒方来源】《中医外治杂志》
按:共治10例,用药7日以内扁平疣消失者9例,用药10日扁平疣消失者1例,治愈率为100%。
骨碎补酒
【药物配比】骨碎补50g
【功能主治】止血活血,治疗寻常疣。
【用法用量】每日6次涂擦患处。涂药前用温水敷患处。
【自制方法】骨碎补50g放入75%乙醇(酒精)500ml中浸泡14日后即可供使用。
【酒方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参芪活血酒
【药物配比】黄芪60g党参30g当归延胡索各15g丹参50g川芎桃仁各12g红花香附各9g全蝎6g甘草5g
【功能主治】益气固卫,活血化淤,散结解凝,疏风祛湿,治传染性软疣。
【用法用量】成人每次服5ml,每日服3次;儿童酌减或每次0.1ml/kg,每日3次;饭后服用。15日为1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加38度食用白酒1500ml,浸泡7日后过滤备用。
【酒方来源】《新中医》1997,(12):61疥疮
百鲜酒
【药物配比】百部白鲜皮各50g
【功能主治】清热化湿,治疗疥疮。
【用法用量】用周林频谱治疗仪,调至离皮肤25—35cm距离,以皮肤能耐受热度为宜、照射40分钟,同时将药酒均匀涂抹在患处,反复多次,1周为一疗程。
【自制方法】上药加75%乙醇(酒精)250ml,浸泡1周。
【酒方来源】《中国发间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