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斯曼品系(Posman Line)
“别克·纳扎尔·阿里”的另一个儿子“包斯曼”(生于1918年)是一匹十分典型的青色马,体躯比其哥哥“别克·纳扎尔·道尔”紧凑,其赛跑能力却与哥哥持平,品种特征突出。在土库曼斯坦配种一段时期后,“包斯曼”被售往北高加索,随后转运至江布尔种马场。一些它的后代在江布尔种马场出生后便返回到土库曼斯坦,在集体农庄里做种马。
直到20世纪70年代,包斯曼品系只剩下了唯一具有代表性的马,即骝色的“克尔梅克”(Kermek,1971年生,父系“卡尔坎”,母系“托夫尚”),它是一匹体格较小、体质干燥且很典型的马,被里雅波娃和切尔克左娃选来用于育种。遗憾的是,它因一起事故而英年早逝,好在出事故前留下了两匹优良后代:母马“佩克尔”(Peiker)和种公马“卡拉曼”(Karaman)。“卡拉曼”因伤无法出赛,但由于其血统非常稀有,故此被阿什哈巴德种马场留下做种马。1988年,在它的第一个产驹季,诞生出一群十分出色的小马驹,其中有一匹取名为“盖格塞兹”(Gaigysyz,其母亲为“安加尔”的女儿“瑟亚古丽”)。它是一匹非常典型的轻型金鹿皮色马,神采奕奕,但因其平淡无奇的竞赛成绩,而被主人毫不留情地出售至莫斯科。起初它很少作为种用,因此很难确定其繁育价值,但考虑到其非同寻常的血统及良好的品种特征,遂又引进到斯塔夫罗波尔种马场做种马,随后,它与其他马匹一起被转运至达吉斯坦和其他的种马场做种马。在斯塔夫罗波尔种马场的第一个产驹季,“盖格塞兹”与其出生来源不同的母马配种,竟然出乎意料地产出了几匹漂亮的小马驹:有金鹿皮色的“噶拉别格”(Galabeg,其母亲是“奥帕尔”的女儿“格泽”)、金骝色的“曼基特”(Mangit)和“穆尔加布”(Murgab)(两者都是名马“达吉斯坦”的女儿“米列特”所生)、深金鹿皮色的“萨雷尔”(Salyr,其母亲是“谢列”的女儿“桑尼娅”)、金鹿皮色的“努克尔”(Nuker,其母亲是“谢列”的女儿“普瑞列斯特”)、金鹿皮色的“萨基博”(Sagib,其母亲是“罗克特”的女儿“塞尔吉”)、珠白色的“嘎雅子”(Gayaz,其母亲是“格拉佐克”的女儿“帕姆帕”),以及金鹿皮色的“达嘎特·盖力”(Dagat-Geli,其母亲是“吉甘特”的女儿“达尔吉”)。这些马体格标致、典型、漂亮,令人印象深刻,每一匹都堪称纯种阿哈捷金马的典范,在随后许多展览会和经典赛事表演上表现出色,不负众望地成了有价值的繁育种马。从它们的后裔品质来看,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穆尔加布”“噶拉由素普”(Garayusup)和“嘎雅子”。
黑骝色的“穆尔加布”(生于1996年,父系“盖格塞兹”,母系“米列特”)具有典型的阿哈捷金马类型特点,其运动性能良好,精力旺盛,性情温顺。它具有超强的竞赛能力,曾赢得1998年的秋季大奖赛,并在2-3岁时在皮亚季戈尔斯克两次荣获“品种冠军”称号。根据其后裔品质分析可以得出,它是包斯曼品系中最优秀的种马,也是品种中整体上最好的马匹之一。“穆尔加布”的后代通常是体格健壮、品种特征典型的马匹,它的许多儿子已经成为了优良种马,例如“根驰”(Gench)、“得克玛·谢尔达尔”(Tykma Serdar)、“盖尔迪·巴蒂尔”(Geldy Batyr)、“姆拉特”(Myrat)、“别黑姆达尔”(Pekhimdar)及“汗别格列尔”(Khanbegler),等等。从体格类型、外貌构造以及工作能力来看,金骝色的“根驰”无疑是表现最出色的,是多次的品种“种马王”,并在皮亚季戈尔斯克获得2006年2岁马大奖赛冠军,它最好的女儿“梅列哲”(Meledje)同样在皮亚季戈尔斯克获得“母马品种冠军”称号,极尽殊荣。
优美漂亮的、如木炭般黑色的“噶拉由素普”(生于2000年,父系“曼基特”,母系“奥普拉娃”),也具备良好的外貌构造和工作能力,其3岁时在皮亚季戈尔斯克赢得恭达嘎尔大奖赛(Gundogar Prize,号称“小德比”)冠军,现于高加索的纳易博·伊德里斯(Naib Idris)种马场做种马,它的孩子品种特征典型、外貌漂亮,和它一样,精力旺盛且性情温顺。
珍珠白色的种公马“嘎雅子”(生于1994年,父系“盖格塞兹”,母系“帕姆帕”)在类型特征、外貌构造、性格气质和工作能力方面非常像自己卓越的母亲 “帕姆帕”(Pampa)。它在沙姆博兰特种马场繁育的后代,体格端庄,长相俊美,表现出很好的运动性能。浅鹿皮色的“麦加·沙伊尔”(Makka-Shael)是其儿子之一,它被用于马术运动并已在大奖赛级别的盛装舞步中崭露头角。
“盖格塞兹”另一值得一提的儿子是“拉马尔特”(Lamart) 典型的轻型马,个头不高,在达吉斯坦做种马配种,随后被售往欧洲。它的驹子同样继承了这些特点。
那些留在土库曼斯坦的“卡拉曼”后代中,鹿皮色的“噶尔堪”(Galkan,生于1989年,父系“卡拉曼”,母系“耶吉尔”)被广泛用于育种。其儿子“古特比里”(Gurtbil)在俄罗斯与其同名的古特比里种马场用于配种。“卡拉曼”的另一优良的儿子“库夫瓦特利”(Kuvvatli)在爱沙尼亚的阿哈捷金·伊斯特种马场做种马。
在现代阿哈捷金马种群中,“梅列·切普”(Mele Chep,为“博伊诺乌”的儿子)品系(译者注:梅列·切普,是一支老品系的名字,后延伸为阿拉伯品系)是传播最广的品系之一。一些专家认为“梅列·切普”是“博伊诺乌”的孩子中最普通和体质粗糙的一匹马。然而,可能也不是这种情况。据沙姆博兰特说,老土库曼驯马师有一种说法,“梅列·切普”品种特征非常典型,与彼得拉科娃·别诺夫斯卡雅(Petrakova Pyankovskaya)所绘制的它的父亲的肖像几乎一模一样。“梅列·切普”的一些后代类型特点很强,如种公马“玛劳”(Maro)和“克什克·萨卡尔”(Keshik Sakar),养于阿什哈巴德,因受重视不够,而很少被用于配种。深鹿皮色的“阿格·伊山”(Ag Ishan,生于1919年,父系“梅列·切普”,母系“沙杜尔德”),是体质相当粗糙但却很典型的马,其后代较多。它的女儿“捷米”(Temmi)和“凡金”(Fantin)被认为是最有价值的种母马,逐渐成为现今母马品族中的奠基母马并繁育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