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助及撰稿人简介
王 新(Wang Xin)
王新,1973年7月生,河北迁安人,现任河北鑫达集团物流公司总经理。自2006年参加河北鑫达集团组织的坝上草原骑马的活动后,便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此一发而不可收。2017年底,他注册成立了河北迁安第一家以弘扬马术文化为宗旨的俱乐部。因主营阿拉伯马、汗血马的纯种引进和繁育,故取名“伯汗马业”,全名为“迁安市鑫达伯汗马业俱乐部”。俱乐部由他担任董事长,并亲自引进世界血统高贵之名马,指导养马与育马。他养的名马有从国外进口的比利时纯种阿拉伯公马高迪(Gaudi J,骝色,2015年生),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赠给中国的国礼马“盖拉多”(Gallardo J,骝色,2013年生)的全同胞弟弟。本书中的“哈基姆”“巴拉卡特”“阿布哈伊尔”“安琪尔”和“达拉尔”均为鑫达伯汗旗下的阿哈捷金名驹,其中获得2018年俄罗斯青年马冠军的“哈基姆”(Khakim,骝色,2016年生)是俄罗斯总统普京送给巴林国王的阿哈捷金马“哈直别克”(Khadjibek,鹿皮金色,2012年生)的全同胞弟弟。获得选美头筹的母马巴拉卡特(Barakat,鹿皮金色,2016年生),是2018年俄罗斯冠军赛青年母马冠军。目前,王新先生是中国马会阿拉伯马分会副会长,中国著名的汗血马之马主,资深爱马人士。他的主导思想是把俱乐部办成集名马养殖、公众健身、骑乘郊游、旅游观光、马匹代养代驯、马匹交易等业务为一体的综合性马场基地,其宗旨是为促进现代功能化城市旅游、文化建设增光添彩。本书能够出版与他的大力支持密不可分。
摄影师:阿尔图尔·巴波耶夫(Artur Baboev)
阿尔图尔·巴波耶夫于1985年出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给世界奉献了许多才华横溢的人,他们以雕塑和绘画而闻名。阿尔图尔一直喜欢艺术,业余时间经常前往各处欣赏绘画作品,陶醉于雕塑,等等。他在工作之余一直在思索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未来能真正抓住的东西。在这种时刻,有些人为了找到自己的“使命”,首先会拿起画笔做画,寄愿将来成为一名画家;或者学习雕塑,做一名雕塑师。而阿尔图尔却买了一部好相机,放弃了他在圣彼得堡的安逸生活,前往他祖先的故乡—高加索的卡拉恰伊-切尔克斯共和国。
摆在他面前的一个问题是:拍什么?高加索的大自然一直令他神往。蜿蜒而壮丽的山景、寂静而辽阔的平原、温柔明媚的黎明、意味深长的日落,这一切与他的内心世界产生共鸣,带给了他平和及舒畅,激励他去寻找一个又一个的新风景。这对他来说是一段真正的幸福时光,这里只有他、大自然和相机。
在山上旅行期间,他所拍摄的大自然风景的影像中总是带有一种生机勃勃的东西,使他觉得生活更有意义。细细地观察分析,这种生机勃勃的“东西”竟然就是骏马:单马、双马、群马,姿态各异,栩栩如生。他自己突然意识到,只有骏马才是自己拍摄的主角,于是他开始把自己所有的自由时间奉献给了他的这个爱好。
当阿尔图尔拍摄马的时候,他的目标是要让影像反映出马的个性、激情和优美。对他来说,拍摄的条件非常重要,环境和风景必须与马和谐而艺术性地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反映出他对这些神奇动物无限的热爱和赏识。画面里,即使背景和光线组合得恰到好处,但是如果马不能展示出最好的一面,阿尔图尔也会毫不犹豫地将影像删除,他在摄影中优先考虑的永远是对马的尊重。
阿哈捷金马在他的心中显得就非常特别。当他第一次看到来自斯塔夫罗波尔马场的珍珠白色的阿哈捷金马“皮雅斯特”的影像时,他决心一定要对这匹马进行一次拍摄,而为了拍摄这匹马,他将要经历2500公里的行程,而这也正好验证了他心中的那句话:“为了一幅真正的作品,为了一匹他心仪已久的骏马,准备好前往世界各地—哪怕它在天涯海角。”
他对这个当今世界上鲜为人知、不同寻常、数量稀缺的古老马种的历史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这些马无时无刻不浮现在他的脑海、激发他的想象力。为了寻找自己的拍摄对象,寻找拍摄该品种的最佳代表,他开始更近距离地接触繁育阿哈捷金马的种马场。在接下来的3年里,除了俄罗斯以外,他还到过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等国家,只为寻找和拍摄最美的阿哈捷金马。
每一张影像的背后都需要精心地准备。阿尔图尔把想法写下来,精心设计,但他通常很少能按计划进行,异常情况总是突如其来。应该说,阿哈捷金马并不是很容易拍摄的马。它很烈性,不容易控制,所以要兼顾它的品种、类型、性格特点、表情和彬彬有礼的动作是非常困难的。
按照计划的拍摄经常是完成于头几秒,但有时候为了做到“完美无瑕”而不得不重复拍摄若干次。即使他身边的人说:“您的影像拍得简直好极了!”但只要阿尔图尔自己不满意,他都会反复重拍,直到他称心如意。对他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每一幅影像中,他和马的内心领悟相一致,并捕捉到彼此的关系。在他拍摄的众多马匹作品中有些阿哈捷金马品种的最佳代表的影像没有达到他的愿望,虽然他有这些马的绝美的影像,但阿尔图尔认为它们不值得发表,因为它们没有表达出这些马的所有品质和个性。
起初,阿尔图尔只是考虑出版一本单独的影像集,但当他与比他长一辈的养马专家亚历山大·克里木克促膝交谈之后,他开始考虑出版一本综合性的图书,把这一独特品种的历史和美丽呈现给全球的读者。更早一代的苏联摄影家阿列克谢·施道尔赫和阿尔图尔是忘年交,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本书中的一些年代较早的影像就是出自阿列克谢·施道尔赫之手。就这样,三代人的集体劳动成果用一本书的形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www.artur.baboev.com 阿尔图尔的马影像网站
文字作者:亚历山大·克里木克
(Aleksander Klimuk)
亚历山大·克里木克是阿哈捷金马专家、育种家,多篇关于阿哈捷金马论文的作者,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斯塔夫罗波尔种马场的场长。他30年如一日不间断地从事阿哈捷金马的繁殖与育种工作,其声名远播世界。
克里木克于1959年生于白俄罗斯,从童年时代开始,他就对马及与之有关的一切感兴趣。高中毕业,克里木克踏入了莫斯科季米里雅捷夫农学院的大门,成为畜牧系的一名学生,其专业是养马。他的第一个有关阿哈捷金马的实习经历是在达吉斯坦种马场,并在这里遇到了他未来的阿哈捷金马繁育的导师—弗拉迪米尔·沙姆博兰特。而他在准备毕业论文的实习地点是在土库曼斯坦最好的马场—阿什哈巴德赛马场和共青团种马场。大学毕业后,应T.N.里雅波娃博士的聘请,克里木克来到全苏养马研究所育种部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
在研究所的工作无疑是引人入胜的,但克里木克总是寻求参加与马有关的实践活动。正当达吉斯坦马场的阿哈捷金马被迁往斯塔夫罗波尔种马场时,克里木克应邀去了斯塔夫罗波尔种马场担任种马场经理一职。
斯塔夫罗波尔马场的养马条件十分优越,饲料和饲草来源丰富。然而,这里的饲养管理方式属于群牧养马,此种机制不适合纯种马的饲养。克里木克不得不进行改革,培训员工以改变现有的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久之后他们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自克里木克到达马场后的第一个马匹产驹季节,在一匹超级赛马—未来德比冠军“达什特”(Dasht)诞生后不久,“达什特”的哥哥“奥尔兰”(Orlan)在克拉斯诺达尔赢得了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会的品种赛冠军,此后的每一年里,斯塔夫罗波尔种马场繁育的阿哈捷金马总是在品种选美赛和速度赛马大会中名列前茅。
克里木克培育的阿哈捷金马闻名世界,如“穆尔加布”(Murgab)、“根驰”(Gench)、“尤尔杜兹别克”(Yulduzbek)、“卡拉奥格兰”(Karaoglan)、“梅列比尔古特”(Melebirgut)、“派肯特”(Paikend)、“雅载德姆”(Yazaidym)、“噶拉由素普”(Garayusup)、“曼基特”(Mangyt)、“普拉赫拉达”(Prokhlada)、“亚劳扎”(Yaroja)、“喷直列”(Pendjire)、“穆格扎”(Mugdja)、“梅列哲”(Meledje)、“古丽嘎达姆”(Gulgadam)、“帕姆帕”(Pampa)、“雅兰图石汗”(Yalantushkhan)和其他许多名马。
如今,世界上大多数的阿哈捷金种马场的育马人经常慕名而至,前来拜访克里木克先生,寻求“育马经”,他们到斯塔夫罗波尔种马场考察学习、挑选良马,并以此为基础开始自己的繁育工作。
www.stavropol-teke.ru 斯塔夫罗波尔马场官方网站
协作作者:娜佳·塔拉索娃(Nadja Tarasova)
娜佳·塔拉索娃是阿哈捷金马忠实的热爱者,她身兼数职,当过骑手,做过马场经理,也是业余摄影师以及俄罗斯及国际阿哈捷金马选美大赛的评委等等。她除了母语俄语,还精通英文,善于交际,乐于以马会友。她记忆超群,有关阿哈捷金马的许多知识都铭记在心,很愿意将自己掌握的阿哈捷金马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每个人。用她的话说就是,她想让人们学会用自己的眼睛欣赏阿哈捷金马,让人们自我陶醉在充满神秘传说、自信优雅、美丽高贵和非同寻常的阿哈捷金马身上。假如没有阿哈捷金马,她的生活将索然无味。摄影师阿尔图尔正是通过娜佳的帮助才得以结识马主并拍摄马匹,每匹马的名字和系谱都是在娜佳的帮助下整理出来的,娜佳甘愿当一名“马前卒”,甚至在拍摄马匹时亲自“牵马坠蹬”。娜佳默默在幕后付出,却带给本书极大的贡献,没有她,阿尔图尔的许多想法和心愿可能不会成真。
译者:王振山
(Wang Zhenshan)
王振山,1 9 6 4年3月生,黑龙江省青冈县人。1986年,毕业于东北农学院畜牧专业,毕业后留校,师从于文翰教授。1989年,在苏联塔吉克农学院做访问学者。1990—1994年,在莫斯科季米里雅捷夫农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1994—1996年,在北京农业大学生物技术实验室做博士后。1996—2002年,在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工作,任讲师、副教授。1998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马DNA检测研究实验室进修,2003年,在澳大利亚赛马法医学实验室进修赛马兴奋剂检测。2002—2017年,任北京通顺赛马场赛马检测中心主任。2002—2005年,兼任《马业》杂志总编辑。其主要任职有:第9届全运会马术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第11届全运会马术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第16届亚运会马术项目技术官员、第12届沈阳全运会马术仲裁委员会委员。2014年,作为中国汗血马考察专家组成员普查全国汗血马分布情况,2014年汗血马大典“汗血马选美”初选组评委。荣获2014年世界汗血马大会特别贡献奖。自2014年4月1日起,被聘为青岛农业大学教授,主讲《马术运动与赛马》《马的饲养与房管理》。2015年7月25日起,任中国纯血马登记管理委员会秘书长。2017年10月13日起,兼任中国马会阿拉伯马分会秘书长。2018年,任第15届世界马医大会组委会委员。在国内外期刊共发表论文135篇,参编《现代马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其著作有:《马与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集团,2014),主译《BHS马术培训教程》(中国农业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