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品系(Arab Line)

11.阿拉伯品系(Arab Line)

青毛的“阿拉伯”(生于1930年)是“阿格·伊山”优秀的儿子之一,它是一匹绝佳的赛马(创下1600米1分50秒的纪录),它于1935年完成从阿什哈巴德到莫斯科的长途耐力赛,然后作为礼物,被敬献给布琼尼元帅并被养于苏联国防部的马房里。“阿拉伯”(在军队中改名为“卡兹别克”)于1947年以前参加了不少比赛,在军人骑手的骑乘下,在场地障碍赛和三项赛中成绩卓越,获得过苏联全国马术比赛的冠军。1948年,“阿拉伯”被送至塔什干种马场做种马,于1949年在江布尔种马场做繁育,于1950年转向鲁格夫种马场,但是仅仅在1951年配种季当作种马,然后又重返江布尔种马场,为纯种阿哈捷金母马配种直到其去世,共计3年。在它第一个纯种阿哈捷金马的产驹季度里,“阿拉伯”的卓越儿子“阿博森特”诞生,其母亲是娇小的鹿皮色母马“巴卡拉”(Bakkara)。“阿博森特”是未来的奥林匹克冠军,为阿哈捷金马品种赢得了国际声望。“阿博森特”的外形、毛色,甚至是别征都与它的祖先“瓦容”(外里海马场的主要种公马)如出一辙。“瓦容”的名字出现在“阿博森特”的系谱中在其母系一栏向上的五代。在“阿博森特”2岁的时候,在赛场上赛马成绩不错,而且外貌出众,也正是因此,它被指定为日后做种马。但因江布尔种马场解散,“阿博森特”与其他阿哈捷金马一并被转移至鲁格夫种马场。这次迁移由时任鲁格夫种马场场长的伊万诺夫发起,从实际上讲,反而起到了保护这一组无价之马的作用。

1958年,“阿博森特”作为鲁格夫种马场的马在莫斯科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会上展出,荣获“品种冠军”之称号。它非凡独特的运动,无可媲美的优雅,以及对盛装舞步训练的天赋,使得它荣冕罗马奥运会的金牌和东京奥运会的铜牌,都是由谢尔盖·费拉托夫骑乘的,之后在墨西哥奥运会上由伊万·卡里塔骑乘获得团体银牌。

“阿博森特”的种马生涯始于1964年,地点是在捷尔斯克种马场,但仅持续了一个配种季度。它的下一个配种季度已经是4年以后了,即它回到家乡南哈萨克斯坦的鲁格夫种马场的时候,此后直至1975年去世一直在鲁格夫种马场做种马。尽管“阿博森特”主要的繁育生涯是在它年龄稍老的时候,但并未影响它繁育出数量可观的优秀后代。其后代继承了它俊朗的外貌,多数具有盛装舞步的天赋。例如,“阿巴堪”(Abakan)、“阿尔古敏特”(Argument)、“阿克布拉克”(Akbulak)、“阿拉尔”(Alar)、“阿格达姆”(Agdam)、“阿考尼特”(Akonit)、“道姆白”(Dombai)和“艾里巴”(Elba),它们皆已成为优秀的运动型马,但这远远没有全部列出。它的后代中第一个作为种用的是“阿梅季斯特”(Ametist,1965年生,其母亲是“费德”的女儿“阿尔古什”),是2000米纪录(2分11秒6)的保持者。在“阿梅季斯特”系谱上的Ⅲ代和Ⅳ代的共同祖先是“道尔·白拉姆”,“阿梅季斯特”是阿哈捷金马中体质结实但略有些粗糙的典型代表。育马者沙姆博兰特并没有认定“阿梅季斯特”为异乎寻常的马。

黑色种公马阿博森特(Absent,1952年生),阿拉伯品系。作者和拍摄时间不详。来源:全俄养马研究所。

鹿皮色种公马达黑里(Dahilly,2008年生),阿拉伯品系。A.巴波耶夫摄,2013年。

暗栗色种公马阿尔玛兹(Almaz,2002年生),阿拉伯品系。A.巴波耶夫摄,2014年。

尽管如此,“阿梅季斯特”还是在达吉斯坦留下了2匹非常优秀的后代,“德尔奔特”(Derbent)和“穆合塔尔”(Mukhtar)。“德尔奔特”是一匹深金骝色的马(1976年生,母亲为“菲尼石”的女儿“德尔特里”),它是共同祖先“费德”(Fed)在Ⅳ和Ⅲ代的近交所生,“费德”本身显得普通且体质有点粗糙,但“德尔奔特”却是非常典型的阿哈捷金马。“德尔奔特”对品种发展的主要影响是繁育出一匹卓越突出的母马“艾哈努姆”(Aykhanum,生于1985年,是包括优秀种公马“阿拉曼”在内的多匹非常优秀的马的母亲),遗憾的是,它英年早逝了。

“阿梅季斯特”的另一个儿子“穆合塔尔”是一匹金鹿皮色的马(其母亲是“苏乎姆”的女儿“梅列·库什”),也十分典型,虽然略偏向于萨帕尔·汗品系的类型,这是它的母亲所属的品系。在达吉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穆合塔尔”繁育出相当多的优秀种马,包括:“阿赫莫德”(Akhmed)、“苏丹”(Sultan)、“玛格尼特”(Magnit)、“玛格萨特”(Maksat)、“梅列·库什”(Mele Kush)和“梅尔科兹”(Merkez)。这些马大多数是典型且具备良好竞赛能力的轻型马。“阿赫莫德”在斯塔夫罗波尔种马场繁育出数匹步伐优良、充满活力和性格温顺的马驹。

在通过“穆合塔尔”遗传下来的“阿博森特”的现代子嗣中,值得一提的是青毛马“别卡姆”(Peikam),现于沙里波夫(O.Sharipov)种马场配种,它体质干燥且典型,具有优良的运动性能和跳越能力,但软而塌陷的背部是该马的不足之处。另一匹具有育种潜力的种公马“阿克苏姆”(Aksum)是“穆合塔尔”的孙子,虽然个子不高,但同样值得称赞,它于阿哈尔特·瑟维斯种马场出生,而配种却在达吉斯坦种马场,它的儿子“大马士革”(Damask)在捷克共和国已经繁育出许多典型的马驹。

在鲁格夫种马场的“阿博森特”的女儿中,“阿尔卡达”(Arkada)、“阿尔捷丽亚”(Arteria)、“塔卡巴拉”(Takappara)、“阿克茨亚”(Aktsiya)、“苏萨尔”(Susar)和“阿克拉”(Akra)都非常出色。

在捷尔斯克种马场、鲁格夫种马场用于繁育的公马名字叫“阿拉拉特”(Ararat,1971年生,其母亲是“库尤克”的女儿“卡尔塔”),黑色,身躯强壮,稍显粗糙,具有非常良好的运动性能,它繁育出了一些优良的母马。其中表现最佳的有:“帕尔克特娜娅”(Parketnaya)、“安加尔卡”(Angarka)、“格拉维拉”(Graviura)、“拉达”(Lada)和“阿克娃”(Akva)。

在现今繁育种群中,“阿博森特”的最优秀的直系雄性后代之一为“阿尔玛兹”(生于2002年,父系“阿拉米斯”,母系“迈拉”),它显示出极强的运动天赋,现于种马场与优质母马配种,包括采用与系谱上具有共同祖先“阿博森特”的母马进行近交的方式繁育,给现代育马者带来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机遇。

除了“阿博森特”之外,“阿拉伯”还繁育出了许多极佳的母马(如“阿克西奥马”“阿兹布卡”“阿米亚”“阿尔卡”和“阿卡茨雅”)和一些优良的种公马(如“阿弯噶尔特”和“阿拉姆”)。“阿拉姆”(Alam)的孙子,黑色的“阿克别列克Ⅱ”(AkbelekⅡ,1970年生,父系“阿克巴尔”,母系“埃尔索纳”)曾在鲁格夫种马场做种公马,同时在利用“阿拉伯”和“阿博森特”的近交上取得较大的成就。“阿克别列克Ⅱ”最好的儿子之一为黑色的“阿克塔什”(Aktash,生于1981年,母亲为“阿博森特”的女儿“阿克拉”),“阿克塔什”特别像“阿博森特”。在现代繁育种群里,“阿克塔什”的孙子——黑色的“安恰尔”(Anchar)在保证该品系典型的特征延续上受到重视。

和“阿拉伯”一样,其父“阿格·伊山”在土库曼斯坦也留下了大批极具价值的种公马,在战后时期,由它繁衍出生的两个孙子表现超凡。黑色的“拉钦”(Lachin,生于1940年,父系“岱汗”,母系“卡拉拜塔尔”)和青色的“基尔·萨卡尔”(Kir Sakar,生于1936年,父系“阿尔基尔”,母系“艾登”),它们都具有体格硕大、强而有力的肌肉和良好的外型,无愧为阿什哈巴德赛马场的明星马,尤其是极其俊美和典型的“拉钦”(创下3000米用时3分45秒的纪录)。但令人悲伤的是,它很早就去世了,子嗣仅有一个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十分突出的种母马“奥夫干”(Ovgan,其母亲为“法基尔·苏鲁”的女儿“希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