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尔·白拉姆品系(Dor Bairam Line)

18.道尔·白拉姆品系(Dor Bairam Line)

江布尔种马场创建了在今日看来已经非常稀缺的道尔·白拉姆品系。在骝色的“道尔·白拉姆”(1925年生,父系“库尔特·白”,母系“英格利斯·库罗”)3岁时,便从土库曼斯坦来到该种马场。它看上去有一种贵族的气质,但因其与众不同的特质,使它在育种工作中有广泛的使用价值,不仅如此,它体格强壮,拥有钢铁般的健康体魄,这使它在26岁时还能继续配种。“道尔·白拉姆”和“斯卢恰伊”两匹种马对江布尔种马场的育种规划影响最大。“道尔·白拉姆”的众多儿子出售给了位于南哈萨克斯坦地区的一些种马场,用以改良当地的母马。其中用于纯种繁育的“苏丹”(Sudan)和“费德”是值得关注的。它们高大强壮,体形威猛,赛跑能力突出,但是它们属于粗糙型体质,而且从品种特点上看并不十分典型。具有这一类型的马匹还有通过“苏丹”繁育出的品系传承者,即金鹿皮色的“阿斯考尔”(Askol)。“阿斯考尔”是“基泽尔”(Kizyl)的女儿“阿克吉斯”(Ak Kyz)所生。“阿斯考尔”在鲁格夫种马场繁育出了一大批母马,它们都属于干燥型体质,并且外貌端庄、干练。阿斯考尔也留下了2匹十分杰出的赛马—“阿杂马特”(Azamat)和“阿噶特”(Agat),但因它们出生来源受到怀疑,致使其所有的后代都无法录入到阿哈捷金马纯种登记簿中。

暗骝毛的“费德”在土库曼斯坦被广泛用于配种,其后代长得与它相似:高大,身材雄伟,但体质粗糙且品种特征不是很典型。虽然它在类型上存在不足,但是“费德”的系谱是绝对纯粹的,没有瑕疵,其对整个品种的繁育所做的积极贡献不容忽视。“法乌娜”(Fauna)、“古丽亚列克”(Gulialek)和“阿尔古什”(Algush)是它的女儿,它们生出的后代不仅高大、标致而且十分标准。“法尔弗尔”(Farfor,生于1954年,母亲是“蒂利亚·库什”的女儿“塔亚尔”)是“费德”最好的儿子。“法尔弗尔”最好的女儿是黑色的“帕梅克”(Pamik,1963年生)。“帕梅克”在莫斯科的一个展览会上被宣布是“品种的典范”,“帕梅克”的全同胞兄弟“菲纳尔”(Final,1964年生)在土库曼斯坦马雷国家种马场被广泛用于配种。目前,道尔·白拉姆品系的代表仍留存于土库曼斯坦,最引人关注的是“菲纳尔”的孙子,即栗毛的“杰纳雷”(Djenali,生于1989年,父系“法斯弗尔”,母系是“贾内姆”),它是一匹高挑标致、脖颈非常长的典型种公马。它的一些后代,在未来育种工作中可能会有价值。

“法尔弗尔”的另一个儿子,金鹿皮色的“菲尼石”(Finish,生于1965年,其母亲是“基尔·萨卡尔”的女儿“喀山”)在阿什哈巴德和捷尔斯克种马场做繁育,随后被卖到西德。购买者是乔治·帕西噶提(Giorgio  Passigati),他是德国阿哈捷金马育马者与爱马者协会的首任主席。在西欧,它那引人注目的品种类型、毛色以及完美的运动性能,在较大的程度上提升了西欧人对阿哈捷金马的兴趣。在俄罗斯,“菲尼石”繁育出的女儿们在育种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其中,特别应提到的有:“帕泽拉”(Pazilla)、“艾沙特”(Aishat)、“别日”(Peri)和“德尔特里”(Dertli)。出生在俄罗斯的珍珠白色的“达格丹”(Dagdan,生于1974年,父系“杜布勒”,母系“茨卡达”),是以“菲尼石”在Ⅱ—Ⅱ代为共同祖先进行近亲繁殖时所得,同样繁育出了一些优秀母马。“达格丹”有一个极具价值的儿子,青色毛的“登顿”(Dendon),它在德国通过了种马升级测定,并且在那里用于繁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