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善于自控,男孩懂自我约束
一位家长惊奇地发现:当他每天在男孩屁股后面催着赶着时,男孩便养成了催一步走一步、推一下动一下的习性;当他懂得控制自己急切的心理、焦躁的情绪时,男孩反倒能自己管理好自己,且不用家长催也能很好地完成功课。
小卓的妈妈以前总是管着小卓学习,每天要求小卓按照计划表上的任务做功课、预习和复习,妈妈的管束很严格,小卓只好亦步亦趋地执行学习任务。有一段时间,妈妈因为工作上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忙,实在抽不出时间来管小卓的学习,小卓终于不用被妈妈每天催着管着了,心里感到轻松了很多。可是小卓想到即便没有妈妈的监督,自己也要把功课认真做好,这样妈妈才能放心。当妈妈忙完工作后,发现小卓非但没有落下功课,反而将自己管理得很好,妈妈这才意识到,原来孩子的自理能力很强,如果自己能少一点儿约束,或许孩子能做得更好。
男孩不喜欢被家长管束的原因
◆ 感觉没自由。很多男孩之所以不喜欢成天被爸爸妈妈管,是因为他们自由玩耍的时间被限制了。
◆ 感觉被约束。家长总是靠催、管、唠叨来管束男孩,男孩会觉得自己不能自在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所以不喜欢被管束。
家长如何自控,才能更好地引导男孩自主学习呢?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不要一刻不休地管男孩
男孩不喜欢被家长时时刻刻看着管着,他们希望有学习的时间也有玩耍的时间,不愿意被家长支配着学习或做事。所以家长不要总是在男孩耳边唠叨“写作业的时间到了,赶快去写作业”“别玩了,该去看书了”,试着培养男孩自主学习和管理生活的能力,男孩有了自主能力,相信家长也会省心省力很多。
家长适当管教,男孩才能自主管理
培养男孩自主管理的能力,不是什么也不管,任由男孩自由发展,而是家长要懂得适当管教。比如家长在和男孩约定好学习计划和玩耍时间后,尝试让男孩自主管理。男孩做得好,家长给予积极地赞扬;男孩做得不好,家长提出意见,帮男孩改正。
用积极的话语代替命令的话语
家长在引导男孩自我管理时,把命令式的话语改为“我信任你”“我觉得你能做到”等带有激励性的话语,男孩就会认真学习和管理生活,约束自己不好的习惯;或者家长说“爸爸妈妈有自己的事情要忙,我们知道你能做好自己的事”,男孩在家长的正向引导下,会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小结
家长要注重培养男孩的自我管理能力,让男孩学会自我管理要比依靠家长管教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