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柒章 气节教益年画
第柒章 气节教益年画
气节教益年画中最令人起敬的是一些表现崇高气节、高尚人品之类的题材,这类题材一向为民间所喜好和崇尚。
表现精神气节的年画通常以植物和动物的优点作比喻,极力表现这些植物和动物美好的一面,起到鼓舞人们精神和斗志的作用。因此这类年画不是一般的吉祥画,可以称它为励志画,也可以把它当成是催人奋进、升华情操、赋予人格的形象化的教科书。

气节教益年画中最令人起敬的是一些表现崇高气节、高尚人品之类的题材,这类题材一向为民间所喜好和崇尚。
这些表现精神气节的图案,多以比喻或“比德”为表现手法,取花草不畏严寒、傲雪凌霜,或取“出淤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等品格,状喻人之伦理道德范畴的人格美和风范美等。这与那些以谐音赋予吉祥寓意的年画图是有所不同的。

李白斗酒/武强年画
本年画形容李白酒壮诗胆,诗长酒兴,也作《李白斗酒诗百篇》。
李白向来有“诗仙”之称,同时,他又不愧于“酒仙”的称号。杜甫就曾经说他“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他自己也宣称“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但是,李白喝醉以后不同于其他人,他喝酒以后,诗写得更好。《清平调》三首著名的诗,就是他醉后写的。
开元年间,皇宫中初次种植牡丹,红的、紫的、粉的、白的都有。唐玄宗很喜欢这些花,就移植了一些在兴庆宫龙池东面的沉香亭前。一天,牡丹盛开,玄宗与杨贵妃一起来赏花,并选出一些特别出色的乐工,写出了16部新曲谱。著名乐师李龟年,拿着乐器和乐工们一起前来准备唱歌助兴。
玄宗令李龟年速召翰林居士李白进宫,写新歌词再唱。谁知李白已酩酊大醉,口中念道:“我醉欲眠君且去”,说完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李龟年没办法,只好叫随从抬着李白下楼,用马把他驮到兴庆宫。
李龟年扶着李白来到玄宗面前,李白醉极了不能朝拜。玄宗因为爱惜李白的才华,所以一点也不怪罪他,让人在亭子边铺了条毛毯,让李白躺下,叫人立即做醒酒汤来,汤来后又亲自用勺子调温,让李白喝下,然后说请他来做几首新词。
李白听了,说请皇上赐酒。玄宗听了,说:“刚把你弄醒,又要喝酒,不是存心违抗我吗?”李白说:“皇上,我是斗酒诗百篇,喝了酒才做得出好诗。”
玄宗就让人捧来酒。李白一口气喝了好几杯,立即提笔,在铺好的纸上龙飞凤舞起来,三首《清平调》一会儿就完成了: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这首诗的意思是,美丽的贵妃,她的衣裳让灿烂的云霞向往,她的容颜让娇艳的花朵羡慕;阑干外春风吹拂着带露的牡丹,这样的美景只有在女神王母娘娘住的群玉山头能够见到,只有在她宫殿瑶池里面,才会遇到像贵妃一样美丽的人。
玄宗读了非常高兴,马上命令乐工们调试好乐器,并催李龟年演唱。杨贵妃在旁边手执花枝含笑聆听,非常高兴。唱毕,玄宗命贵妃执七宝杯,赐李学士一杯西域产的葡萄酒。
从这段故事看来,李白是深受皇帝宠爱的,但是,这并不是李白希望的。他虽然在长安写了大量词采华美的诗章,但心情是苦闷的,这大概也是他贪杯图醉的原因之一。
武强年画《李白斗酒》属于灯方类年画,上面的诗为:
三月桃花放,绿柳真清凉。李白斗酒量,冲开锦绣肠。
杜甫说“李白斗酒诗百篇”,正是抓住李白一边用斗卮饮酒,一边长吟不辍的独特形象,反映李白的豪迈气概和敏捷才思,而不在于说明李白到底饮了多少酒。

踏雪寻梅/武强年画
“踏雪寻梅”形容文人雅士赏爱风景苦心作诗的情致。有诗为证:踏雪寻梅梅未开,伫立雪中默等待。
典故出自张岱的《夜航船》里的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明程羽文《诗本事·诗思》皆有孟浩然“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背上”的记载。
元费唐臣《贬黄州》第二折:“为不学乘桴浮海鸱夷子,生扭做踏雪寻梅孟浩然。”
《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知你许久不曾进里边看桂姐,今日趁着天气落雪,只当孟浩然踏雪寻梅,咱望他望去。”

杨升好犬/武强年画
“杨升好犬”比喻狗对主人的忠诚和报恩,引申到人,形容人也要有忠诚和报恩之心。
唐文宗太和年间,一天,广陵人杨升喝醉了酒,睡倒在荒草中,冬天草枯,有牧童烧荒,杨升不醒,他养的犬就反复到水塘沾湿身子,来卧湿杨升身边的枯草。
武强年画《杨升好犬》画面上的题词是:杨升好犬传古今,狗有湿草报主恩。

人与梅花一样清/绵竹年画
以“梅、兰、竹、菊”四种花卉构成图案,梅花雪中来,箭兰幽谷藏,竹林风吹过,紫菊飘淡香。“四君子”寓意为品德峻洁高尚,因其高雅的风韵和美的匹配,被众多的中国画爱好者所喜好。
梅兰竹菊四条屏是我国传统画的重要形式之一,被古今文人所青睐,被多情的文人冠以“四君子”之称。人们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封其为“四君子”之首,与“松、竹”一起并为“岁寒三友”。
梅兰竹菊,因其不畏惧风寒,像堂堂君子一样,所以被称为“四君子”。梅兰竹菊,占尽春夏秋冬,中国文人以其为四君子,正表现了文人对时间秩序和生命意义的感悟。
中国人对于梅兰竹菊的称赞由来已久,达成共识。梅花幽芳逸致,风骨清高,不做媚世之态,涤人之秽肠而澄滢其神骨,致人胸襟风度品格趣味于高尚之品性,深博世人爱意。卢梅坡诗曰: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兰生幽谷,无人自芳”,据传孔子称之为王者之香。兰之幽香沁人心脾,孤芳自赏,是贤人逸士的高标自况。而“美人香草”之谓,也或多或少地透出有志之士不为世人所知的悲愤抑郁之意。
竹即使处北方凛冽酷寒之地,却也是几株劲节清高,洒风弄月,不无轻筠幽篁之致。清代郑板桥的《墨竹图》,满图皆节,仅数片叶,坚劲挺拔,气势冲霄,很具节操和傲岸,深谙竹之坚贞高洁的象征意味。
傲霜的菊花令人想到陶渊明的偏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淡泊清华,凌霜自得,自蕴情致。
梅兰竹菊四君子,千百年来以其清雅淡泊的品质为世人所钟爱,其高风亮节成为一种人格气节的文化象征。

威震八荒/武强年画
老虎是世界上最强壮和最大的猫科动物,也是最凶猛的动物之一,被称为“百兽之王”。它不怒而威,刚毅坚强,威震八荒,带给人阳刚之气。
年画往往表现老虎威风凛凛地站立在高山上,显示出一种气魄。其实老虎通常是不站立在高山上的,因为老虎怕热,它不上高山,也不爱待在树林中,而是栖息在靠水的地方。所谓王者之风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是孤独的,并喜欢孤独,独来独往,夜行晨没。
老虎年画往往作门神或中堂画,守卫自己的家园住宅,给人一种安全感,带来生活的幸福吉祥。同时,人们往往用“虎威”形容一个人威风凛凛的阳刚气节。

露根兰/武强年画
本画以露根之兰花构成图案,亦称《根草》。
宋末诗人、画家郑思肖(号所南),刚介有志操,笃于忠义,宋亡之后隐居吴下,与朝客交往,坐必南向,以示不忘故土。平生善画墨兰,入元之后画兰,疏花简叶必露根,谓:“土为番人所夺,忍著耶?”
元朝官吏有求他画兰者,答之以“头可断兰不可得”之语,后人感佩其高风贞节,亦多以“露根兰”为饰。

齐天大圣/佛山年画
齐天大圣就是孙悟空,手持金箍棒,横扫天下妖魔鬼怪。年画表现了一种不畏强暴、正气凛然的精神气节。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又名美猴王、孙行者,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孙悟空具有非凡的智慧才能,具有识破一切伪装的火眼金睛和清醒的头脑。唐僧不辨真伪,廉价同情,猪八戒贪吃爱色,得机就说悟空坏话。只有悟空一人是清醒的,但身蒙诬枉却又不容分说,只好当机立断地把同一白骨精所变幻的三个假象一一杀死,充分显示了他的智慧和才能。
小说中的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孙悟空的主要特点是藐视一切封建权威的叛逆精神,表现在他的“三闹”上。
他一闹龙宫,强取大禹治水时用过的重一万三千五百斤的神铁,制成了“如意金箍棒”。
二闹地府,令冥王拿出生死簿,勾掉了猴族的名字,取得了“不生不灭,与天地齐寿”的权利。
三闹天宫。经龙王和冥王上告到天庭,玉帝把他招到天宫,封了个“弼马温”的官职。
不久,他看穿了封他为弼马温是骗局后,一怒之下返回花果山,竖起“齐天大圣”的旗帜,与天宫对抗。
玉帝发怒,命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捉拿猴王,结果被猴王打得大败而归。
孙悟空大闹天宫,闹中有精神,闹中有文化。这精神与文化,有学者用四句话概括:戏弄神鬼,不甘受辱,追求尊严,藐视皇权。

佛祖大帝/滩头年画
佛祖大帝的精神气节是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天下可笑之人,始终笑呵呵,永远没有烦恼,给人快乐,有一种大器量,这种精神气质受到人们尊敬。
如来是佛的统称。历史上确实有如来佛祖此人,他是古印度加比罗卫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
悉达多出生于前6世纪,父亲是加比罗卫国国王,叫静饭王。悉达多一心想外出修行,静饭王为了让他继承王位,不让他出家,给他找了很多美色,悉达多在19岁的时候娶妻并生下一子。后离家修行,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成佛,终成正果,创立了佛教。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清
芙蓉耐寒,遇霜花盛,故又名“拒霜”。王安石《拒霜花》诗曰:“群芳落尽独自芳。”苏东坡在《和陈述古拒霜花》中赞有:“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代表高洁的精神气质,自古以来就是文人歌颂的植物,表现了道德高尚的人洁身自好的处世气节。

梅花童子/佛山年画

报春/武强年画
梅花曾长期被很多中国文人视为国花,尽管国花后来定为牡丹,但梅花在国人特别是文人墨客心目中的地位,却是始终极为崇高,只要看看历代诗人的吟咏不辍,画家画梅兴致之高,名画佳句不可胜数,就可知梅的品位。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妇孺皆知的梅花诗,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古诗之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为人们勉励勤奋刻苦、自强不息的格言。“梅花开五福,竹叶报平安”则是流行的梅竹图中的吉祥祝福。
梅在严冬开花,花期延至初春,被誉为“独天下而春”,有“报春花”之称。
古代强调“梅花绕屋”“登楼观梅”等,是为了获得最佳的观赏效果。另外,梅花可布置成梅岭、梅峰、梅园、梅溪、梅径、梅坞等。
梅花有“清友”“清客”等美称,是一种高格逸韵的奇木,其花偏偏选在万木萧瑟的暮冬早春日子里,凌霜斗雪,冲寒而开。所以古代鉴赏花卉的经典著作《花镜》称梅为“天下尤物”,谓梅琼肌玉骨,物外佳人,群芳领袖。
佛山年画《梅花童子》画面为三童子争抢梅花,手上举的是梅花,衣服上绘的是梅花,可见梅花的珍贵。画面活泼而富有生趣。
梅花于早春开花,能耐严寒、傲霜雪,故被视为坚贞、高洁的象征。
梅花表现的吉祥寓意有多种:
其一,如横斜虬干萌发新枝,寓意为“万世不无”;
其二,“梅花”与“竹叶”组合成图案,寓意为“青梅竹马”;
其三,加上“苍松”“青竹”,寓意经得起风饕雪虐的“岁寒三友”;
其四,“梅花”之花瓣为五,寓意“五福”,即“福、禄、寿、喜、财”;
其五,加上“冰纹”,寓意为“冰清玉洁”;
其六,于纵横交错之冰纹上,分布盛开的梅花,为“冰雪梅花”。

清风翠影/武强年画
“松”象征坚毅及长寿,“竹”蕴含正直清逸的气节,“梅”则喻意品格高洁坚贞。“岁寒三友”是中国艺术装饰广受欢迎的主题。
“岁寒三友”图案,寓意为历经考验、生性贞静坚韧。《金瓶梅》中李瓶儿便戴着一把“金累丝松竹梅岁寒三友梳背儿”;清卫杰《蚕桑萃编》即列有“三友会”之名目。
岁寒三友成为精神境界的象征,与三种植物的自然秉性有关。一方面取其玉洁冰清、傲立霜雪的高尚品格,另一方面也将其视作常青不老、旺盛生命力的象征。以竹寓意清风翠影,令人想到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高贵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