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僧最言家常话
真僧最言家常话
看电影《雨果·阿黛丽的故事》
看电影《雨果·阿黛丽的故事》。这是法国“新浪潮”特吕弗的作品。对于我来说,在法国“新浪潮”的一帮人当中,我最喜欢的是戈达尔,最可以接受的是特吕弗,因为特吕弗看起来似乎最传统,他的电影也能看下去。阿黛尔是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的女儿,她千里迢迢来到美国,是因为爱上一个年轻的英国军官,一片痴情,而那个年轻的军官一点也不爱她,一切都是阴差阳错。爱就是这样吧,总有点莽里莽撞,似乎也有着欺骗性,有时候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或者是不是爱这个人。很多时候是以为爱着,其实并不爱。其实特吕弗想说的不是一个爱情故事,他想说明的就是——阿黛尔其实并不是爱上了那个军官,她是爱上了自己的无畏行为,自己为自己所感动。
吃过饭去看一个长辈。长辈说前一段时间有人给他介绍对象,是某小学退休教师。女的主动上门,开门见山,表明了自己的意图,三句话之后,突然问:“你离婚不是因为性生活问题吧?”一时大煞风景,连忙找了个借口送出门。然后一个人在屋子里想起来都后怕。晚年婚姻现实到如此程度,不禁让人徒叹奈何。
悟道
H君来E,云真是后悔读博士,常有放弃的念头,因为整天读的都是无用之书、无趣之书,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论文写作。所以昨天晚上读书后心情惨淡,跑去大排档,大吃一通,先是两个茶叶蛋,然后换了摊位,在一位叫旺角的香港点心店,又要了一碗皮蛋粥、一碟豆豉排骨、一碗云吞面,把惨淡的心情一扫而空。此时方才知道:“食欲,这东西果然重要!”
我哈哈一笑,随手几个字:“真是悟道呵!”
悟道是什么?就是本来就有的东西,后来忽略或忘却,再后来重新找回,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比如现在狱中的王怀忠,每逢放风之时,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自由和生命是如此地重要,原来不顾一切地捞浮财、想升迁是多么的不必要啊!”
这样花了巨大代价悟出的简单道理,就是一种大彻大悟。
想起不丹宗萨钦哲仁波切的一件事,有一天仁波切在国外给一帮高僧大德、居士先生讲课,原先说好是几点的,但听众们等呀等,仁波切一直未到。一个小时后,仁波切终于到了,落座之后开口就说:“我给诸位道歉了,没有什么原因,都是我身边的秘书女人们一个劲地在那里描眉毛、抹口红,然后就害得我……”
台下一直静盼“大道”的听众们一下子怔住了,俄顷,响起了掌声。真僧才言家常话,至情至性方是本。人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所谓的至理。
与朋友通电话,谈起“小女人散文”,Y君的说法是:“少女时候一派伤春思春;结婚之后便能闻到老公的汗臊味了;等到生了孩子,文章便散发着一股奶水味。”
损,但很形象。
公园景象
昨晚因与两个好友在常春藤聊天,喝了许多茶,本以为难以入眠,但一躺下便睡着了,倒是清晨即醒,再也无法入睡。于是起床来到西山公园,算是清晨的散步吧。真是没想到平时幽静的西山公园竟如此热闹,有大批的晨练者,一派生机勃勃。趣味真的在于发现,闲庭信步随意看去,总有一些东西妙趣横生:
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先是双腿劈成“一”字,然后站在树边将脚尖举过头顶,看得我目瞪口呆。
一个中年人,带着一只小黑狗,那小黑狗真是调皮呵,老头每次做俯卧撑,那狗便跑到人背上去,骑着主人,悠然自得,让人看得心花怒放。
一个老头,在水边静静钓鱼,突然就激动地发一声喊,拎起钓竿,引来了周围关注的目光。其实那哪里叫鱼呢,就只有半寸长吧,眼神不好的,只怕是看不真切。然后所有的观众都乐了:“这是人钓鱼呢,还是鱼钓人呢?”
新的一天,若能从这样的趣味中开始,便会变得愉快轻松。
羊肉的花样年华
有一次我在公共汽车上遇到了一个新疆人,他显得开心无比,一路放歌,我们都用一种奇怪的眼神瞅着他。他意识到了,咧着个嘴向众人解释道,在合肥,他开了一家烤羊肉铺,才几个月,收入就相当好,因此不由自主地开心。我们便笑着问他新疆的情况,说新疆是个好地方。他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感叹说:“有钱就是好地方!合肥也是好地方!”他说,他没有想到合肥人这么喜欢吃羊肉!等到自己卖羊肉串赚足钱了,就开一家烤全羊馆,把新疆的烤全羊带到合肥来,那一定生意更好!
现在似乎真是羊肉的花样年华了。而在原先,合肥以及南方一带的人是不大吃羊肉的。但如今,羊肉馆如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而且生意都很好。比如说双岗附近一个河南人开的红焖羊肉馆,每天都是食客盈门。在那儿,用蓝边碗盛,一碗十元钱,那里的羊肉烧得很嫩,味道很足,没有膻味,一个人往往能吃上好几碗。再比如说安徽大剧院门口的烤羊肉串,生意也出奇地好。我们单位的几个人都吃出瘾来了。
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涮羊肉。我每次去北京都要去东来顺吃上一回。一般涮羊肉的锅里都放一点海虾米以及几片干香菇,有的则什么都不放,就来一点姜片。涮羊肉其实是一个很优雅的功夫活,用筷子将薄薄的羊肉搛住,放入沸汤之中,一顿,再一涮,然后提起来,蘸上一点佐料,入口即化,鲜美无比。当然,最好的羊肉据说在羊脖子之后,那一块肉据说色如脂玉,最嫩最鲜,连生吃都有一种甜味,放在水中一涮,入口即化,连嚼都是不需要的。涮羊肉的佐料是很讲究的,有芝麻酱、花生酱、豆腐乳、虾酱、韭菜花酱等,也可以自己带佐料。京剧名角马连良先生每次到东来顺都是自己带佐料,他的佐料是什么,谁也不知道。马连良先生涮的方法也特别,提起筷子只是在沸水中蘸一下,不停顿,羊肉就带着血丝吃。这样的吃法,是地道“老北京”的吃法。
羊肉空前火爆,我想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羊肉鲜美,比较嫩香,有活力;二是羊肉的脂肪比较好,蛋白质多,营养价值比较高;三是羊肉可以滋阴壮阳。而这些对于越来越实用的现代人来说,肯定是难以拒绝的。
冬虫夏草
星期六,无事翻看《药物大全》,见到冬虫夏草一节,便认真地读了下去。
我曾在云南看到过很多冬虫夏草,卖得很贵,说是滋阴壮阳,尤其是润肺益肾,效果奇佳。但当地人告诉我们那都是假的,都是人造的。问他们冬虫夏草到底是什么,似乎都说不清楚;看,也看不出所以然。《药物大全》介绍说,冬虫夏草既是植物,也像是动物。它的根部是一种虫,有着红色的头和嘴,还有八对整齐的脚,但头部却长了一株小草出来,看起来非常神秘。冬草的成因也相当有意思——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雪线地带,生长着一种昆虫,叫虫草蝙蝠蛾,每到春季,产卵孵化并蜕皮成为如蚕一样的幼虫,以后便长得白白胖胖开始越冬。此时恰巧有一种叫虫草菌的子囊孢子成熟,随风飞扬渗入泥土,一旦遇到蛰居在土中的蝙蝠蛾幼虫,便自然而然地钻入虫体,以其为媒介,生长发育,而虫便一个劲地挣扎,这样争斗的结果,也就成了半荤半素的冬虫夏草了。
我在想,也可能是双方撕心裂肺争夺的过程特别长,所以都调动全部的力量,拼死争斗,加上又生长在雪线之上雪地之中,一切你死我活都是在地下,耗去的能量少,所以这样局面下产生的东西,想必是大补了。
自然界的有些事情真是奇妙,往往都是点石成金,“无心插柳柳成荫”,诗情画意中,充满着“十步一杀”。相比较而言,人类往往都是“有心栽花花不发”。这是因为什么呢?是因为人太功利了,总是想走捷径达到目的。目的性太强了,反而会失去过程中的很多美丽。
我一直对于中药、中医有着相当的兴趣,原先是这当中有很多东西非常好玩,有着妙趣横生的细节和故事。但中医似乎一直缺乏坚实的理论基础,很多东西都是靠感觉、靠传说、靠经验,比如说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现在看起来,有很多东西纯粹就是“胡扯一通,信口雌黄”。
冬虫夏草的形成过程就像阿加莎·克里斯蒂的谋杀案故事,让我看得开心无比。
傍晚在街道上散步,合肥几乎已恢复正常了,不像前些日子,在街面上走着,似乎都像是雄赳赳的勇士。在一家碟屋,看见有那么多好片子寂寥地待在那儿,不由得怜香惜玉,感觉就像一大群美女嫁不出去似的,本想再纳入室,但一想,这是要犯“重婚罪”的。不禁莞尔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