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篇

草书篇

墨相 248cm×124cm 纸本 2019
释文:墨相
款识:己亥夏,羲明。
钤印:境由心造(朱) 三缘堂主(朱) 陈羲明(白)

狂草之“狂”,在于一个“破”字,打破规则,打破定式,甚至打破习惯。这种“破”,既是形式上的,更是思维上的。欲写狂草而不得者,表面上是受笔法习气、常用结字方法、常用章法的限制之苦,深层原因却是思维上的“放不开”亦即“破不了”。只是,佛家一部核心经典《金刚经》通篇都在说如何“破相”,可想其难啊!

论书一则(自撰) 35cm×35cm 纸本 2019
释文: 
书艺者,苦求风格而不得者多矣。不得亦真,苦求亦诚,何以难哉。结症在贯通要领上,只要锁定六点,风格自会形成。即思维定位、碑帖定位、用笔定位、结字定位、用墨定位、排布定位,如此而已。
款识:羲明书
钤印:看闲书闻闲墨踱闲步养闲心做闲人(朱) 中庸(朱) 陈(朱) 羲明(白)

草书线条练习 50cm×180cm 纸本 2015
释文:(略)
款识:羲明书
钤印:兴之所至(朱) 陈羲明(白) 三缘堂(朱)

陈羲明在章法形式上屡出新招,在书坛是出了名的。不仅如此,他在平日的书法训练中也常有奇招。比如草书线条练习:眼前放一本帖,看一眼,写几个字到几行不等,乍看是在临帖,仔细一对比,却又不是帖上内容。帖中内容仅存寥寥数字,象是混迹队伍中的卧底,不仔细排查还揪不出来。这种抛开文字内容的训练方法是陈羲明惯用的,旨在抛开内容逻辑的束缚,让笔锋跟着精神和身体的律动随意游走,写出来的内容往往是忽而成语词组、忽而名言警句、忽而虫鱼鸟兽,没有逻辑关系。观者欲以识草之能读之,却言:读不通、看不懂。真看懂了的,只把这法子默记了,眼角眉梢难掩欢喜。

王昌龄《琴》 240cm×100cm 纸本 2020
释文:(略)
款识:王昌龄诗一首。三缘堂主人陈羲明于长沙太平老街。
钤印:奇正相生(朱) 陈羲明(白) 三缘堂主(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