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书篇

行书篇

一树·半楼 联(自撰) 260cm×28cm×2 纸本 2019
释文:一树明心蝉自在,半楼隐市我逍遥。
款识:陈羲明撰书
钤印:寻思百计不安闲(白) 陈(朱) 羲明(白)

学书有感三则(自撰) 240cm×78cm 纸本 2019
释文:
学书有感三则
余提出“身边影响最大”之观点。乃是余多年体察事物之结果。基此看法来测估书法诸元素对书法之影响。谁为最大。是基本点画。还是结字。抑或笔法。或章法及其墨法。来加以逐一排除。剩下之那一点则必然是对书法影响最大者。从而着重将此问题予以解决。当不失为抓要点与重点之法也。学习书法总是先从法矩。后从情感。此之谓循序也。待法矩成为书写习惯。不再纠结刻意呈现前人笔法字法之时。书法却变成先从情感。次从法矩。情感主导神采。法矩主导形质。两者相辅相成。在学书与创作之不同阶段。其侧重点自有所不同。而自应有所调整。
众所周知。学习书法都是从临摹传统书法开始。甚至这种临习会伴随书者一生。传统书法之形象。天长日久、潜移默化、不知不觉会让书者得心应手。以假乱真。至此。可见一个书者传统功力之深。然从另一角度看。这个过程也是形成惯性思维之过程。功深之时。亦即思维定式之日。惯性思维。虽不失为解决经验类问题之上佳方法。但面对创新却是无能为力。甚至是绊脚石作用。书法是随时空之变而变。因人之变而变之活生生艺术也。由此当决定书者要突破思维定式之桎梏。不断作创新之实践。不断在一次次失败中艰难前行。不畏险阻。勇于开拓。敢攀高峰。终将自成一格也。
不立不破。不破不立。立而后破。破而后立。自成大家也。生活上。艺术上。真正之特立独行。当建立在对科学。美学。乃至于理想信念基石之上。否则盲目狭隘之特立独行只会是一种无谓之牺牲。
款识:羲明撰书
钤印:中庸(朱) 坐客红尘(朱) 三缘堂(白) 陈羲明(朱)

临苏轼手札一则 30cm×45cm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己亥。陈羲明临。
钤印:坐客红尘(朱) 逢二则变(朱) 闲情养身心(白恩) 中庸(朱) 三缘堂(白) 废纸百丈楼(白) 耕吾心(白) 故纸堆里讨生活(白) 裁成一相(朱) 春常在(白) 陈羲明印(白) 吾闻斋(朱)

陈羲明临古颇多,但平素多为意临,待见临东坡《覆盆子帖》,竟觉有移形换影之妙!所盖之印亦皆出其手,经仿古纸一衬,友人乍看还以为是东坡原作。“东坡有情趣,一个覆盆子也写出一篇书法佳作。”陈羲明临毕曾作笑言。其实他又何尝不是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人!

节录《书谱》 40cm×80cm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节录书谱。羲明。
钤印:卧闲云听闲水交闲友品闲茶(朱) 墨相(白) 陈(朱) 羲明(白) 故纸堆里讨生活(白) 至老不离文字事(朱)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240cm×120cm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陆游《临安春雨初霁》。陈羲明。
钤印:废纸百丈楼(白) 三缘堂(白) 陈羲明(朱)

兰亭序 47cm×77cm 纸本 2017
释文:(略)
款识:右抄书圣王羲之兰亭序文。岁次丁酉初夏。陈羲明于长沙三缘堂之南窗。
钤印:三缘堂(朱) 逢二则变(白) 陈羲明金石书画(白) 岁月饶我(朱) 陈(朱) 羲明(白) 畅其神(白) 乐天(朱) 本是山野村夫(朱) 卧云(朱) 知一守常(白) 卧闲云听闲水交闲友品闲茶(朱) 看闲书闻闲墨踱闲步养闲心做闲人(朱) 陈(朱)

(局部)

陶渊明文抄二则 30cm×360cm 纸本 2017
释文:(略)
款识:陶渊明私谥靖节,别号五柳先生,有不为五斗米折腰之美谈。吾素喜其人其诗其文,以为士进可兼济天下,退可独善其身。陶公隐田园,乐其身,堪为标范也。李白有诗赞之: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丁酉。陈羲明于长沙古城太平老街。
钤印:知一守常(白) 卧云(朱) 陈(朱) 陈氏(朱) 游于艺(朱) 羲明之章(白)卧闲云听闲水交闲友品闲茶(朱) 乐天(朱) 逢二则变(白) 看闲书闻闲墨踱闲步养闲心做闲人(朱) 岁月饶我(朱) 若水(朱) 陈(白) 羲明(白)

力行·得悟 联(自撰) 240cm×28cm×2 纸本 2019
释文:力行书道一生少,得悟奇书半部多。
款识:以魏楷笔意书自撰联。三缘堂主陈羲明于长沙。
钤印:耕吾心(白) 中庸(朱) 陈羲明(朱) 三缘堂(白) 作客红尘(白)

节录《梅花书屋》 35cm×70cm×5 纸本 2020
释文:(略)
款识:节录明人张岱《梅花书屋》。陈羲明书。
钤印:有缘遇我(白) 仁者寿(朱) 中庸(朱) 镜由心造(朱) 明月入怀(白) 裁成一相(朱) 墨相(白) 三缘堂(朱) 和而不同(朱) 三缘堂(白) 三缘堂(朱 半印) 无量寿(白) 陈(朱) 羲明(白)

意临赵之谦手札 32cm×18cm×4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二月五日。意临赵之谦手稿。羲明。
钤印:陈羲明(白) 吾闻斋(朱)

(局部)

陈羲明有三师,谓:以古人为师,以今人为师,以自然为师。三师之中,以古人为首。又自言:“故纸堆里讨生活。”皆是谓书法要临古。陈羲明以书法名世,而今已有20余载,每日仍是临帖不辍。且临写范围甚广,上溯先秦、下追明清,篆、隶、真、行、草五体兼顾。近年,尤对张伯英、王右军、王大令临习最勤。这篇临作既得王氏家法,又有碑意熔铸其中,加之作者率性为之,才情得以自然流露。

意临王羲之法帖 25cm×500cm 纸本 2013
释文:(略)
款识:甲午吉夏,陈羲明书。岁次癸巳冬月,天野云子陈羲明又记。
钤印:观云(朱) 坐有清言(朱) 陈(朱) 陈羲明(白) 陈羲明书法(朱) 陈(朱) 玄通(朱) 三缘堂(朱) 陈(朱) 陈羲明(白) 陈氏千万(朱) 陈(朱) 陈羲明(白)

意临《祭侄文稿》局部 33cm×18cm×3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己亥。羲明意临也。
钤印:墨相(白) 千载寿(白 半印) 三缘堂(白) 陈羲明(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40cm×120cm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己亥冬月陈羲明书。
钤印:中庸(朱) 三缘堂(白) 陈羲明(朱)

文房十二钗(自撰) 33cm×22cm 纸本 2019
释文:
文房十二钗 
国人尚风雅者必设书房,置博古架、百家书、今古文玩,尤重文房四宝。然余以为笔、纸、墨、砚、印、笔筒、笔架、纸刀、镇尺、水滴、水盂、印泥皆可宝之,其或佐以书画之事,或静立于案头,与之相守,不离不弃,自有情深几许。是故余谓为文房十二钗。
款识:己亥冬月,羲明。
钤印:中庸(朱 半印) 吾闻斋(朱) 陈羲明印(白)

朴翰·奇书 联(自撰) 240cm×28cm×2 纸本 2018
释文:朴翰三支会益友 奇书半部穷微言
款识:戊戌立夏。羲明书旧联。
钤印:兴之所至(朱) 陈羲明(白) 三缘堂(朱)

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一则
22cm×33cm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苏轼跋吏部陈公诗帖一则。己亥冬,羲明书也。
钤印:无量寿(白) 陈(朱)

苏东坡语一则 22cm×33cm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予尝论书以谓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唐颜柳,始集古今笔法而尽发之,极书之变,天下翕然以为宋师,而锺王之法益微。至于诗亦然。苏东坡语一则。陈羲明书。
钤印:中庸(朱) 陈羲明印(白) 吾闻斋(朱)

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22cm×33cm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右录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以诗表其艺术观。陈羲明。
钤印:坐客红尘(朱 半印) 吾闻斋(朱) 羲明印(白)

(局部)

意临《兴福寺半截碑》 260cm×28cm 纸本 2019
释文:(略)
款识:岁在己亥大雪之时,三缘堂主陈羲明于长沙三缘堂。
钤印:境(朱) 至老不离文字事(朱) 无量寿(白) 陈羲明印(白) 吾闻斋(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