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斋散记

闲斋散记

文 / 陈羲明

● 天有九重,地有九域,人有九窍,权有九鼎,商有九道,文有九思,我喜九闲,曰:观闲云,听闲水,交闲友,品闲茶,闻闲书,玩闲墨,踱闲步,养闲心,做闲人。

● “身边影响”无处不在,近朱者易赤,近墨者易黑。何以处之?做好身边事,待好身边人,理好身边物,如是而已。

● 时空流转,瞬息万千,人何以处变而待耶?茶歇一盏,墨尽一壶。吾谓:不妨固守本心,以不变之应万变也。

● 人们虽对美好愿景付诸努力,然不悦、痛苦、磨难乃至死亡依然屡屡出现、频频重演。其间,往往三分天灾七分人祸,故此须避天灾更须防人祸。

● 种种危险潜伏周遭,意欲不时侵扰人类,甚或吞噬生命。是故,当处危寻安。

● 乐者显于形,悦者兑于心。(篆字趣解)

● 据于德,依于仁,世道无忧也;游在艺,闲在野,人生有幸焉。

● 余倡导家文化理念:本领养家,勤俭持家,和鸣旺家,克己为家,慈孝正家,文化传家。

● 家文化者,乃家庭幸福和家族传承之精神保障也。

● 家长不善修齐,必是家之大不幸。孩童不学无术,亦是家之大不幸也。

● 恍然之间,世人为信息化、智慧化、全球化所包围。虽则生产力得以提升、经济得以发展、生活愈加便利,然而,此乃双刃剑也。“三围”之中,世人渐失隐私空间、工作机会乃至自由,吾辈当好自为之。

● 宇宙之日月星辰,公转和自转并存,且互相作用,以至生生不息。此等行为关系,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就艺术家而言,若一味求个性、讲自由、玩自转,独念及自我感受,很可能偏离常轨而不察,终被社会淘汰出局。社会多险恶,规则太教条,固当远而避之。殊不知,即便方外之人亦无法全然遁世避俗,莫非闭门不出抑或隐身山洞?

● 太极固分两仪,然则不可简单归为一黑一白,非黑即白。两仪之间尚存交融界面,如宇宙之暗物质,有无限之可能。若将界面和阴阳两仪统而视之,岂非“太极三”耶。三者,三生万物也。

● 世界错综复杂,不妨用三只眼察视之,一眼看到明,一眼看到暗,还有一眼看到灰。

● 知识即是力量。然有胜于知识者,乃如道在悟、如禅贵觉,不可不察。

● 天地大师之造化,使万类具足灵性。人类不过一粒尘埃,应持谦逊之心。

● 一为独,二为偶,三为多,符合客观世界之定规。天、地、人三才,儒、释、道三家,你、我、他三人,吾对三数甚是喜欢,因之取堂号曰“三缘堂”,期广结天下之良缘也。

● 茗茶清心,书法静心,国学修心,一个心字了得。

● 心魔乃百病之根万祸之源。

● 吾察往圣先贤登峰皆有法门,概言之:意且诚、心且静、知且深、行且坚。

● 吾国强大然不称霸于世,自有其精神传统。可概言之,为仁、智、忠、勇、俭五字。对应道家五行之金、水、木、火、土。五行相生,生生不息。强而不霸,此即“王道”也。

● 艺术作品,有高下之分,有雅俗之别,无美丑之究。余对当今“丑书”之说不以为然。何谓丑?无视传统、任笔为体,大丑也;一味搞怪、哗众取宠,二丑也;盲目跟风、拾人牙慧,三丑也;扭捏作态、失于自然,四丑也。

● 发现美、创造美、推广美、接受美,四者都要重视。比如推广,美不推广,丑便逾越之。

● 书法之法,岂是读一部书、听一回讲座、观一次展览即能明了?然则吾需道贺于君,取法之路盖自此伊始。

● 古往今来,艺术家乃因崇高人格与精湛作品而受人敬仰。否则,难抗历史之淘砺,亦非真正之艺术家也。

● 艺术风格颇具排它性与封闭性,即为优点,亦是局限。风格之排它性易让作品流于模式,风格之封闭性常使作者作茧自缚。

● 艺术风格不可刻意为之,更不可僵化呆滞。刻意之风格乃低格,僵化之风格为俗格,低格、俗格去高雅艺术远矣!

● 凡艺术作品,其所存之弊均可从作者之思想观念中找到答案。故而解决作品之弊病,须从观念入手。

● 余向来主张艺术创作以总体风格或总体情调为统帅,又使个体元素各具其形、各呈其态,予欣赏者以咀嚼和玩味之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