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桥梁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4[J].中国公路学报,2014,27(5):1-96.
[2]刘斐.近期桥梁安全事故深度调查与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14.
[3]刘美铭.桥梁事故分析[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3.
[4]《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中国公路交通学术研究综述·2012[J].中国公路学报,2012,25(3):2-50.
[5]陈红梅.钢筋混凝土桥梁病害分析及其维修加固[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1.
[6]陈峰.预应力桥梁结构耐久性与剩余寿命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1.
[7]吉伯海,傅中秋.近年国内桥梁倒塌事故原因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0,43(S1):495-498.
[8]徐洪涛,郭国忠,蒲焕玲,等.我国近年来桥梁事故发生的原因与教训[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11):90-95,176.
[9]耿波.桥梁船撞安全评估[D].上海:同济大学,2007.
[10]吴海军.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法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7.
[11]侯秀丽.桥梁工程重大坍塌事故调查与分析[D].长沙:中南大学,2006.
[12]金玉泉.桥梁的病害及灾害[D].上海:同济大学,2006.
[13]阮欣.桥梁工程风险评估体系及关键问题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6.
[14]孙晓燕.服役期及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桥梁可靠性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4.
[15]戴彤宇.船撞桥及其风险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
[16]王枫,吴华勇,赵荣欣.国内外近三年桥梁坍塌事故原因与经验教训[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7):73-76,13.
[17]彭卫兵,沈佳栋,唐翔,等.近期典型桥梁事故回顾、分析与启示[J].中国公路学报,2019,32(12):132-144.
[18]陈艾荣,潘玥,王达磊,等.大数据时代的桥梁维护与安全[J].上海公路,2014(1):17-23.
[19]梁冰.既有钢结构桥梁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4.
[20]刘菠.高速公路桥梁典型病害及建管养对策研究[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12.
[21]成丕富.桥梁结构连续倒塌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2.
[22]刘利.在役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病害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2012.
[23]张莉.桥梁工程坍塌事故风险分析与对策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11.
[24]何宇航.桥梁事故灾害分析及加固技术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10.
[25]王诗青.公路桥梁风险评估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0.
[26]余华丽.既有桥梁的检测与评估[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0.
[27]孙莉,刘钊.2000—2008年美国桥梁倒塌案例分析与启示[J].世界桥梁,2009(3):46-49.
[28]刘山洪,刘毅.桥梁病害种类及处理方法[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S1):902-905.
[29]白兴蓉.斜拉桥病害及成因分析[D].重庆:重庆交通大学,2008.
[30]耿波,王君杰,汪宏,范立础.桥梁船撞风险评估系统总体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7(5):34-40.
[31]龚晓进.石拱桥病害分析及维修加固方法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7.
[32]张喆.桥梁安全性评价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6.
[33]刘志斌.公路桥梁养护管理体系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5.
[34]宗海.环氧沥青混凝土钢桥面铺装病害修复技术研究[D].广州:东南大学,2005.
[35]熊文.桥梁养护管理对策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2004.
[36]肖玉辉,沈立宏.混凝土桥梁病害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外公路,2004(1):39-42.
[37]胡汉舟,叶梅新.桥梁事故及经验教训[J].桥梁建设,2002(3):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