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画以上
316.蜀漆散
蜀漆散方治疟病,但寒不热牝疟盛,
云母需烧二日夜,蜀漆要洗是去腥,
龙骨三味等分杵,先时半钱浆水送。
蜀漆(洗去腥) 云母(烧二日夜) 龙骨 各等分
上三味,杵为散,未发前以浆水和服半钱匙。(宋本此句后有“温疟加蜀漆半分,临发时,服一钱匕”)
疟病,多寒,或但寒不热者,此名牡疟(牡疟:牝为阴,牡为阳。寒多而热少者,是谓牝疟。据文义“牡疟”应为“牝疟”,方歌亦从之),蜀漆散主之,柴胡桂姜汤亦主之。
【宋】疟多寒者,名曰牡疟(牡疟:牝为阴,牡为阳。寒多而热少者,是谓牝疟。据文义“牡疟”应为“牝疟”,方歌亦从之),蜀漆散主之。
317.酸枣仁汤
酸枣二升先煮汤,茯知芎二甘一良,
枣仁先煎余后下,虚烦不眠回梦乡。
酸枣仁二升 甘草一两 知母二两 茯苓二两 芎䓖一两(一两:宋本作“二两”)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318.蜘蛛散
蜘蛛散方狐疝医,偏有大小时高低,
蜘蛛熬杵十四个,桂枝一两恰相宜,
白饮和服方寸匙,蜜丸或散均可依。
蜘蛛十四枚(熬(熬:宋本作“熬焦”)) 桂枝一两(一两:宋本作“半两”
上二味,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匙(以白饮和服方寸匙:宋本作“取八分一匕,饮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病人睾丸,偏有小大,时有上下,此为狐疝,宜先刺厥阴之俞,后与蜘蛛散。
【宋】阴狐疝气者,偏有小大,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319.鼻塞方
鼻塞蒲辛皂麻方,身痛发热喘面黄,
腹和无病其脉大,头痛鼻塞寒湿伤,
四味等分均为末,调和纳鼻取嚏康。
蒲灰 细辛 皂荚 麻黄
上四味,等分为末,调和,纳鼻中少许,嚏则愈。
湿家病,身上疼痛(身上疼痛:宋本作“身疼”),发热,面黄而喘,头痛,鼻塞而烦,其脉大,自能饮食,腹中和无病,病在头中寒湿,故鼻塞,纳药鼻中,则愈。
320.蜜煎导方
蜜煎导方导而通,津液内竭属阳明,
炼蜜如饴挺来捻,纳入谷道便轻松。
食蜜七合
上一味,纳铜器中,微火煎之,稍凝如饴状,搅之勿令焦著,可丸时,并手捻作挺,令头锐,大如指,长二寸许。当热时急作,冷则鞕。纳谷道中,以手紧(紧:宋本作“急”)抱,欲大便时乃去之。
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便虽鞕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王瓜根(王瓜根:宋本作“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321.薏苡附子散
薏苡附子散阳亏,胸痹缓急需阳回,
十五两薏十枚附,白饮和服寸匙喂。
薏苡(薏苡:宋本作“薏苡仁”)十五两 大附子十枚(炮)
上二味,杵为散,白饮服方寸匙,日三服。
胸痹,时缓时急者(时缓时急者:宋本作“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322.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十薏二附酱五掺,
肌肤甲错无积聚,肠痈腹急脉数参,
药末寸匙水煎煮,去滓顿服病自安。
薏苡(薏苡:宋本作“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
上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匙,以水二升,煮减半,去滓,顿服,小便当下血(小便当下血:宋本作“小便当下”)。
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皮急,按之濡如肿状,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肠内有痈也(此为肠内有痈也:宋本作“此为腹内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主之。
323.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治哕逆,橘竹二升量再议,
枣枚三十姜半斤,参一草五可补益。
橘皮二斤(二斤:宋本作“二升”) 竹茹二升 人参一两 甘草五两 生姜半斤 大枣三十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哕逆,其人虚者(哕逆,其人虚者:宋本作“哕逆者”),橘皮竹茹汤主之。
324.橘皮汤
橘皮汤治干呕哕,体寒气逆手足厥,
生姜八两橘皮四,下咽即愈沉疴绝。
橘皮四两 生姜半斤
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下咽即愈。
干呕,哕,若手足厥者,橘皮汤主之。
325.橘皮枳实生姜汤(橘皮枳实生姜汤:宋本为“橘枳姜汤”)
橘枳姜汤治胸痹,胸中痞塞或短气,
生姜半斤橘倍增,枳实三两更相宜。
橘皮一斤 枳实三两 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胸痹,胸中气塞,或短气者(或短气者:宋本作“短气”),此胸中有水气也,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皮枳实生姜汤亦主之。
326.鳖甲煎丸
桂本:
鳖甲煎丸治疟母,大黄牡丹与柴胡,
黄芩虫阿胶用,等分蜜丸细参悟,
每服七丸日三餐,清酒白饮择冲服。
宋本:
鳖甲煎丸疟母方,夏参葶一四蜂房,
丹芍五瞿桃二,十二甲硝六柴蜣,
余下三分胶姜葳,桂朴射韦芩鼠黄,
灶灰清酒熬鳖甲,绞汁煎药为丸良。
鳖甲 柴胡 黄芩 大黄 牡丹 䗪虫 阿胶
上七味,各等分,捣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清酒下,不能饮者,白饮亦可。(宋本方药组成与煎服法:鳖甲十二分,炙 乌扇三分,烧 黄芩三分 柴胡六分 鼠妇三分,熬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一分 石韦三分,去毛 厚朴三分 牡丹五分,去心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䗪虫五分,熬 阿胶三分,炙 蜂窠四分,熬 赤消十二分 蜣蜋六分,熬 桃仁二分)
问曰:疟病以月一发者,当以十五日愈,甚者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必有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
【宋】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如何?师曰:此结为癥瘕,名曰疟母,急治之下,宜鳖甲煎丸。
上二十三味,为末,取锻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候酒尽一半,着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漆,绞取汁,内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千金方》用鳖甲十二片,又有海藻三分、大戟一分、䗪虫五分,无鼠妇、赤消二味,以鳖甲煎和诸药为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