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证据与“被告”
吃完饭,呱呱又想赖在电视机前不走了。
这怎么可以啊?黄金时间要抓紧时间学习呀!
于是,我走上前尽量和蔼地说:“一看电视就会上瘾的,赶紧学习去!”
呱呱虽然嘴上说“好的好的”,可是你看她那样子,手握遥控器,就像握着一束鲜花,眼睛盯着屏幕上那个最近人气很火爆的明星,好像要随时冲上前去给他献花似的。
“一个演员,不好好演戏,唱什么歌啊?”我用余光看看呱呱,有点儿愤愤地说。
呱呱没反应,她盯着那个明星,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没办法,我只好走上前去,苦口婆心地劝导:“呱呱,妈妈不是强迫你学习,可要想考个好高中,这样怎么行呀?快学习去!”
“马上,马上!把这首歌听完就走!”呱呱一边侧着头,一边把挡住她视线的我往旁边拉。
“呱呱,我最反对你看电视了,一看就上瘾。听了第一首,还想听第二首,没完没了。你干脆就别看,也就没什么念头了,你学习起来就会安心了……”
“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烦死了……”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呱呱就把遥控器一扔,双手捂住那对大耳朵叫道。
刚夸完,你看看,又开始炸锅了!
“老妈,你烦不烦啊,我只是想听听那个明星的歌唱得怎么样。听完了,我就会心满意足地去学习。如果只听到一半,就让我立即去学习,我还能学得进去吗?听一首歌能占多少时间啊,你干吗要喋喋不休的?我的耳朵都要被磨出茧子了!”
“我哪里喋喋不休?”我满脑疑惑,无可奈何地说。
“你还没有喋喋不休?”
呱呱放下双手,一边冲我嚷嚷着,一边从牛仔裤的裤兜里,像变魔术似的掏出一个小东西来。
啊,一部微型采访机,是她爸爸的。她爸爸好久都没有用了,也不知她从哪里翻出来的。
“你好好听听吧,这里面都是你对我的教导,而且还是你最近一周来对我的教导,我都录下来了!”
说完,呱呱就按下按钮,微型采访机里传出了我的声音。
听了半天,不是我催她快点儿快点儿,就是叫她上课好好听讲;不是让她加件衣服,就是让她别看电视;不是说她写作业时头太低,就是嘱咐她打电话时间不要太长……
听完,呱呱把采访机递到我的手上,故作姿态地对我说:“如果你还听得不过瘾的话,那就拿去好好欣赏吧。”
“这是我吗?我哪里有这么啰唆!”我的自言自语,我的嘀嘀咕咕,全录进了这个小机器里!
到现在我才明白,呱呱这两天所谓“听得进去”,完全是她设计好的阴谋,她根本没在听,而是在录音。
“嘁,这还能有假?全都是你的经典老三篇!”
此时的呱呱,像个拿着证据的证人;而我呢,则像被发问的被告。
在这个鬼丫头诡诈的注视下,我讪讪地接过微型采访机,转身回了我的卧室。
难道我真的天天都向女儿重复着这些鸡毛蒜皮吗?
嘘,这句话可不能传到她的耳朵里去,否则,她更得意忘形了。
有时候,我特别嫉妒呱呱的奶奶,她曾和呱呱一起分享了许多呱呱成长的秘密。
呱呱有一本成长日记,那是她和她奶奶一起记下的。左边是文字,都是她的成长趣闻;右边是画的插图,不是一个小女孩儿在伤心地哭,就是一个小女孩儿在开心地大笑,旁边总有一个老奶奶陪着她一起哭、一起笑。
插图虽然画得很幼稚,但意思很明白。画中的小女孩儿和老奶奶,就是呱呱和她的奶奶。
日记一直记到她奶奶生病去世,那时呱呱已上小学五年级了。
我也曾向奶奶问过呱呱的秘密,她却一本正经地对我说:“那可不行,呱呱让我保密的,我得守信用。要不然,她就什么也不会和我说了。”
记得我当时咧嘴一乐,不屑地说:“哼,小毛孩子的那点儿事,也算是秘密?”
“就你这态度,孩子不会和你交心的。”奶奶当时警告我。
“唉!”想到这里,我叹了口气,看来我与孩子确实缺少沟通啊!
把采访机关掉,我又转念一想,现在呱呱明显成熟了不少,如果还让我重复奶奶与呱呱的那种沟通方式,不让呱呱笑死才怪呢!不行,我得换一种别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