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慌了手脚
我一走进初中的大门,还没有分清东南西北,就遇到了这么好玩儿的事。
两个同名同姓不同字的人,考进我们学校了,而且双双进了我们这个班。
老师在课堂上一提问,问题就来了。
那一天是语文课,语文老师姓汪,是一个刚大学毕业没几年的女孩子。
岁数大的老师,接新班前一般会先做一下自我介绍,然后就开始逐个点名,说是相互认识一下。
汪老师到底是年轻人,节奏就快多了。她一介绍完自己“姓甚名谁”后,就迫不及待地上新课。
可能是为了消除我们的陌生感和紧张感吧,汪老师净挑一些同学们能答上来的简单问题来提问。
汪老师讲课的声音,就像那涓涓小溪流,清澈而欢快。
正当我们沉浸在这美妙的“溪流”声中时,只见汪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后,就拿眼睛往讲台下搜索了一遍,又在花名册上查了一下,说:“霍杰,你来给我们讲讲?”
老师的话音刚落,“唰”的一下站起来了两个“霍杰”,并且异口同声地说:“可能是因为……”
男女声二重唱?
我转过头一看,哇,一个是头发差不多盖住了眼睛的男生“霍杰”,一个是梳着辫子的小女生“霍杰”。
“你们……你们……”漂亮的汪老师不知所措,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说,“你们都叫霍杰啊?”
“老师,我是霍元甲的霍,洁白的洁。”小女生急于表现自己,头上的小辫儿一翘一翘的。
“我也是霍元甲的霍,但是杰出的杰。”小男生嗡嗡地说,顺手抓了抓差点儿盖住了眼睛的头发。
“哦?!”全班同学和老师的声音一起碰撞了一下。
在此后的几天时间里,每当不知情的老师点“霍杰(洁)”的名字,这两位“同名同姓”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不愿意站起来。
“班里没有空位置啊?”通常是老师怀疑自己看错了,又低下头在花名册上检查一遍,等确认自己没有错时,老师的脸上微微泛红,那可能是生气的前兆。
“霍杰(洁)!”老师的声音明显提高了几个分贝。
迎着老师疑惑加生气的眼神,我们都会齐刷刷地问:“老师,您叫的是哪个霍杰(洁)呀?”
然后又参差不齐地进一步解释道:“一个是女的,叫霍洁,霍元甲的霍,洁白的洁;一个是男的,叫霍杰,也是霍元甲的霍,但是杰出的杰。”
说完,唯恐天下不乱的我们,笑得乱哄哄的。
这阵势搞得久经沙场的老师也慌了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