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霍”与“大祸”

“大霍”与“大祸”

在一个班里上课,“同名”闹剧时常发生,这可不是长久之计。

于是,有一帮好事者,包括我在内,开始了“游说”工作

我们先找到女同胞霍洁:“要不你改成霍英洁?”

“难听死了,或者人家还误会我是霍英东的妹妹呢!”霍洁柳叶眉一竖,把我们吓得倒退一步。

“要不,就改成霍小洁或者霍洁洁?”不识时务的我,又上前一步劝道。

“哼,我就喜欢我自己的名字,我才不会因为他而改我的名字呢,要改他改!”霍洁凶巴巴地吼道。

然后她又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说:“还是你爹妈高明,给你起名叫林呱呱,全国也找不出几个来。”

她哪里知道,我对这个名字怨气冲天呢!

没辙,我们这一帮人,又浩浩荡荡地向男生霍杰围过去。

“不行,名字虽然只是个代号,但那也是爹妈给起的,被七大姨八大姑叫顺口了的,哪能是你们嘴皮动动就改得了的呢?再说了,现在改名字还要经过好几道卡呢;再说了,如果不顺利,等更改手续都办妥了,我也该毕业了;再说了,这样折腾,麻不麻烦呀?再说了……”

“打住,打住,再来几个‘再说了’,我们这一帮说客都要听烦了。”尤其是果青,还没听完,就大叫着抱头“逃跑”了。

不愿顺应民意,不愿改就不改吧,我们也没招儿,反正老师有老师的招儿,同学有同学的招儿。

英语老师利用得天独厚的优势,一下子就解决了这个难题,而且叫起来还抑扬顿挫,具有节奏感:

“Girl——霍洁!”

“Boy——霍杰!”

其他老师,比如数学老师、地理老师、历史老师等都一律简单而生硬地这么叫:“男霍杰、女霍洁。”

就像我们在“老师”前面加上“数学”“地理”一样,以科目名称区别,不以姓来区别,倒也方便。

唯独喜欢咬文嚼字的语文老师麻烦。她说:“男霍杰、女霍洁,难听死了,况且叫时间长了,人家还以为你们俩改成‘南’姓和‘吕’姓了呢。要不然,就叫霍杰男、霍洁女吧。”

下了课,我们找来《百家姓》翻了翻,果然有“南”姓和“吕”姓。这说明老师说的话还是有根据的,对两位同“名”同姓者还是负责任的。

同学们选用的招儿,当然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那就是简单明了:男的大几个月,那就叫“大霍”;女的小几个月,那就叫“小霍”。

这样一来,除了老师和同学的偶尔疏忽外,这两个同“名”同姓者,再也没有答应错过。

可是,不久,麻烦又来了!

有一次,我送本子到办公室,数学老师,也就是班主任,也就是女生们说的那个“眼神杀手”梁老师,头也不抬地对我说:“叫霍杰(洁)来一趟。”

我眼看着门外走廊上大霍在仰着脸“咕嘟嘟”地喝矿泉水,我赶紧问了一句:“老师,是男霍杰还是女霍洁?”

“男霍杰。”老师依然头也不抬地在作业本上画钩画叉。

我急急地对门外喊:“大霍!”并打手势让他过来。

大霍到了,我又急急地对老师说:“来了,老师,大霍来了!”

“什么大祸?”老师大吃一惊,把脸仰了起来,把笔停在了半空中。办公室里的其他老师也都张大了嘴巴。

“大霍就是大霍,不是你让我给你找大霍的吗?”我一脸茫然。

看着男霍杰走了进来,数学老师哈哈大笑起来,那小眼睛都眯成一条小缝儿了。

“我还以为是‘大祸临头’的那个‘大祸’呢,原来是你们叫霍杰的那个‘大霍’呀!”

其他老师也都笑弯了腰,跟我们在课堂上发生的爆笑没什么两样。

看来,不到初中毕业后各奔东西,这同名同姓的好戏是收不了场的。

当我把这些事讲给我老妈听时,她哈哈大笑起来,完了之后,居然迅速地板起脸来教训我:“以后,你们要把心思用在学习上,不要花那么多心思去钻研那些没有意义的事情!”

什么叫没有意义的事情?有趣的事情、好玩儿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哼,她一定忘记了在她的成长过程中,也曾经历过这么有趣的同名同姓的故事。

我也懒得提醒她!

等下次某一个李莉再打电话来,我依然不问清楚是哪个李莉,等她翻她的小本子时,我再来反驳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