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心态
第二天下午,我跟着人群准时走进了初一(3)班的教室。
我所说的人群,是指家长们。
初一年级一共10个班,每个班按40个人算,也应该有400多个学生了,有了400多个学生,那么今天到会的,也应该有400多个家长。
按照呱呱的说法,我这算的是一道简单数学题。
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一张孩子的期中考试的分数条,还有一张分数所对应的评级表,自己的孩子的成绩是属于A档、B档、C档还是D档,都一目了然。
在成绩面前,呱呱的冷静居然传给了我。
我快速看了一下呱呱的评级:综合评级是“B档”。
嗯,跟我预想的差不多,名次中不溜儿,还偏上一点儿!
呱呱的成绩没有大起大落,我也就没有受到什么刺激,但我打心底还是希望她能更上一个台阶,杀进A档。
知道了呱呱的成绩,我的心定了一下。无聊的我,开始打量起各位家长。
这是孩子刚上初中的第一次家长会,所以,家长们还没有机会“打成一片”。
不过,谁的孩子考得好,谁的孩子考得不好,从各位家长的面部表情就可以猜得出来。
我把胳膊肘支在课桌上,双手支着下巴,扫视着周围的环境。
座位几乎都坐满了,可见父母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
坐在我左边的是一位高大魁梧的男性家长,不过,他帅气的脸上挂着一丝丝的谦卑。
他坐在小小的座位上显得有点儿局促,我觉得他是想把腿伸得直一点儿,但又怕自己“出人头地”。
看着他那灰头灰脸的样子,就知道他孩子的成绩不是很理想。
我没有对他产生同情,却无端地同情起他的孩子来。
这种爹,据我判断,大概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回去与孩子促膝长谈,让孩子下回考得更好;另一种是会经常对孩子施加压力,比如“你考得这么差,怎么还有心情玩”,或者“你考得这么差,怎么还跟我要这要那”。
正想着,教室外传来一阵铜铃般的笑声,还夹杂着跟老师们的问好声。这笑声和问好声,给略显沉闷的气氛注入了一丝活力。
大部分家长不禁把眼睛从评分表上挪开,好奇地盯着门口看。
在众人的目光下,只见一位女士极其自然地、微笑着走进教室,步伐迈得很有风度,一副踌躇满志的样子,招来各位家长羡慕的目光。
不用说,这位母亲的孩子一定是个“好”学生。
说句实话,我从内心深处还是挺羡慕她的。
呱呱如果能拿到“A档”的评级,我也一定是谈笑风生的那种家长。
正在胡思乱想之际,一个小巧玲珑的人,旋风般落座在我的右侧。
“噢,你好!”
等我回过神,对方已向我发出了轻柔的问候。
“嗨,你好!”我也热情地向她回应道。
她跟我住在一个大院里,是果青的妈妈。
在孩子上幼儿园时,我们经常一起去接孩子,孩子在一边忘我地玩,我们在一边火热地聊,友情一直不错。但是,自从孩子不用接送后,我们就几乎没有见过面。
打过招呼后,我们各自就不再说话,而是认真地看起分数条来。

还好,她和我一样,算是不卑不亢的那一类家长。其实,不卑不亢的前提是孩子的评级没有太高,倒也没有太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