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序
总 序
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老师们早就筹划着把大家的学术成果汇编成一个系列,分期分批出版一套《东华人文学术文库》(以下简称《文库》),以及时反映大家的学术成果。2008年,《文库》第一辑《论现代科技的社会功能》、《明清科技史料丛考》、《辛亥革命与民初政治转型研究》、《近代中国金融业的转型与成长》等4本专著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9年至2010年,《文库》第二辑将陆续推出。比起第一辑,第二辑数量更多(第二辑计划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9本);内容更广泛,涉及哲学、行政管理学、中国近现代史、科学技术史;作者面更宽,除教授外,还有年轻的博士、副教授。《东华人文学术文库》的连续推出,标志着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可持续发展。这套丛书将同步记录着东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轨迹,并随着东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壮大而不断拓展下去。
200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是《文库》出版的宗旨所在。《文库》将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目标,以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学术观点、理论体系的创新为任务,努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东华大学学科建设,为高校文科教育发挥思想库作用。
东华大学是以工科见长的全国重点大学。根据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东华大学直面挑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在保持特色学科发展优势、重点突破的同时,努力创建了一条以工为主,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道路。
在此大背景下,近20多年,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教师们以发展为第一要务,聚焦学科建设,加强内涵发展,赶超学科前沿,努力提高东华人文学科水平,使东华的人文社会科学取得长足进展。
现在,经过多年的学科建设,东华大学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水平已有相当雄厚的基础。近年内,本学科教师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行政管理》、《理论前沿》、《学术月刊》、《现代法学》、《史林》等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专著数十本。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中国近现代史、行政管理等学科领域形成一批有较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承担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社科基金等科研项目,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研奖、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优秀教材等教学奖。目前已形成虚拟哲学与科学认识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科学发展观研究、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研究、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研究、科技文化与技术思想史研究等研究方向。
人文社会科学的生命力在于把握时代脉搏,对重大现实问题及时做出深切思考,以反映时代精神的现实问题作为学科前沿所要回答的问题。近年来,东华大学人文学院的教师在辛勤从事人文社会科学前沿问题研究的同时,努力抓住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热点问题,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对重要理论问题进行研究,涌现出一批批研究成果。《文库》推出的学术专著正是这些研究成果的一部分。这些专著凝聚着东华大学人文学院老师多年科学研究的心血,反映着他们最新研究心得,是东华人文社会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的一个缩影。
《文库》出版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东华人文学人的学术成果,更为重要的是展现这些有形文字背后的无形的学术精神,诸如:勇于创新的开拓精神;勤于耕耘的踏实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永不知足的进取精神等。这些精神,将伴随着《文库》的不断延续而延伸、发扬光大。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领域宽广,内容博大精深,研究课题永无止境,因而《文库》为我们开辟了一个宏大的研究平台。《文库》的推出,并不祈求在短时间内去穷尽这浩瀚的研究领域,而只是期望创造一个持续不断、坚持不懈的研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希望能为读者提供更多、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文库》的出版受到东华大学学科建设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鼎力相助,在此谨向一切为《文库》出版付出辛勤努力的领导和同仁表示衷心感谢。
《东华人文学术文库》编辑委员会
2009年10月于东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