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安全:不容乐观
中国能源安全:不容乐观
●您已经在前面谈过美国为了自身的能源安全而不惜发动战争,那现在您能不能谈谈我国的能源安全的现状?
〇这也是我正想谈的内容。总体上看,我国能源安全不容乐观。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所引致的能源消费需求急剧扩大,受国内能源后备资源相对不足及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压力加大,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首先,我国的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我国的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76.2%,下降到2002年的66.3%。但近年来,煤炭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有所上升,2006年达到69.4%,而发达国家这一比重平均只有21%左右。[1]然而,煤炭的传统使用方法具有灰渣多、污染大、运输困难、燃烧发热率不高等缺点。不幸的是,我国的煤炭约90%用于直接燃烧,这种方式对大气造成了严重污染,全国二氧化硫和烟尘的80%为燃煤所致,成为造成酸雨、酸雾,引发呼吸系统疾病,导致农业减收的重要原因之一;燃烧释放的二氧化碳,诱发和加剧地球的温室效应,危及生态平衡与人类生存。
其次,我国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不容乐观。截至2006年,我国石油资源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仅为20.43亿吨,天然气资源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为24 490亿立方米。国土资源部发布的《2009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指出,2009年我国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达11.2亿吨,是建国以来第七次也是连续第4年年度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0亿吨。然而,这些新探明的石油和天然气相较于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需求也只是“杯水车薪”。我国目前的石油、天然气产能也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和社会需要,有关专家预测我国石油消费2010年为3.25亿吨;我国进口原油2015年约为1.65亿吨。俗话说得好,“坐吃山空”。我国的这点石油、天然气资源完全不能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我国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将很大程度上依靠从国外进口,这必然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确实让人担忧。
最后,我国开发的新能源占总能源中的比例非常小。由表11-1所列的数据,我们会发现我国的能源结构仍然是以煤炭、石油、天然气三大能源为主导,而这三种能源的使用都会极大地污染环境。而在当今这样一个“低碳”世界,我国正在遭受发达国家有关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指责。因此,如果中国未来不花大力气调整和改善能源结构,那么能源生产消费的环境安全影响将极其令人忧虑,且社会和经济成本也会明显上升。
表11-1 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3]
●通过您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分析,确实也让我们感到不安。据我所知中国与俄罗斯在能源合作方面,也是屡屡遭到俄罗斯的“戏弄”,特别是关于油气管道的走向问题,总是迟迟不决,让人不解!
〇其实,这也没什么好“不解”的。众所周知,俄罗斯利用能源(特别是石油与天然气)为其外交政策服务,力求通过能源外交获取最大的政治经济利益,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能源外交政策。我相信在未来的能源合作中,俄罗斯还会“一如既往”地打他的能源牌。想想我国的情况,既不像俄罗斯那样,真正是“地大物博”,也不像美国那样在海外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确实要在这场能源博弈中慎重行事,在夹缝中求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