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疗法》简介
《拍打疗法》这本书是由赵焰,韦丹创作的,《拍打疗法》共有101章节
1
前 言
前 言 中国传统医学,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医学这个伟大的宝库,是由无数精妙绝伦,疗效神奇的独特疗法所...
2
第一部分 【拍打疗法简介】
第一部分 【拍打疗法简介】 ...
3
一、什么是拍打疗法
一、什么是拍打疗法 拍打疗法,就是用手的不同部位,如手掌、手指、小鱼际、掌根、拳面、拳背、指尖等,按照不同的手形和动作,或者运用各种工具,在人体的某些部位上,如...
4
二、拍打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二、拍打疗法的起源和发展 拍打疗法最早起源于何时,如今已无法考证。但它正如推拿疗法的起源一样,是人们在早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摸索出的一套方法,可能比药物的产生更早...
5
三、拍打疗法的治病原理和治疗作用
三、拍打疗法的治病原理和治疗作用 拍打疗法之所以能治疗许多疾病,其治病的原理,离不开中医学的基本理论。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和谐的有机整体,人体包含着广泛的阴阳...
6
四、拍打疗法的种类和手法
四、拍打疗法的种类和手法 拍打疗法的种类并不复杂,而我们运用手掌、拳面、拳背、手指、指尖、小鱼际等部位,或运用桑枝棒、盐袋、黄豆袋等工具,以各种各样的手形动作,...
7
五、拍打疗法操作的基本要领
五、拍打疗法操作的基本要领 拍打疗法是从推拿疗法中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所以拍打疗法与推拿疗法在操作上有许多相似的特点。推拿手法强调持久、有力、均匀、柔和从...
8
六、拍打疗法的实施部位和体位
六、拍打疗法的实施部位和体位 拍打疗法实施的部位非常广泛,不同的部位,拍打时产生的效果各不一样。这些部位之间又通过经络互相联系,从而达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下面分...
9
七、拍打疗法的实用操作程序
七、拍打疗法的实用操作程序 拍打疗法在操作时一般采用如下的程序: 首先,对疾病作出明确的诊断,根据所诊断疾病的需要,选择治疗的部位、经络和穴位。取穴时常采用局部...
10
八、拍打疗法与经络穴位的关系
八、拍打疗法与经络穴位的关系 拍打疗法离不开经络与穴位的,可以说经络和穴位是拍打疗法施术的主要部位。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是人体的联络系统,它遍布全身,将体内外以...
11
九、拍打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九、拍打疗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拍打疗法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特别是骨伤科的许多不同类型的疾病。病症涉及...
12
十、拍打疗法的注意事项
十、拍打疗法的注意事项 (1)治疗室要保持空气流通清新,还要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可太冷,也不可太热,冬天房间里要暖和,夏天房间里要凉爽。 (2)医师在操作前要修剪...
13
第二部分 【病症治疗】
第二部分 【病症治疗】 ...
14
一、感冒
一、感冒 病症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伤风”。临床上以恶寒,头痛,鼻塞,流清涕,周身四肢酸楚疼痛,咳嗽吐稀痰,无汗,脉浮紧,舌苔薄白;或发...
15
二、咳嗽
二、咳嗽 病症 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临床表现为咳嗽吐痰,头痛寒热,脉浮,苔薄;或是咳嗽吐痰,胸脘痞闷,纳呆食少,脉濡滑,苔白腻;或咳嗽胸胁引痛,...
16
三、哮喘
三、哮喘 病症 一种痰鸣气喘之疾患,发作时喉中痰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常发于夜间或清晨,常在接触到刺激性外源物时而诱发,患者常有胸闷、窒息感、咳嗽、呼气延长、喉...
17
四、中暑
四、中暑 病症 中暑是夏季在烈日或高温环境下劳动、生活或活动,因暑热侵袭,致邪热内郁,体温调节功能失常,而发生的畸形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身热,胸闷烦燥...
18
五、呕吐
五、呕吐 病症 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而出现异味内容物从口吐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胃寒呕吐者,吐出清水稀涎,畏寒喜暖,苔白脉迟;胃热呕吐者,吐时酸苦味臭,口中秽...
19
六、呃逆
六、呃逆 病症 俗称“打嗝”,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胸闷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繁;不能自行控制,甚则妨碍说话、咀嚼、呼吸、睡眠等,其呃声或疏或密,间歇时间没...
20
七、泄泻
七、泄泻 病症 因感受外邪,或饮食内伤,致脾失健运、传导失司。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有灼热感,大便稀薄,甚至如水样;或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或大便时泻时止,反...
21
八、痢疾
八、痢疾 病症 痢疾为外感传染疾病,临床上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赤白脓血便等为主要证候。一般起病较急,以发热伴有呕吐开始,继而腹痛,呈阵发性,腹泻大便次数每日...
22
九、便秘
九、便秘 病症 排便频次减少,一般少于每周二次,粪便干结,排出的粪便有时呈羊粪状,排出困难并有痛苦,或者虽有大便,但排便不畅。这是因为粪块在直肠内停留过久可以形...
23
十、眩晕
十、眩晕 病症 由风阳上扰,痰瘀内阻或脑髓不充,脑窍失养所致。临床表现为头晕眩转,两目昏黑,泛泛欲吐,甚者如欲倒地现象,兼耳鸣耳聋,恶心呕吐,汗出身倦,肢体震颤...
24
十一、失眠
十一、失眠 病症 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导致不能获得正常睡眠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不易入睡或少睡,或睡而易醒,甚至彻夜难眠。其因病不同而各有兼证...
25
十二、惊悸
十二、惊悸 病症 又称心悸、怔忡。是由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致心跳异常,自觉心慌悸动不安的病症。临床表现为心中悸动,时发时止,善惊易恐,坐卧不安,多梦易醒;或面色...
26
十三、汗证
十三、汗证 病症 由于人体阴阳失调,营卫不和,汗液外泄失常的病证。临床表现为自汗,汗出恶风,身体酸软,寒热;或面色白,恶寒,动则汗出;或蒸蒸汗出,口渴喜饮,面赤...
27
十四、肺痈
十四、肺痈 病症 肺痈是肺部发生痈疡、咳唾脓血的病症。主要由风热病邪阴郁于肺,蕴结而成,或因嗜酒或嗜食煎炸辛热厚味,燥热伤肺所致。临床表现有发热寒战,咳嗽、胸痛...
28
十五、吐衄
十五、吐衄 病症 肺肾阴虚,或素体阴虚,经行时血气旺盛,气火上逆,灼肺伤络,络损血溢,以致吐衄。临床表现为口中或鼻中出血,或发热咳嗽;或口渴,烦热便秘;口苦胁痛...
29
奇方妙法
奇方妙法 蔓菁汁:用生蔓菁适量捣汗饮服,立即就能止血。 鱼鳔:鱼鳔100~150克,水煮文火熬,鱼鳔胶溶化成羹,分4~5日食完。用时加热温化。 ...
30
十六、黄疸
十六、黄疸 病症 系感受湿热等病邪,阻滞肝胆,气机受阻,疏泄失常,胆汁外溢所致。主要临床表现为目赤、身黄、小便黄赤。若湿热黄疸、面色黄而鲜明,发热,口渴,小便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