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疗法与经络穴位的关系
八、拍打疗法与经络穴位的关系
拍打疗法离不开经络与穴位的,可以说经络和穴位是拍打疗法施术的主要部位。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是人体的联络系统,它遍布全身,将体内外以及脏腑和各组织器官联系起来,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经络可分为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任脉和督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十四经脉是经络中最主要的部分,也是拍打疗法在临床上应用的主体。穴位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交会通达体表之处。穴位有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下面就拍打疗法对十四经脉的作用分述如下,而各穴位在拍打疗法中的作用、十四经脉的循行和人体穴位的位置,则见本书后附录。
拍打手太阴肺经,可治疗咳嗽、哮喘、胸闷、胸痛、肩背痛、手臂痛、头痛、眩晕、咽喉痛等疾病。
拍打手阳明大肠经,可治疗头痛、牙痛、发热、咽喉痛、手臂痛、面瘫、耳鸣、腹痛、高血压、水肿、偏瘫等疾病。
拍打足阳明胃经,可治疗面瘫、目赤肿痛、流涎、牙痛、头痛、咽喉肿痛、气喘、腹泻、便秘、腹痛、月经不调、腰腿痛、下肢麻木痿软、下肢瘫痪等疾病。
拍打足太阴脾经,可治疗胃脘痛、腹胀、腹痛、肠鸣、腹泻、便秘、痔瘘、呕吐、痢疾、失眠、遗尿、癃闭、月经不调、膝关节痛等疾病。
拍打手少阴心经,可治疗胸痛、胸闷、肘冷麻痛、心悸怔忡、头晕、咽喉痛、舌强不语、真心痛、失眠健忘等疾病。
拍打手太阳小肠经,可治疗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昏迷、乳少、颈项强痛、耳聋、目翳、牙痛、肩臂肘腕指痛、黄疸、上肢瘫痪等疾病。
拍打足太阳膀胱经,可治疗头痛、失眠、项强、鼻塞、肩背痛、腰腿痛、发热、咳嗽、伤风、胸闷心悸、呕吐、盗汗、黄疸、消化不良、遗精、月经不调、癃闭、半身不遂等疾病。
拍打足少阴肾经,可治疗头痛、腰腿痛、高血压、腰膝酸软、遗精、阳痿、月经不调、足跟痛、痛经、癃闭、泻泄、便秘、睾丸肿痛、癫狂等疾病。
拍打手厥阴心包经,可治疗心痛、心悸、呕吐、胃脘痛、癫狂、胸胁痛等疾病。
拍打手少阳三焦经,可治疗头痛、肘臂痛、疟疾、消渴、耳聋等疾病。
拍打足少阳胆经,可治疗偏头痛、感冒、失眠、项强、肩背腰腿痛、髋关节炎、眼胀痛、乳胀等疾病。
拍打足厥阴肝经,可治疗头痛、眩晕、高血压、癃闭、月经不调、腹痛、泻泄、疝气、胸胁痛等疾病。
拍打任脉,可治疗胸腹痛、咳痰、癫痫、心痛、胁肋痛、腹痛、痛经、泻泄、遗尿、胃脘痛、腹胀、遗精、阳痿等疾病。
拍打督脉,可治疗感冒、发热、颈项强痛、落枕、腰背痛、高血压、昏厥、脱肛、便秘、牙痛、脑瘫、惊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