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打疗法的实施部位和体位

六、拍打疗法的实施部位和体位

拍打疗法实施的部位非常广泛,不同的部位,拍打时产生的效果各不一样。这些部位之间又通过经络互相联系,从而达到局部与整体的统一。下面分别介绍拍打的各种部位和功用:

(1)头部:头部穴位非常丰富,拍打头部可使振动深入传导,扩散到整个脑部,可激发脑细胞的活力,促进脑部血液循环,调节血流量,改善大脑的营养供给。起到清脑爽神,解除疲劳的作用。可治疗头痛、头晕、耳鸣、耳聋、视力减退、失眠、健忘、面瘫、中风偏瘫、脑瘫、脱发、感冒等许多疾病。

(2)面部:用轻柔的叩击手法拍打面部,可促进面部新陈代谢,消皱祛斑,保持颜面红润光泽和皮肤之弹性。还具有益神醒脑,调护五官的作用。可用于美容护肤及治疗面瘫、视力减退、斜视、耳鸣耳聋、鼻炎、鼻塞、牙痛、失眠、头痛等。

(3)颈部:颈部是许多重要器官所在之处。拍打时特别应注意手法轻柔和缓。颈部施以合理的拍打,可调理气机,舒筋活络,滑利关节,解痉止痛。常用于治疗颈椎病、落枕、头痛、头晕等症。

(4)胸部:胸部由胸廓、胸肌保护着胸腔里的心、肺等脏器。拍打胸部可促进呼吸,增强心肺功能。可治疗心肺疾患、岔气、乳腺疾患等。

(5)腹部:为消化、泌尿、生殖器官所在之处。拍打腹部具有舒肝理气、健脾和中、化气利尿、培元固本等作用。可治疗腹痛、泻泄、便秘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6)背腰臀部:拍打该处具有调理五脏六腑,改善腰背肌劳损,增强脊柱功能等作用。常用于治疗腰背酸痛、急性腰扭伤、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还用于机体保健和增强免疫力。

(7)肩臂部:拍打该部位具有舒通气血,滑利关节等作用。可治疗肩周炎、手臂麻木、网球肘等疾病。

(8)下肢部:拍打下肢部可改善其肌肉的张力和韧带的弹性,增强站立和行走的功能。可治疗下肢瘫痪、坐骨神经痛、下肢肌肉疲劳、腓肠肌痉挛、踝关节扭伤等疾病。

实施拍打疗法时,要根据拍打的部位和方法的不同,选用不同的体位。使拍打操作方便,并能使患者舒适地保持一定的时间。常用的拍打体位有: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俯伏坐位、仰靠坐位五种(见图)。

img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