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水肿

十七、水肿

病症

由于外感风邪、水湿浸渍、疮毒内陷以及劳倦内伤、饮食所伤等,导致肺失通调、脾失转输、肾失开合、膀胱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停留,外溢肌肤。初起面目微肿,或足跗微肿,继而肿于四肢,甚或全身,皮肤光泽,按之没指。如属阳证,多为急性发作,兼寒热咳嗽,胸闷,或身体困重怠;如属阴证,则发病多由渐而始,兼面色苍白,不思饮食,腰酸楚,形寒肢冷,神疲,舌淡,苔白,脉沉。

治疗

主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肺俞、脾俞、三焦俞、肾俞、水分、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合谷。

辨证:面部肿胀加水沟;四肢肿大加偏历、阴陵泉。

方法:首先拍抓后背部,以微痛为度;然后拍击大椎、大杼、膏肓、神堂,以酸胀为度;再点旋肺俞、脾俞、肾俞、三焦俞。反复拍旋水分、气海,以热力深透为度;再点击足三里、合谷、三阴交;然后按辨证治疗;最后用桑枝棒击打背部结束。

奇方妙法

田螺车前子膏:大蒜、田螺、车前子各等份,熬成膏。摊贴在肚脐上,水即除,随大小便排泄出去,几天就能痊愈。

蒲公英汤:蒲公英根15克,水煎服。

img61

img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