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模式探析

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模式探析

时间:2023-05-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河北省唐山市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贯彻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逐步探索出了几种较为成功的模式。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基本模式探析

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共同发展,是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必经阶段和重要内容。只有消灭城乡、工农、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这三大差别,消除了旧的分工,才能使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特征,党的十八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河北省唐山市在城乡一体化实践中,贯彻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逐步探索出了几种较为成功的模式。

一、新型工业化带动城乡一体化

新型工业化带动城乡一体化即利用既有的资源优势,改变原来粗放型的发展模式,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里所谓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2)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3)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4)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长期以来迁安市依托原有的资源优势,采取粗放型的经营模式,使得大量可供利用的有限资源被浪费,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的需要,于是迁安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有关政策决议的基础之上大胆创新,采用集约型的生产方式,使得本市域的铁矿资源获得了较好利用。

二、稳定农业,发展工业,农工并举实现城乡一体化

运用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走农工一体化之路。应当说,在传统农区发展工业化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现实条件下,鼓励农村在坚持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土地合理流转,尽快实现土地的有效、集约运用,乃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要注重用工业化的理念管理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扶持特色种植、规模种植,发展现代农业。由此,一方面培育和壮大一批从事特色种植、规模种植的农户,即优势农户,示范带动和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另一方面创造条件,让一部分农民在家门口实现“非农”就业转移,增加收入。

乐亭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道路,在保证农民群众土地承包权利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明显成效。[43]全镇近两年通过“空心村”治理,共复耕土地2000亩,拥有大型机械84台(套),百亩以上的种植大户达70余户。吸纳农村劳动力组成机械收割队、农药喷洒队等,为种植大户服务。可以肯定,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是实现农业与工业一体化所必需的。

瞄着特色上工业,加快农业资源的产业化进程。农区工业化把农业变为工业的“第一车间”,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形成以工哺农新格局。近几年,随着工业化步伐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已发生深刻变革,适合各地特点的特色农业、优势农业发展迅猛。在这种条件下,发展乡镇农副产品加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可谓正逢其时。乐亭镇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强力实施“三抓”(抓企业家、抓经济能人、抓优势农户)带动战略,以关键的少数人带动重要的多数人,以少数企业家创业带动多数人就业,从而实现了农业与工业的互利双赢。[44]

三、城市发展、以城带乡,乡村融入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

以城带乡,乡村融入城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即利用城市近郊的地域优势,通过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本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

开平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其地处唐山市近郊的地理区位优势,在发展理念上推行“城乡等值”,即通过消除城乡差别,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均衡实现,提升农村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使在农村生活和在城市一样舒适方便,价值一样体现。同时,在发展思路上,坚持试点带动、分步实施,重点分两个层面、三个一批。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将与市中心区相邻的开平镇、越河镇、郑庄子镇、栗园镇,与城区一体规划、一体建设、一体管理,加快农村向城市、村向社区、农民向市民的转变;第二个层面,重点推进洼里镇、双桥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开展文明生态村镇创建,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整体建设水平。三个一批:一是转变一批,将与市中心区的结合部和开马周边地区,尤其是开平镇、越河镇、郑庄子镇镇政府所在地及其与市中心相邻的村、栗园镇与陡电、荆各庄矿大中企业及其所属社区相邻的村,作为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域,实现重点区域率先融入城市中心;二是提升一批,对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如税西、税中、小屈庄、李各庄、贾堰子等,不断提升建设水平,实现城乡等值化发展;三是改善一批,对经济基础薄弱的村,以“三化”建设和“六个起来”为切入点,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45]

四、依托港口优势,以港口建设、新城区崛起带动城乡一体化

依托港口优势,以港口带动城乡一体化,即利用唐山市近海优势,依托港口,发展对外进出口贸易和近海养殖业,同时发展一批集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港城游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景区。

曹妃甸新区位于唐山市的南部沿海,港口建设发展为以传统农业为主的曹妃甸新区发展临港经济带来大好机遇。该区在着眼建设曹妃甸工业区后方服务基地和冀东油田生活基地目标下,下大力气推进城市开发建设,累计启动财政资金近3亿多元、吸引社会资金20多亿元、完成城建工程150多项。在加快城市设施建设和公用事业发展的同时,以文明生态村镇创建为抓手,加快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极大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共创建市级文明生态村31个,八农场进入“全国文明村镇”行列。积极发展旅游观光农业,开发建设了“落潮湾”“恒行蟹园”等一批集湿地旅游、农业观光、港城游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自然生态景区。大力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星级宾馆、大型商务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城市服务业,同步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目前从事服务业的农村务工人员达到8000人,年人均收入超万元。[46]

五、以企业为主导,加快小城镇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以企业为主导,加快小城镇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即依托大中型企业,促进农工业发展,带动小城镇建设,从而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丰南区黄各庄镇对本乡镇建设进行了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现代化小城镇,形成了行政文化中心区、商贸服务区、居民住宅区和惠达工业园区等四个功能区,并初具规模。该镇以城镇化为带动,着力推进“两个集中、一个转移”(即产业向园区集中、人口有序向城镇集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全面促进了镇村融合、共同繁荣。占地3平方公里的惠达工业园区,吸引发展前景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进入园区发展,初步形成了卫生陶瓷、塑料制品、机械制造煤化工等产业集群,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达11500个,职工年均工资收入15500元。同时,伴随农业经营方式向集约型、规模型、企业型的转变,大批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促进了农民进入企业、进入城镇务工经商。几年来,全镇累计投入1.25亿元实施沿街改造,建设商居楼12.6万平方米、市场5个,全镇各类三产服务网点累计达到2750家。并通过做好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发展各类经济大户136户,形成了文化用品、家具用品、蔬菜生产和交通运输等17个专业村,占全镇总村数的32%。目前,全镇从事非农产业人员达到2.1万人,占全镇劳动力总数的72%,非农收入已经成为全镇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占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5%。[47]

【注释】

[1]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26页。

[2]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新华日报》2010年4月8日。

[3]王震,王雅芹,唐欣:《从二元结构到城乡互动》,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第46页。

[4]孔祥利:《战后日本城乡一体化治理的演进历程及启示》,《新视野》2008年第6期。

[5]卢中华,王郡华:《城乡一体化的国际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临沂师范学院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

[6]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0页。

[7]黄序:《法国的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及启迪》,《城市问题》1997年第5期。

[8]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1页。

[9]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1—32页。

[10]王雅芹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6—37页。

[11]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3—34页。

[12]王雅芹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7—38页。

[13]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4页。

[14]李勤,张元红,张军:《国外城乡统筹实践及启示》,《中国农经信息网》2006年11月2日。

[15]王雅芹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9页。(www.daowen.com)

[16]祝燕:《国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经济与管理》2012年第1期。

[17]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6页。

[18]李瑞光:《国外城乡一体化理论研究综述》,《农业经济学》2011年第17期。

[19]崔国玉:《思考外国城乡一体化模式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理论科技》2008年第9期。

[20]张晓雯:《统筹城乡发展:国外经验借鉴与启示》,《财经科学》2010年第3期。

[21]张向生:《国外城乡统筹理论与实践对我国的启示》,《世界之窗》2008年第3期。

[22]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38—39页。

[23]袁晓梅:《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世界农业》2012年第10期。

[24]刘婷:《巴西的土地问题与经济发展》,《拉丁美洲研究》2006年第2期。

[25]祝燕:《国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经验与启示》,《工会论坛》2012年第18期。

[26]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40页。

[27]尹广文:《污名与歧视:农民工社会身份和建构》,《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28]成都传媒课题组:《城乡一体化:成都的科学发展之路》,成都时代出版社2007年版,第18页。

[29]中共成都市委研究室:《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问答》,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30]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43页。

[31]谢金峰:《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做法与启示》,《经济研究参号》2008年第32期。

[32]王雅芹等:《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三农问题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45—46页。

[33]石丽敏,王忠良:《新农村建设加快苏州地区的城乡一体化——昆山、吴江两市四镇6个试点村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第6期。

[34]张雪纯:《昆山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上海农村经济》2012年第1期。

[35]王震,王雅芹,唐欣:《从二元结构到城乡互动》,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7月第1版,第25页。

[36]庄毅:《关于创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的调查与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2月6日。

[37]贺东航:《从内生型城市化到建构型城市化——我国城乡一体化中的晋江模式》,《东南学术》2007年第2期。

[38]于志明:《转变发展方式推进上海城乡一体化》,《上海农村经济》2009年第3期。

[39]黄冠华:《北京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思考分析》,《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40]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47—48页。

[41]成都市发改委:《成都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思路与实践》,《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

[42]王雅芹,吴继轩,张明杰:《统筹城乡发展关键时期农村民生的改善和提升》,《农村经济与科技》2013年第6期。

[43]王雅芹,王震:《土地流转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双重作用》,《改革与战略》2010年第9期。

[44]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99—100页。

[45]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100页。

[46]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101页。

[47]吴继轩等:《唐山市城乡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河北大学出版社2014年6月第1版,第101—102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