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下滑趋缓

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下滑趋缓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21993-2019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中国报协的年度统计数据对于摸清全国报纸印刷行业的市场底数,协调报纸印刷业技术和管理发展,提供报社和上级部门管理决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2020 年的印刷总量下滑,主要以出版版数减少为明显特征。

全国报纸印刷总量持续下滑趋缓

中国报协印刷工作委员会自1994 年起开展了全国性的年度报纸印刷量统计工作。根据统计数据,全国报纸印刷总量从1993 年的310 亿对开印张增长到2005 年时的1460 亿对开印张,其中1997 年至2004 年年均环比增长达到了两位数。2005 年以后报纸印刷总量快速增长告一段落,开始出现连续数年的起伏变化,在2011 年达到历史最高点1678 亿对开张。自2012 年起,总印刷量持续下降,下降幅度都比较大,其中2015 年和2016 年达到15%以上的降幅,2017 年和2018 年下滑幅度明显回落,但至2018 年印刷总量已经相较2011 年跌去一半有余。

2019 年度全国报纸总印刷量为689 亿对开印张,较2018 年的781 亿对开印张再度减少92 亿对开印张,下降幅度达11.75%。2019 年情况比较特殊,下滑加速的主要原因是高纸价的影响在2019 年集中体现。

表2 1993-2019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

中国报协的年度统计数据对于摸清全国报纸印刷行业的市场底数,协调报纸印刷业技术和管理发展,提供报社和上级部门管理决策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持续近30 年的印刷总量统计,不仅每年提供权威的全国性市场发展参考数据,也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数据,对于分析行业发展趋势,认识行业发展特点,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具体到最近的这5 年,是报纸印刷总量进一步下探的5 年,也是报纸印刷“寻底”的5 年。2015 年和2016 年环比下降在15%以上,2017 年收缩到接近10%,2018 年再度收窄到8.64%,报纸印刷总量大幅下滑的态势虽得到明显抑制,党报和时政类报纸印刷总量继续保持稳定,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但都市类报纸仍在减量、减版,停刊的也有发生,导致印刷总量仍下滑不断。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报纸这种实体媒介的发行带来致命影响。疫情期间正常的订阅发行受到限制,阅读率、传阅率大幅下降,更严重的是都市报自办发行无法送报进户,传统个人订户受到巨大冲击,各报纸出版都在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出版版数,2020 年上半年报纸印刷总量持续低迷,大部分报纸印刷厂生产量下滑20%以上,2020 年全国印刷总量再次大幅下滑已成定局。受疫情影响,各行业景气度都相对较低,广告量在下半年仍然存在巨大的下滑压力,使以广告为重要收入来源的都市类报纸进一步承压,版数预计仍将保持较低水平。2020 年的印刷总量下滑,主要以出版版数减少为明显特征。(www.daowen.com)

其实,报纸印刷总量下滑始自2005 年,2005 年至2011 年,报纸印刷总量涨跌互现,2007 年的印刷总量已达1634 亿对开张,接近2011 年1678 亿对开张的历史最高值,虽然没有开始大幅下滑,但快速发展时期已经结束。原中国报协顾问夏天俊在2005 年报协统计报告发布后说:

“2005 年全国报纸印刷总量的增幅下降到了3.18%,可以说是掉到了谷底,是10 年来所未有的。1995-2004 年全国报纸总印张年年增长,其幅度均在15%左右,其中最高的2000 年达到25.62%,最低的1996 年为9.6%。2005 年的报纸印量下滑是非常普遍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基本如此。

“在下降原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这些地方增长的原因是值得分析研究的。

“此次报纸印量下滑,始自2004 年第四季度,至今没有好转,其根本原因是广告收入减少,发行量下滑。2004 年全国报纸印量尽管增长了14.48%,但主要体现在前三个季度。当年支撑报纸印量增长的广告收入,在第四季度不但没有增长,反而下降了5.3%,已为2005 年报纸印量的下滑显示了预兆。2005 年报纸广告收入持续萎靡不振,接着是发行量不断减少,厚报变薄,新闻纸供大于求,纸价下跌。造成报纸发行量下降,广告减少的另一原因是网络和电视媒体对平面媒体的冲击日益凸显,今后还可能继续加大。”

早在2005 年,报纸印刷总量下滑的态势已经形成。而2012 年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移动媒体成功地取代了纸质媒体,公众获取新闻和生活资讯的主渠道,正式开始向手机转移,免费的地铁报从一抢而空到无人问津,标志着都市类、生活服务类报纸历史使命结束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