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持久收入与临时收入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持久收入与临时收入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时间:2023-06-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依据绝对收入假说,消费依据当期收入,而消费与当期收入的关系即消费倾向方面,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但检验表明长期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对此,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认为,当期收入分为持久的和临时的两部分。有研究表明消费对暂时收入的反应大于对持久收入的反应,不过,还是有部分研究表明对持久收入的反应大,而对暂时收入的影响不大。

持久收入与临时收入对个人生活的影响

依据绝对收入假说,消费依据当期收入,而消费与当期收入的关系即消费倾向方面,凯恩斯认为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但检验表明长期消费倾向是稳定的。并且,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缺乏微观基础。对此,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说认为,当期收入分为持久的(相当于生命周期假说中的终生收入)和临时的两部分。家庭恒常消费取决于恒常收入,临时收入流入储蓄(相当于生命周期假说的用于平滑消费的部分),故长期消费倾向是稳定的。

对中国的研究表明,除持久收入外(樊潇彦等,2003),暂时收入也影响中国的消费/储蓄(杭斌等,2004;罗楚亮,2004;刘文勇,2005;苏良军等,2005;汪伟,2008)。其中一些研究确认了居民消费对暂时收入的反应随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而升高(苏良军等,2005)。有研究表明消费对暂时收入的反应大于对持久收入的反应(罗楚亮,2004),不过,还是有部分研究表明对持久收入的反应大,而对暂时收入的影响不大(刘文勇,2005;苏良军等,2005)。(www.daowen.com)

关于城乡的结果有差异,有研究表明城镇消费主要依靠持久收入而对暂时收入反应小,农村则反之(刘文勇,2005);而从储蓄角度来讲,城镇储蓄并不因暂时收入而改变,但农村储蓄则显著与暂时收入正相关(汪伟,200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