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当兵与人口流动:贫困农村的选择

当兵与人口流动:贫困农村的选择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口流动最大的是抓丁或者自愿当兵。村里去当兵的人几乎都是贫农。因为家里没有地,又没人觅活,做手艺人又没人要,为了吃饭只能去当兵。“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选择了当兵,就要跟随部队,通常都在外地打仗或者扎营,生活居无定所。所以去当兵的风险极大,明白了这点,去当兵的多是单身汉,家里的父母往往都已经去世。因为“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

当兵与人口流动:贫困农村的选择

人口流动最大的是抓丁或者自愿当兵。村里去当兵的人几乎都是贫农。因为家里没有地,又没人觅活,做手艺人又没人要,为了吃饭只能去当兵。老人说:“去当兵的村民根本不问是哪路军,被俘虏也无所谓,只要有饭吃就可以。光村西头当兵的就有5个。”通常服役都在2年以上,不仅有去做国军的,也有做治安军的。到驻地后军队每人发一身衣服、一支枪,每天管饭。“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选择了当兵,就要跟随部队,通常都在外地打仗或者扎营,生活居无定所。“出去了几乎是两眼一抹黑,没有任何亲人。一旦在战场上死了都没人知道,更惨的是都没有人收尸。”老人说。所以去当兵的风险极大,明白了这点,去当兵的多是单身汉,家里的父母往往都已经去世。极个别家中有妻室也有孩子的农户,实在是过不下去眼前的日子,悄悄去当兵而不跟家里说。因为“好铁不打钉,好儿不当兵”。在村民的印象中,当兵跟当匪没有区别,“都是烧杀抢掠,都是欺负老百姓的”。不仅如此,还吃喝嫖赌均沾,即使有家庭,早晚也会妻离子散,所以家里通常是一万个不同意。但是出去当兵的都是自家的日子活得太苦,看不到尽头,为了活命,农户只能跑出去。“出去当兵的几乎也没有什么家产,如果有家产,通常是家人来照看;如果家里没人,家产通常让其兄弟或者远亲照料,房子会住人,漏了坏了就修一修。”老人说。出去时,不用跟村长、保长通报。村里会保留他的户籍,只有知道他死了才会把他的户籍注销。

表4-6 从军情况(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