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资源分布的情况有哪些?

资源分布的情况有哪些?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1700千米,全区面积为118.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3%。图1-1-2内蒙古所属各盟市风能资源分布图图1-1-2为内蒙古所属各盟市风能资源分布图。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的风能资源都超过了5级,但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区域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率比较低。

资源分布的情况有哪些?

内蒙古地处欧亚大陆内部,横跨东北、华北、西北三大区域,东西长2400千米,南北宽1700千米,全区面积为118.3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12.3%。内蒙古基本上是一个高平原地区,海拔高度多在1000~1500米,境内大兴安岭呈东北—西南贯穿本区东部,阴山山脉则东西横亘于西部,形成坦荡而辽阔的高原风貌。

内蒙古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它处于北半球盛行西风带,本区的大风和多风天气主要集中在春、秋、冬三季,特别是秋末至来年春初,冷空气活动和寒潮天气过程较为频繁,是造成内蒙古多风、风大的根本原因。

从全国各测风塔70米高度评价年度年平均风速分布图可知,内蒙古大部分地区测风塔70米高度的年平均风速在7.0~9.0米/秒,内蒙古中西部的乌拉特、达茂、鄂尔多斯和四子王旗等地区以及东部地区的灰腾梁和达里等地区的年平均风速可以达到10米/秒以上。内蒙古是冬季西、西北、北以及东北路径入侵我国冷空气的必经之地,由于阴山和大兴安岭的阻挡作用,迫使风力增强,所以内蒙古中部和东部地区风速较大;春季由于蒙古高压减弱西风带北退,暖空气向北推进,在该区域形成较强的气流辐合带,蒙古气旋异常活跃并造成持续的大风天气,这也是内蒙古地区风力资源最丰富季节;秋季则西风带向南推进,蒙古高压建立,冷空气活动重又开始活跃,导致该区域的风力再次增强。因此,内蒙古地区尤其是中部和东部地区一年中有3个季节的风力资源都是很丰富的。

内蒙古风能资源丰富区主要分布在以阿拉善高原、巴彦淖尔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乌兰察布高原、锡林郭勒高原、呼伦贝尔高原为主体的高原区,以及大兴安岭、阴山和贺兰山等山脉两侧的缓山丘陵区和西辽河平原。各地平均风速和风功率密度季节变化明显,春、冬季较大,秋季次之,夏季最小。(www.daowen.com)

图1-1-2 内蒙古所属各盟市风能资源分布图

(数据来自东润环能)

图1-1-2为内蒙古所属各盟市风能资源分布图。内蒙古3级及以上风能资源所覆盖的面积超过自治区国土面积的一半,其中3级(风功率密度≥300瓦/平方米)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两侧,连片面积较大的3级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通辽市东南部、锡林郭勒盟西南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北部、鄂尔多斯市以及阿拉善盟东北部;4级(风功率密度400~500瓦/平方米)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呼伦湖西侧的新巴尔虎右旗和满洲里市、锡林郭勒盟中部和东北部、乌兰察布市南部及四子王旗中南部、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西北部;5级(风功率密度500~600瓦/平方米)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巴彦淖尔市的乌拉特中旗和乌拉特后旗、包头市的达茂旗以及赤峰市翁牛特旗。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的风能资源都超过了5级,但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区域风能资源可开发利用率比较低。70米高度上,400瓦/平方米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41111万千瓦,技术开发面积达111201平方千米;300瓦/平方米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145967万千瓦,技术开发面积达34919平方千米;250瓦/平方米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156887万千瓦,技术开发面积达421665平方千米;200瓦/平方米以上的技术开发量为172897万千瓦,技术开发面积达460951平方千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