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重度垂直与维修:问题与挑战

重度垂直与维修:问题与挑战

时间:2023-06-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维修行业的重度垂直价值挖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维修人员的资质:虽然利用互联网提供上门维修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商业创新,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可能有任何一家这样的创新公司雇佣着覆盖中国数十个城市上千名维修专业人员,因而,互联网在创新中扮演的角色是衔接维修服务需求者与维修服务提供者;而矛盾点在于,互联网的衔接角色无法确保真实的资质。

重度垂直与维修:问题与挑战

任何一个人都有商品维修的需求,最常见的维修需求通常出现在搬入新居后一年的居民家庭中,比如发生家里水龙头漏水,家里下水管不通,洗衣机排水不畅,也或是阳台墙砖跌落一片需要修补等情况。多数情况下,居民的类似维修需求会是经常性的,可能会是一个月一次或者两三个月一次。伴随居民入住时间变长,各种设备老化或者是超过了周期,故障率或者损毁率上升,让家居维修变成头痛的难点。

在很长时间内,中国居民解决维修问题的方式无外乎三种:第一种,如果是品牌厂商商品,如果过了保修期就参考维修价格,付费维修;第二种,如果是水电或者墙砖,经常是寻找维修工上门维修,但由于资质无法审核,所以经常无法保障修理后的稳定使用,且维权难度较大,涉及电路等安全项目,还可能会造成人身隐患;第三种,联系物业公司的工程部门上门解决问题,但中国的物业工程部门服务并不尽如人意,工种不全或者服务不够标准化均会在报修者的心里结下疙瘩

让具有资质的合适工种根据居民的保修类型准时上门,按时保质地完成修理工作,标准化收费,并且对修理部分提供质保,这是互联网行业创新者努力打通维修行业的努力方向。这种专业资质人员提供维修的服务方案,会让居民感觉到愉悦与满意,也会让越来越多的“80后”或者“90后”家庭习惯于通过互联网购买服务,时间安排将更为自由(白天一直工作没有时间报修,晚上回家,打开APP输入地址与维修需求,接着等待系统回复,双方约定登门时间)。

维修行业的重度垂直价值挖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维修人员的资质:虽然利用互联网提供上门维修是一种相当不错的商业创新,但不可忽视的是,不可能有任何一家这样的创新公司雇佣着覆盖中国数十个城市上千名维修专业人员,因而,互联网在创新中扮演的角色是衔接维修服务需求者与维修服务提供者;而矛盾点在于,互联网的衔接角色无法确保真实的资质。

维修服务的标准化:由于中国大量“80后”与“90后”维修工不具备成熟的维修能力,而年纪较大的维修服务提供者对于标准化服务的遵循力度又存在偏差,这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新兴产业建立的美誉降低与口碑度。

维修后的质保:由于维修服务通常发生在维修服务者与维修需求者之间,对维修后的质量缺少第三方认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究竟是出自原商品的问题,还是维修服务提供者的工作职责问题?很难给出定论,也是迫切需要正视解决的隐患。(www.daowen.com)

针对维修行业的痛点,能切入解决的问题的方式包括:

1)统一资质的培训与上岗。正如我们所知晓的那样,任何一家互联网创新企业不可能雇佣着上千名维修人员遍布各大城市,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为维修人员的资质提供统一的培训、考核以及岗位推荐。这种模式一方面会帮助维修人员获取到更优秀的工作技能,还能产学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失业人员的工作岗位问题,减少就业压力

2)维修服务的标准化。加盟某一个互联网+维修的机构,工作人员应该接受培训,如自报家门,上门自带鞋套,入室不抽烟,维修期间注意保护家居用品,离开时主动留下维修记录卡并写下工号。若有可能还应在维修诊断时拍照,通过工具APP在工作平台上备案;维修完成后再从各个角度拍照,通过工具APP在本工作平台备案,再邀约维修服务申请的家属进行网上点评。这些标准化的工序看似不起眼,却能规范维修市场,为行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标准。

3)维修后的质保。当维修流程标准化(含诊断后拍照,维修后验收拍照等)时,已经一定程度降低了质保风险,即便如此,客服热线在72小时内回访,以及如果出现质保问题导致事故时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引入,第三方保险公司摊薄风险等工作,仍然需要在行业重度垂直创新过程中进行缜密思考。

家居维修是每一家每一户都会存在的需求,需求量庞大,市场空间巨大,互联网程度低,切入此领域的创新者需要正视客单价低、服务标准化成本高等特点,用心雕琢流程,以寻求利益回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