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及实践案例

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及实践案例

时间:2023-06-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习与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工具、财政政策的内容、分类及财政政策的效应;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分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个人所得税减少20%,最高税率从91%降至65%,公司所得税率从52%降到47%,还釆取了加速折旧、投资减税优惠等变相的减税政策。这些对经济起到了有力的刺激作用,带来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之后制定了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的经济政策,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也是减税。

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性及实践案例

【学习目标】

学习与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工具、财政政策的内容、分类及财政政策的效应;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分类;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配合。

【知识目标】

1.理解和熟悉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工具

2.熟悉财政政策的内容及分类

3.理解自动稳定器的含义及作用

4.熟悉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分类

5.理解相机抉择的含义及运用

【能力目标】

1.能够区别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

2.能够理解财政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关系

3.能够理解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

4.能够运用相机抉择原理分析国家采取的宏观政策的效果

【重点难点】(www.daowen.com)

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及相互关系

2.掌握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

3.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的工具及使用

4.掌握自动稳定器的含义及优缺点

5.掌握货币政策的含义及工具

6.理解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不同及搭配

7.熟练运用相机抉择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及效果

案例导入

美国30年来实行的财政政策

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等西方国家就是釆取了这种“逆经济风向行事”的财政政策,其目的在于实现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的经济稳定。20世纪60年代以后,为了实现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财政政策则以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为基调,强调通过增加政府支出与减税来刺激经济。特别是在1962年肯尼迪政府时期,曾进行了全面的减税。个人所得税减少20%,最高税率从91%降至65%,公司所得税率从52%降到47%,还釆取了加速折旧、投资减税优惠等变相的减税政策。这些对经济起到了有力的刺激作用,带来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20世纪70年代之后,财政政策的运用中又强调了微观化,即对不同的部门与地区实行不同的征税方法,制定不同的税率,个别地区调整征税范围,以及调整政府对不同部门与地区的拨款、支出政策,以求得经济的平衡发展。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之后制定了以供给学派理论为依据的经济政策,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也是减税。但应该指出的是,供给学派的减税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的减税。凯恩斯主义的减税是为了刺激消费与投资,从而刺激总需求,而供给学派的减税是为了刺激储蓄与个人工作积极性,以刺激总供给

资料来源:刘怀洲、张存刚:《美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实践的历史考察与启示》,

《甘肃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