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工程地质学有效方案优化如何实现?

工程地质学有效方案优化如何实现?

时间:2023-06-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场地建筑适宜性的评价与结论拟建场地内不存在危及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宜于建筑。区内的地震烈度为6度,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设防。将基础置于完整的底板下,基岩的嵌岩深度应大于0.50 m。相邻建筑的挡土墙及基坑附近不宜过量堆放土方,严禁生活施工用水向挡土墙内排放,应沿建筑物外作相应的排水管沟。

工程地质学有效方案优化如何实现?

(1)场地建筑适宜性的评价与结论

拟建场地内不存在危及地基的工程地质问题,宜于建筑。

(2)场地及地基稳定性的评价与结论

本次勘探过程中,区内未发现滑坡、土洞、地面塌陷,也未发现大的断裂构造和大的岩溶管道通过,故场地的总体稳定性较好。

区内的地震烈度为6度,应按有关规范规定设防。

(3)基础结构形式与地基处理的建议

拟建场地的地基为岩土混合地基类型,红黏土层厚薄不均,基岩石起伏较大。为确保地基的稳定,建议选用桩或墩基与条基相结合的方案。

拟建场地由东向西,红黏土层逐渐变厚,其厚度差异在0.00~10.00 m,若选用红黏土作持力层,形成岩土混合地基,需进行有效的处理,以免产生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因此在基岩出露区域若条基置于岩石上时应作褥垫调整沉降差,在基底土层相关部位作一定深度的钎探,探明下卧层厚度是否满足上部要求。(www.daowen.com)

当选用基岩强风化层作桩基,可采用扩大基底断面的方案,以满足上部荷载的要求。

桩基下浅层发育的溶洞、悬臂岩应作揭顶处理,对发育较深的溶洞、溶隙,可采用梁板跨越处理。将基础置于完整的底板下,基岩的嵌岩深度应大于0.50 m。

(4)关于施工验槽

施工中必须对人工回填土作有效的支挡,具备抽排水措施,红黏土及强风化白云岩在遇水浸泡及扰动后易软化,开挖深度到位后,应严禁任何水体浸泡和人为扰动,需即时封闭。相邻建筑的挡土墙及基坑附近不宜过量堆放土方,严禁生活施工用水向挡土墙内排放,应沿建筑物外作相应的排水管沟。

当基础开挖到持力层时,应通知有关部门现场签证,不得盲目深挖,以免持力层厚度破坏。

由于拟建场地属高岩溶化地区,岩土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若遇特殊情况或与地质资料有不符之处,请即通知地质人员及有关单位现场验槽共商处理意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