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三视图作图方法与步骤详解

三视图作图方法与步骤详解

时间:2023-06-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将举例介绍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按“凹”型槽的尺寸在主视图上挖槽,并且按“三等关系”将“凹”型槽的左视图和俯视图画出来,如图2-15所示。由立体模型可知,该物体是由一块长方体底板、一块带“凹槽”的竖板和一块三棱柱组成。图2-17由立体图画出其三视图画三个视图基准线;画底板三视图;画竖板视图;画凹槽视图;画三棱柱视图;检查、校核,擦去多余线并加粗、加深

三视图作图方法与步骤详解

为了使画图简单方便,画图时应注意:

(1)将物体自然放平,并使物体更多表面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尤其是物体的主要表面(特征)与投影面平行或垂直,进而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2)整体和局部都要符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即“三等关系”。

(3)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不可见的轮廓线用虚线绘制,当虚线与实线重合时画实线。

(4)应特别注意俯、左视图宽相等和前、后方位关系。

下面将举例介绍三视图的作图方法与步骤。

【例2-1】 按图2-14所示的立体图画出其三视图。

图2-14 立体模型及其尺寸

分析:

(1)分析立体图的特征。由立体模型的形状知道,它是一个长方体(原形图)的上方中间处被挖切了一个“凹”型槽,左右对称。

(2)分析立体在三面体系中的放置方位。抓住物体的特征,在这里“凹”型槽应是该立体的特征。使“凹”型槽在主视图中反映实形。

作图:

(1)画各个视图基准线(左右对称的点划线和画图的基准线),如图2-15(a)所示。

(2)按立体图的尺寸(长34、宽14、高18)画出原形图(长方体)的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2-15(b)所示。

(3)按“凹”型槽的尺寸(宽14、深10)在主视图上挖槽,并且按“三等关系”将“凹”型槽的左视图和俯视图画出来,如图2-15(c)所示。

(4)检查、校核并擦去多余的投影线和作图线,修补画得不准确的地方,如图2-15(d)所示。

(5)根据图线要求加粗、加深,如图2-15(e)所示。(www.daowen.com)

图2-15 由立体图画三视图步骤

(a)画各视图基线;(b)画出原形体的轮廓线;(c)画“凹”型槽的投影;(d)检查并擦去多余的线;(e)按图线的规格加粗、加深

【例2-2】 由图2-16所示的立体图画出其三视图。

分析:

(1)分析立体图的特征。由立体模型可知,该物体是由一块长方体底板、一块带“凹槽”的竖板和一块三棱柱组成。

(2)分析立体在三面体系中的放置方位。抓住物体的特征,在这里“凹”型槽应是该立体的主要特征。使“凹”型槽在主视图中反映实形。

作图:

(1)画各个视图基准线(左右对称的点划线和画图的基准线),如图2-17(a)所示。

图2-16 立体模型及其尺寸

(2)先画底板三视图,其长30、宽20、高6,如图2-17(b)所示。

(3)画竖板三视图。先画尺寸为长30、高14、宽5的长方体三视图,如图2-17(c)所示。再画“凹槽”尺寸为长10、宽5、深10,如图2-17(d)所示。

(4)画三棱柱三视图,其尺寸为棱高5、底面两直角边尺寸为5和6,如图2-17(e)所示。

(5)检查、校核并擦去多余的投影线和作图线,修补画得不准确的地方,并根据图线要求加粗、加深视图上轮廓线,如图2-17(f)所示。

图2-17 由立体图画出其三视图

(a)画三个视图基准线;(b)画底板三视图;(c)画竖板视图;(d)画凹槽视图;(e)画三棱柱视图;(f)检查、校核,擦去多余线并加粗、加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