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教育 轴承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轴承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检查的方法是将轴颈上涂上微薄的一层红铅油,将轴瓦扣在轴颈上,让轴瓦绕轴颈往复运动数次后,取下检查接触角和接触点,达不到要求者要进行刮削。(二)推力瓦的检查瓦面的巴氏合金表面应当光滑平整。从巴氏合金面的着色情况便可检查出巴氏合金的平整情况。(三)分块式导轴承检查分块式导轴承的检查与推力瓦检查基本一致,主要检查巴氏合金层是否有裂纹、脱胎及硬点等,同时观察对照推力盘的磨滚。

轴承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滑动轴承的检查(对开式巴氏合金瓦)

1.巴氏合金表面

煤油洗净轴瓦上的残油污垢,检查其表面是否光滑,有无麻点、硬点、砂眼、裂纹、沟痕、巴氏合金剥落、变形、变色等缺陷。

2.巴氏合金与瓦壳结合的严密性

可用敲击法或浸油法检验。敲击法就是用小锤轻轻敲击轴瓦,听其声音是否清脆无杂音;另外,敲击时放在瓦壳与巴氏合金结合缝处的手指不应有颤抖的感觉。浸油法要比敲击法准确得多,它是先把轴瓦在煤油中浸泡30min左右,然后取出擦净,并在巴氏合金与瓦壳的接缝处涂一层白垩粉(白粉笔亦可)。过一段时间再观察有无变化,如果有脱胎现象,就会发现巴氏合金与瓦壳接合缝处的白垩粉上浸出油迹线来。也可在浸油后用力压巴氏合金,看巴氏合金和瓦壳的接缝处能否挤出油来,能挤出油来则表明有脱胎现象。

3.轴颈与轴瓦的接触角及接触面

轴与下轴瓦接触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称为接触角。接触角在60°~90°的范围内,而且要处于轴瓦的正中(图7-1)。

图7-1 轴与轴瓦的接触角和接触面

1—主轴轴颈;2—轴瓦

一般说来,轴瓦短的接触角大,即轴瓦的长度L≤1.5D(轴颈直径)时接触角为90°;2D>L>1.5D时,接触角小于90°而大于60°;L>2D时,接触角为60°。(www.daowen.com)

导轴承接触面上的接触点分布要均匀,且应保持每平方厘米上不少于两点。检查的方法是将轴颈上涂上微薄的一层红铅油,将轴瓦扣在轴颈上,让轴瓦绕轴颈往复运动数次后,取下检查接触角和接触点,达不到要求者要进行刮削。

(二)推力瓦的检查

(1)瓦面的巴氏合金表面应当光滑平整。检查的方法是在一平板上涂上一层红丹粉,把瓦片置于平板上并旋转几次。从巴氏合金面的着色情况便可检查出巴氏合金的平整情况。

(2)推力瓦的厚度应均匀,每两块瓦之间的厚度差不得超过0.02mm。推力瓦块上巴氏合金的厚度应在2~4mm以内。瓦片厚度的检查方法如图7-2所示。

图7-2 推力瓦厚度检查

(3)检查巴氏合金层是否有裂纹、脱胎及硬点等,同时观察对照推力盘的磨痕,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也可浸泡煤油后,取出擦去附油,再将瓦片放在白纸上,如果白纸上出现缝隙中渗出来的油痕,则说明瓦片存在裂纹或脱胎现象。

(4)检查瓦面与推力盘的接触情况。将轴承全部装配完毕后,把主轴沿轴向,向转轮方向推动,使推力盘与推力瓦面互相接触,待盘动主轴转动2~3转后,将轴承拆卸,查看推力瓦片上的磨痕,若达不到要求应进行研刮。

(三)分块式导轴承检查

分块式导轴承的检查与推力瓦检查基本一致,主要检查巴氏合金层是否有裂纹、脱胎及硬点等,同时观察对照推力盘的磨滚。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也可浸泡煤油后,取出擦去附油,再将瓦片放在白纸上,如果白纸上出现缝隙中渗出来的油痕,则说明瓦片存在裂纹或脱胎现象。

总之,对于轴承表面巴氏合金有轻微缺陷者,可进行焊补修理,对于剥落和局部熔化大于接触面的25%,或接缝处的脱胎总长度超过应测量长度的1/5者,要重新浇铸。焊补或重新浇铸所用的巴氏合金要与原巴氏合金的成分(牌号)相同,同时要设有固定连接结构(例如孔、沟或燕尾槽等)。焊补或重新浇铸后要经过车床车削后再进行刮研处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